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益舅舅的最後十年》

《憲益舅舅的最後十年》

舅母去世那天,我趕到頤園。單位已來人與舅舅商量辦後事。舅舅在隔壁屋對他們明確表示:“乃迭不在了,我不能再住在賓館裡,這是她的待遇。後事從簡,不要骨灰,不開會,這也是乃迭的意思。”2000年1月26日,星期三,晴。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封面封面
趙蘅,溫州籍,1945年清明生於重慶沙坪壩。科班習畫,擅長用文字和繪畫敘事,先後涉獵油畫、紙本畫及各種文體。有過旅居歐洲和“文革”中受衝擊的經歷。著有《拾回的歐洲畫頁》、《下一班火車幾點開》等書,曾獲全國美術獎及冰心獎大獎多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目錄

引子
十年前的舅舅舅母:我的手記摘錄
第一年 從來銀漢隔雙星
第二年 獨身宛轉隨嬌女
第三年 癌妖何足畏
第四年 醫來必有病
第五年 從此胸中無塊壘
第六年 我比耶穌晚兩周
第七年 三徑就荒甘寂寞
第八年 故人星散絕雲
第九年 而今往事成遺蹟
第十年 即此亦千秋
尾聲一:黃夏婚禮側記
尾聲二:與舅舅故人之女見面
後記

部分章節

第一年 從來銀漢隔雙星
上午去看舅舅,帶給他幾張照片,是楊熒在時,與趙蘇、趙苡一起的合影。明明在,正放寒假,小周決定不回家。三十號居所還安寧,暖氣很足,只等搬家,鑰匙已給,楊熾在五路居操持裝修。
和舅舅聊各種新聞,誰誰貪污千萬元,可能不久會曝光。黃某的夫人從香港回來了,夫婦倆不?面……舅舅覺得這一切挺好笑。
談到鶇兒留學的事,他認為應爭取獎學金,自費學電影誰也負擔不起。問起他自己是否出國轉轉,他說不打算,太花錢,不湊一筆錢,光住朋友家,吃住長了不好意思,除非有一百萬美金可以隨便花銷。說完他自己也笑了。
聊到我媽那客人多,干擾多,舅舅說你媽應該寫書,現在沒人正經寫巴金。並說如果我要寫爸爸,幫媽媽編書,要住一起,否則不方便。但他不Ihld,傅。談話間多次提到離婚話題,我不想說破,舅舅也不問,其實我知道他早知道我離了婚。
之後我幫忙整理了關於舅母的文章和慰問信,夾到一隻夾子裡,有很多很多,我的文章也在裡面。舅舅訂了《新民晚報》。他開頭堅持說我的文章上沒寫舅母的名字,他又查一遍才看到了。他說這報還有的看,《北京晚報》沒的可看。現在報紙炒股一大堆,健康廣告太多。
他留我吃飯,很簡陋的,粥、花捲。飯後小坐後我告辭,舅舅午休了。

2000年3月7日,星期二,晴。

八點和李敏在友誼賓館門口見面,一起去舅舅家,從今天起她開始做小時工。舅舅還未用早飯,他太需要人,又太客氣。他的早飯很簡單,幾十年如一日,一杯牛奶,兩片麵包,抹點果醬。李敏從沒見過像舅舅這樣的老人,為他做什麼都說“謝謝”,她說她都不好意思了,說完兩塊腮紅更紅了。

2000年3月8日,星期三,依然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