《成長的煩惱與啟蒙》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第一編“成長的‘煩惱’”,主要以札記、日記等原生態的紀實形式再現了一個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心路歷程;第二編“成長的啟蒙”,主要以一個教育專家父親育子規律紀實總結的形式,從品質與方法等多個視域梳理了36個育子案例。本書力圖解答時下人們面對的“怎樣教育、對待好孩子?”“怎樣做好父母——家長老師?”等問題。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是一個難得的當代中國學生的折射、難得的當代中國家教的折射、難得的當代中國教育的折射、難得的當代中國社會的折射。“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本書既可供學生閱讀,作為成長的自省;又可供家長、教師、校長以及研究者閱讀,作為家教、學校教育工作的參考。本書由林秋瑩、林森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成長的煩惱與啟蒙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1日)
外文書名:GrowingPainsandParents'Involvement
平裝:24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60175430

內容簡介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第一編“成長的‘煩惱’”,主要以札記、日記等原生態的紀實形式再現了一個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心路歷程;第二編“成長的啟蒙”,主要以一個教育專家父親育子規律紀實總結的形式,從品質與方法等多個視域梳理了36個育子案例。本書力圖解答時下人們面對的“怎樣教育、對待好孩子?”“怎樣做好父母——家長老師?”等問題。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是一個難得的當代中國學生的折射、難得的當代中國家教的折射、難得的當代中國教育的折射、難得的當代中國社會的折射。“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本書既可供學生閱讀,作為成長的自省;又可供家長、教師、校長以及研究者閱讀,作為家教、學校教育工作的參考。本書由林秋瑩、林森著。

編輯推薦

《成長的煩惱與啟蒙》第一編“成長的‘煩惱’”,主要以札記、日記等原生態的紀實形式再現了一個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心路歷程;第二編“成長的啟蒙”,主要以一個教育專家育子規律紀實總結的形式,從品質與方法等多個視域梳理了36個育子案例。本書力圖解答時下人們面對的“怎樣教育、對待好孩子?”“怎樣做好父母——家長老師?”等問題。本書由林秋瑩、林森著。

作者簡介

林森,1963年生,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人。1985年在東北師大獲心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在加拿大里加納大學(UniversityofRegina)獲教育管理碩士學位。現任吉林省中國小幹部培訓辦公室主任兼吉林省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主任,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小校長培訓工作,曾參與“中加大學合作項目:中國小校長培訓”和中德合作校長培訓項目。主要研究領域有校長培訓、素質教育、教育家辦學。在《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比較教育研究》、《中國小管理》、《東北師大學報》、《中國小教師培訓》、《中國教育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主編校長、教師培訓教材十餘部,合著圖書三部。林秋瑩1989年生,吉林省長春市人。浙江大學在讀學生。

目錄

引子1——寫作此書的誘因
引子2——難以不寫在前面的“文字”
第1編成長的“煩惱”
我的成長“小檔案”
幼兒成長的回憶
幼兒成長的回憶二三事
國小成長的思憶
國小成長的思憶拾趣
國中成長的印跡
國中成長的記憶點滴
國中札記
國中考試作文
高中成長記事
高中成長大事記
高考前八十天日記
高中練筆與考試作文
高中生活筆跡拾零
第2編成長的啟蒙
風華少年
幼兒時的“啟蒙”
自己站起來
自己上幼稚園
兩位好老師
五年長痱子
腳踏車傷腳
不吃就餓著
把藥當糖吃
布娃娃禮物
沒全失敗的“補課”
國小時的“啟蒙”
黑板前罰站
步行回家
不上課後班
“瘋狂英語”
學會了再買鋼琴
“唰碗理論”
不買名牌
父母的信
國中時的“啟蒙”
做不完作業怎么辦
追問
學習要有記憶術
立志治理汽車尾氣
做事有計畫
做好“小結”
和好同學在一起
“加加鋼”
對著幹
不服氣
高中時的“啟蒙”
哪個班都好
永遠是“第二梯隊”
不要在乎名次
沒有“難點”
練“跆拳道”
九點半睡覺
考試“密招”
“黑馬”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