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義
人不只胃腸有饑渴感,心靈也要給養,於是就有了“心靈雞湯”。“吃”多了,難免會花開兩朵,要么膩歪,想換口味;要么痴迷,至死不渝。“反心靈雞湯”沒有“心靈雞湯”的溫暖,但某種程度上有著與“心靈雞湯”相同的功效,味道是辛辣、扎心了點,卻一樣提供慰藉心靈的能量。眾口難調時,多一些選擇,未嘗不是好事。不管什麼“雞湯”,可口、怡情就好,大不必太放在心上。
範圍
2014年4月網路颳起一陣“反心靈雞湯”鏇風,各類段子引發網友追捧,相關話題更是成為新浪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上萬名網友參與討論。[1]
1.非一流學校的大學生。真的不是歧視,這個現象太明顯了,空間裡李嘉誠的諄諄教誨,基本上出自這些人之手—肯努力但天資一般的人最容易成為成功勵志學的俘虜。
2.中青年女性。一般以70後、80後,孩子不是很大的媽媽為主,她們一般生活穩定,節奏比較固定,因此最容易轉發人生真諦類的雞湯。
3.中國小生的QQ空間用戶。原因待考。據我所知,折磨大家幾十年之久的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所引用的材料往往是心靈雞湯類,記得國中時被半強迫購買的寫作材料寶典幾乎全是這玩意。下課了還在QQ空間如饑似渴地喝雞湯的,要么是學霸,要么可能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2]
歷史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如果是石頭,到哪裡都不會發光的”、“假如今天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哭泣,因為明天生活還會繼續欺騙你。”網路颳起一陣“反心靈雞湯”鏇風,各類段子引發網友追捧。
禪師、佛祖、于丹、白岩松、李嘉誠、柏拉圖、延參法師……那些年,我們被灌過的心靈雞湯。物極必反,當心靈雞湯鋪天蓋地地在微博、微信、空間、校內人人網充斥泛濫時,一股“反心靈雞湯”的風潮不脛而走。
因為名人效應,這些名人的人名常常被信手拈來,再冠之以“某某人語”的勵志或情感語錄走紅一時。柏拉圖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柏拉圖說: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柏拉圖說:我以為蝴蝶飛不過滄海,是因為蝴蝶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後我才發現,不是蝴蝶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這些看似充滿文藝范的語錄,被有些人奉為圭臬,但稍有鑑賞能力的人,恐怕不會醉心於這類矯情做作的語錄。
都說人艱不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何時竟搖身一變成了情感大師,生產了一批批俘獲少男少女的“雞湯語錄”?柏拉圖要是真說了這些話,蘇格拉底恐怕要哭了,亞里士多德恐怕要爬出墳墓來咬你了。有人評價得好:“這簡直就像飯島愛一本正經地給我講解微積分一樣不可思議。”這種錯愕感,多少人懂?
中槍的還有央視名嘴白岩松,上個月,他在出席新書發布會上就明確表示,“我以前覺得叫白岩松的人在全國可能很少,這些年我覺得叫白岩松的人一定非常多。”假託名人之名盛行的所謂“心靈雞湯”,多數都披著華麗的外衣,初讀之,似有美感,泛濫後,美感全無,更別談什麼精神核心了。
當“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成了諸多標榜文藝的青年男女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時;當坊間流行的“成功學”歸納的一條條速成經典在現實中淪為經不起考驗的“雞肋”時;當人們發現禪師的智慧不過爾爾時,心靈雞湯的命運便宣告終結。
最早創造“雞湯文體”的可能是孔老夫子,其《論語》的語錄體傳承至今,《論語》的智慧世所公認,我們大可將之歸為“心靈雞湯”之列,就像所有的文學經典,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教化一個人的成長。
在快餐化、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許多人往往寄望於從三言兩語的段子中獲得心靈的慰藉和解脫。於是,各式各樣的語錄體應運而生。有人將之歸入“心靈雞湯”之列,美其名曰勵志語錄,於是,“雞湯”的水準被大大拉低,成了一碗被注了水的雞湯。這些不求論證,不求縝密思維、只求最直接地改變讀者對於世界的看法的所謂雞湯,只能一時刺激人的感官,一次轉發、一次閱讀,眼前一亮過後,過目即忘。
在物化的時代,我們需要真正的“心靈雞湯”,但又不能過分地誇大“雞湯”的能量。“雞湯”貴在滋補和治癒,卻不是起死回生的解藥。石頭到哪兒也不會發光,你怪“雞湯”的療效差,是你太天真,還是“雞湯”太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