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梅憶王立之

感梅憶王立之

《感梅憶王立之》是宋代詩人晁沖之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首聯、頷聯懷悼王立之,說人已去世,梅花空自開放;頸聯拓開,轉入回憶當年,感嘆現在;尾聯中直敘自己在園內,見著梅花,感嘆自己與王立之生死異途,不由得流下傷心的眼淚。詩寫的自然流轉,中兩聯對偶勻稱工致,在感情的流露上,前三聯有意將梅花、園林與人作對比,寄託傷悼,格調悽愴深沉。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年代:宋作者:晃沖之
感梅憶王立之
王子②已仙去③,梅花空自新。
江山余此物④,海岱⑤失斯人⑥。
賓客他鄉老,園林幾度春。
城南載酒⑦地,生死一沾巾。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感梅憶王立之感梅憶王立之
①王立之:王直方(1069—1109),字立之,號歸叟,汴京人。曾監懷州酒稅。著有《歸叟集》,今存有《王直方詩話》。
②王子:對王立之的尊稱。
③仙去:去世。
④此物:指梅花。
⑤海岱:東海及泰山間,此代指天下。
⑥斯人:此人。
⑦載酒:攜酒。

白話譯文

王直方已經回歸仙班,他園中的梅花,再次開放,可又有誰來觀賞!江山之中,空存留這寂寞的梅花;天底下卻失去了一位傑出的人才,使我悲傷。當年在這裡飲酒賞花的賓客們,或已去世,或老他鄉;只有這園林,年復一年,花開花落,無限春光。我再次來到這城南相聚之地,想到陰陽路隔,止不住淚下千行。
創作背景編輯
王立之即王直方,與蘇軾、黃庭堅、晁沖之等人都是好朋友。他家住京城之南,園中以梅花聞名,諸名士常去其園賞梅賦詩。晁沖之寫這首詩時,王直方已經去世,他來到王家,見到梅花,想起了王直方,回憶起當年歡聚的日子,悲從中來,寫下了這首感情誠摯的詩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感梅憶王立之感梅憶王立之
這首詩在境地、情感上下功夫,不斤斤於字句的雕琢與聲律的拗折,在江西詩派的詩作中為出類拔萃的一首。
詩順著對王直方懷悼的思路鋪開,說王直方已去世,梅花空自開放。詩以“空自”二字,將物的無情來襯托人的有情,以“新”字表示對舊的懷悼。這樣,通過寫梅花,寄託了詩人感嘆人生不常,“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詩人對王直方的悼念就含蓄地包羅在景中了。讀了首聯,我們可以想見詩人徘徊梅花下,噓唏流淚的狀況,因此次聯直抒胸臆,說梅花常留世間,而朋友卻從世上消失了。這兩句指實了說,與首聯意思相同,仍然以有情的人與無情的花對舉,只是在順序上改為先說花後說人,顯得錯落有致。通過反覆吟詠,題目中“感梅”、“憶王立之”兩項主題都突出了。
頸聯拓開,轉入回憶當年,感嘆現在。當年,自己與蘇軾、黃庭堅等人客居京師,在這裡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春日,而如今這些人死的死,流落的流落,只留下這園林,花開一年又一年。據晁沖之為王直方所作《墓志銘》,王直方“每有賓客至,則必命酒劇飲,抵談終日,無不傾盡”。而這時,朋友們大多去世,不死的多因黨禍,流落他鄉。詩如此一寫,便由悼王直方,推廣到對當年同游之人的哀悼惋惜,不勝歲月如水、人世滄桑之感。於是,詩在尾聯中直敘自己在園內,見著梅花,感嘆自己與王直方生死異途,不由得流下傷心的眼淚。尾聯方點明懷悼之地,逆挽全篇,更增加了人去園空的傷感。
詩寫的自然流轉,中兩聯對偶勻稱工致,在感情的流露上,前三聯有意將梅花、園林與人作對比,寄託傷悼,格調悽愴深沉。

名家點評

清紀昀評云:“似平易而極深穩,斯為老筆。”
元方回認為此詩“有老杜遺風”。

作者簡介

晁沖之(生卒年不詳),宋代江西派詩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縣)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沖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紹聖(1094~1097)初,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著有《晁具茨先生詩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