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研究》

《廣東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研究》

通過《廣東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的編制,建立起廣東省範圍內統一完善的,既能體現省內不同區域特點,又能與周邊省(區)相同類型區相協調的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為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的科學化、標準化和規範化提供技術保障,為下一步制定國家標準奠定基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為加強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提高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質量,引導土地開發整理資金合理使用,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和規範化,開展《廣東省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的編制工作。以“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為重點建設目標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不但融合了農業、水利、林業、交通、水土保持、環境、電力等專業,而且還在廣泛吸收其他行業專業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和壯大了土地開發整理專業,逐步建立屬於本專業的工程建設標準和工程技術規範。

目錄

理論編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研究緣起
第二節基本概念
第三節相關行業標準套用
第二章土地開發整理工程類型區
第一節理論依據
第二節類型區劃分的自然地理基礎
第三節類型區劃分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四節類型區劃分的土地利用基礎
第五節廣東省土地開發整理類型區劃分
標準編
第三章工程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一節工程類型區
第二節工程體系
第三節工程布局
第四章土地平整工程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田塊修築工程
第三節耕作層地力保持工程
第五章灌溉排水工程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水源工程
第三節輸配水工程
第四節噴微灌工程
第五節排水工程
第六節渠系建築物
第七節泵站及輸配電工程
第六章田間道路工程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田間道
第三節生產路
第七章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農田林網工程
第三節岸坡防護工程
第四節溝道治理工程
第五節坡面防護工程
案例編
第八章山地丘崗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第九章淺丘沖隴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第十章河谷平原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第十一章濱海鹽化低地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第十二章濱海脫鹽平原低地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第十三章台地地下水灌溉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第十四章台地地表水灌溉工程模式案例
第一節項目概況
第二節類型區和工程布局
第三節土地平整工程
第四節灌溉與排水工程
第五節田間道路工程
第六節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第七節案例簡評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前言

我國人口已經突破13億,人口高峰遠未到來。過去、現在和將來,解決全體國民吃飯問題,始終是一件大事。
如果人均耕地資源量充足、耕地質量又很好,解決全體國民吃飯問題就不是難事。可我國目前人均耕地面積已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現有耕地中約2/3屬於中低產田,耕地的後備資源又嚴重不足,即使有耕地後備資源的地方,大多處於生態脆弱區,溫、光、水、熱、氣等條件對其開發利用又有極大制約。即使現有的耕地不減少,到人口高峰時,要解決屆時全體國民的問題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更何況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仍處於快速發展期,建設占用耕地從客觀上講,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吃飯和建設都要用耕地,也還都是剛性需求,這就成了難題中的難題。
要解決吃飯和建設占用耕地的兩難問題,迫使我們採取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建設占用耕地要實現占補平衡,並且控制在市、縣範圍之內。即使將來有朝一日這項政策可能有所突破的話,也只是執行政策的難度有所減輕,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源瓶頸約束這一難題。因此,對易地占補,特別是搞跨省區易地占補的突破,肯定會採取慎之又慎的態度,決不會成為解決這一政策難題的首選。對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土地整治即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活動的開展,是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的重要舉措。我們國土資源部門必須與有關部門搞好協調,把政策銜接好、運用好,按規定要求收足各項資金,按規定用途用好各項資金,把耕地補充好、建設好。通過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整治活動的開展,實現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保證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農業生產的環境條件有改善,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生產能力有提高,對堅守耕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前景美好。

精彩書摘

廣東省處於我國東南部,南瀕南海,西南部雷州半島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西鄰廣西壯族自治區,北與湖南、江西兩省交界,東接福建省,地域範圍北緯20度07’至25度31’,東經109度26’至117度20’。北回歸線橫貫全省,分廣東省為南北兩帶,北部包括以韶關市為中心的粵北山區,南部包括以湛江、廣州、汕頭為中心的沿海區。北回歸線以北為溫帶南部,即亞熱帶地區,以南為熱帶地區。
廣東省土地總面積18.1萬km2,其中,已利用土地17.0萬km2,土地利用率93.92%。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土地類型多樣。其中,山地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21%,崗台地占41%,盆地和平原占25%。境內有珠江和韓江兩大水系,水源充足,農業氣候條件良好,土壤和植被類型多樣,自然資源豐富。
廣東省為中國南大門,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澳,面對東南亞,是著名僑鄉。改革開放以來,全省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社會綜合實力明顯提高。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31084.4億元,占全國的12.46%,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位。產業結構得到最佳化,第二、三產業產值比例明顯提高,城市建設步伐和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加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