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天》

《彌天》

《彌天》長篇小說是湖北作家劉醒龍的作品,以“文 革”為背景,描述了發生在特殊年代的一場徹頭徹尾的彌天大謊。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於2002年4月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彌天》作者劉醒龍《彌天》作者劉醒龍

湖北作家劉醒龍近日推出長篇新作《彌天》。小說以“文革”為背景,通過一個青年人的純潔眼睛,不動聲色地描述了發生在特殊年代的一場徹頭徹尾的彌天大謊。

作品欣賞

不知不覺中,對過去的痕跡產生莫大興趣已有一段時間了。在我心情鬱悶時,這痕跡就像鄉土中晚來的炊煙,時而蟄伏在屋後黝黑的山坳里,時而恍恍惚惚地飄向落寞的夜空。假如我的心情不錯,本是無影無蹤的痕跡,就會是雨過天晴之際,經由那肥碩的蚯蚓一聳一聳地爬過,犁出一條宛如房東女人的粗針大線,並且像小路彎彎的五彩和七色。更多的時候,心平如水,一切如同從來沒有發生。痕跡便成了秋收之後瀰漫在田間地頭的各種野花,有四瓣、有五瓣,有墩實,有輕盈,那是狐狸和黃鼠狼,還有狗獾、豬獾,甚至還有果子狸,總之都是小獸們留下來的腳印。
我常常想,鄉土世界的細微之處能在一個人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痕,他的情感就會有一種沉重的悲涼和柔情的深刻,過去的歷史、生活過的鄉村與他就有了一種血肉相連的生命關係,懷想過去就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的撫慰,更為重要的是在社會的發展和生命旅程中,看到“過去”在為“今天”提供哪些有益的東西。
由這樸素的鄉土之情,理解了劉醒龍在日常生活中對朋友的純樸之情,理解了他從不傷害別人的那種謙遜的生活態度。更理解了在《彌天》這部長篇小說中,他對極左路線對人性的扭曲所表示的深深的憤怒,對留給這塊土地的慘重創傷的刻骨回憶,在災難和不幸面前,他美麗的懷想,沒有了纏綿和柔情,柔情退隱到了文本的後面,生髮出的是批判的、尖銳的聲音。他用利劍挑開土地上上演的荒誕,看到人性變異的原因,看到人的瘋狂和醜陋,但他從未對“人”的心靈之美失去注目的信心。

作品點評

在《彌天》中有這樣一個細節:作品的主人公溫三和病重時,按照鄉村的習慣去“叫黑”。作為“封建迷信”活動,它在當時是被嚴厲禁止的,然而領導人喬俊一卻偷偷地和溫三和的母親達成默契,去完成這樣一種鄉村的“儀式”。這個細節在我的感受中有別樣的魅力,它是民間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信任、同情的一種偉大精神,它讓人在殘酷中看到了詩性,在瘋狂的人性裸露中感受到了人之為人的溫暖。這深刻大概只有像劉醒龍這樣把“心”安放於土地中的作家才能有,這是劉醒龍作品的底色,也是他作為一個作家的獨特性所在。

作者簡介

劉醒龍,著名作家,1956年生,湖北黃岡人。曾任英山縣水利局施工員、閥門廠工人,黃田地區群藝館文學部主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了《聖天門口》、《威風凜凜》、《至愛無情》、《生命是勞動和仁慈》等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鳳凰琴》《分享艱難》等。《鳳凰琴》被改編拍攝成電影。1973年畢業於英山縣紅山中學。歷任英山縣水利局施工員、閥門廠工人及文化館創作員、創作室主任,黃田地區群藝館文學部主任,《赤壁》季刊副主編,武漢市文聯文學院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湖北省作家協會理事。現任湖北省作協副主席。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73年5月後成為英山縣水利局施工員,1975年1月入英山縣閥門廠,當過車工、車間副主任、廠辦公室秘書、辦公室主任等。1985年1月被調入英山縣文化館工作。1987年11月被調入英山縣文藝創作室任副主任、主任。1989年4月調黃岡地區民眾藝術館任文學部主任、《赤壁》文學季刊常務副主編,黃岡地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1994年4月調武漢市文聯任專業作家。
2000年11月當選為武漢市文聯副主席。2001年12月當選為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5月任《芳草》文學雜誌總編輯。2006年11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