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帶傳動和鏈傳動設計手冊》對各種機械設備中廣泛使用的帶傳動和鏈傳動的設計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介紹,內容主要包括各種帶傳動(平帶傳動、V帶傳動、窄V帶傳動、多楔帶傳動、同步帶傳動等)的結構、原理、設計計算、張緊和安裝等,以及各種鏈傳動(滾子鏈傳動、齒形鏈傳動、雙節距精密滾子鏈、重載傳動用彎板滾子鏈等)的類型、特點、設計計算、使用維護等,並對帶、鏈傳動在不同的套用條件下給出了靈活多樣的設計實例。目錄
上篇帶傳動第1章帶傳動的類型、特點及套用1
1.1帶傳動類型及套用1
1.1.1帶傳動的類型及套用1
1.1.2帶傳動的傳動形式及設計要求2
1.1.3帶傳動的效率、小帶輪極限轉速、帶的選型及適用條件4
1.2帶傳動特點6
1.2.1優點6
1.2.2缺點6
1.2.3與齒輪和鏈傳動的對比6
1.3帶傳動設計的內容7
第2章平帶傳動8
2.1平帶的類型、結構8
2.1.1平帶的類型8
2.1.2平帶的結構8
2.2平帶的規格型號8
2.3平帶傳動的設計計算9
2.3.1平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計算準則9
2.3.2平帶傳動的設計計算步驟9
2.4平帶設計標準數據12
2.5平帶傳動計算實例13
2.6平帶帶輪15
2.6.1材料與製造15
2.6.2帶輪的幾何尺寸與公差15
2.6.3帶輪結構15
第3章普通V帶傳動17
3.1普通V帶的尺寸制17
3.2普通V帶傳動幾何關係17
3.3普通V帶傳動應力分布及強度條件18
3.4普通V帶傳動設計的理論依據19
3.5普通V帶的規格、型號20
3.5.1普通V帶的型號、截面尺寸及單位長度質量20
3.5.2普通V帶的基準長度20
3.5.3普通V帶基準長度的極限偏差及配組差22
3.6普通V帶的設計計算22
3.6.1以確定帶型號為主的設計方法22
3.6.2優先確定帶根數的設計方法23
3.7普通V帶設計標準數據25
3.7.1工況係數25
3.7.2普通V帶選型圖25
3.7.3普通V帶帶輪直徑26
3.7.4普通V帶額定功率28
3.7.5普通V帶包角修正係數31
3.7.6普通V帶帶長修正係數31
3.7.7普通V帶帶彎曲係數31
3.7.8普通V帶傳動比係數32
3.8普通V帶傳動計算實例32
3.8.1以確定帶型號為主的設計實例32
3.8.2要求具備準確的過載保護能力、優先確定帶根數的設計實例34
3.9普通V帶帶輪35
3.9.1帶輪材料與製造35
3.9.2帶輪的幾何尺寸與公差36
3.9.3帶輪結構36
3.10普通V帶設計使用注意事項39
第4章窄V帶傳動40
4.1窄V帶的尺寸制40
4.2窄V帶設計基礎40
4.3窄V帶的規格型號40
4.4窄V帶的設計計算43
4.4.1以確定帶型號為主的設計方法43
4.4.2優先確定帶根數的設計方法45
4.5窄V帶設計標準數據46
4.5.1窄V帶選型圖46
4.5.2窄V帶直徑47
4.5.3窄V帶額定功率49
4.5.4窄V帶修正係數57
4.5.5窄V帶傳動中心距調整範圍57
4.6窄V帶傳動計算實例58
4.6.1以確定帶型號為主的設計實例58
4.6.2要求具備準確的過載保護能力、優先確定帶根數的設計實例59
4.7窄V帶帶輪60
4.7.1帶輪材料與製造60
4.7.2帶輪的幾何尺寸與公差60
4.7.3帶輪結構62
4.8針對相同設計問題普通V帶與窄V帶主要設計參數比較62
4.9窄V帶設計使用注意事項62
第5章多楔帶傳動63
5.1多楔帶的類型和結構63
5.2多楔帶規格型號、尺寸63
5.2.1多楔帶的型號和截面尺寸63
5.2.2多楔帶的寬度63
5.2.3多楔帶的長度63
5.2.4多楔帶的規格代號63
5.3多楔帶傳動的設計計算64
5.4多楔帶傳動的標準數據66
5.5多楔帶傳動的計算實例72
5.6多楔帶帶輪74
5.6.1多楔帶帶輪材料74
5.6.2多楔帶的帶輪輪緣尺寸74
第6章同步齒形帶傳動76
6.1同步齒形帶的特點及套用76
6.2同步齒形帶規格、型號76
6.3同步齒形帶傳動的設計計算83
6.4同步齒形帶傳動的標準數據85
6.5同步齒形帶帶輪114
6.5.1帶輪材料與製造114
6.5.2周節制同步帶帶輪115
6.5.3模數制、特殊節距制、圓弧齒同步帶帶輪116
6.5.4帶輪的工作圖127
6.6同步齒形帶傳動計算實例128
第7章帶傳動的張緊、安裝131
7.1張緊方法及安裝維護要求131
7.1.1張緊方法131
7.1.2安裝維護要求131
7.2初張緊力的檢測132
7.2.1平帶的初張緊力132
7.2.2V帶的初張緊力133
7.2.3多楔帶的初張緊力134
7.2.4同步帶的初張緊力134
下篇鏈傳動
第8章鏈傳動設計基礎137
8.1鏈傳動類型、特點及套用137
8.2基本術語(GB/T9785—2007)139
8.2.1鏈條基本術語139
8.2.2滾子(或套筒)鏈術語142
8.2.3鏈輪基本術語147
8.2.4滾子(或套筒)鏈鏈輪術語156
8.3滾子鏈傳動設計步驟(GB/T18150—2006)161
8.4鏈傳動設計要點162
8.4.1鏈傳動中心距162
8.4.2鏈條張緊的調節162
8.4.3鏈條垂度162
第9章滾子鏈傳動163
9.1滾子鏈鏈條163
9.1.1鏈條及其零部件的術語163
9.1.2滾子鏈鏈條結構形式和尺寸163
9.1.3滾子鏈鏈條標記方法167
9.2滾子鏈鏈輪167
9.2.1鏈輪的基本參數及主要尺寸167
9.2.2齒槽形狀168
9.2.3軸面齒廓170
9.2.4鏈輪公差170
9.2.5鏈輪材料及齒面硬度171
9.2.6鏈輪工作圖171
9.3滾子鏈傳動的設計計算172
9.3.1滾子鏈傳動的失效形式172
9.3.2滾子鏈傳動選擇指導(GB/T18150—2006)172
9.3.3滾子鏈的使用壽命計算180
9.3.4滾子鏈的耐磨損工作能力計算181
9.3.5滾子鏈的抗膠合工作能力計算182
9.3.6鏈傳動選擇示例183
第10章齒形鏈傳動185
10.1齒形鏈的結構特點185
10.2齒形鏈的基本參數與尺寸185
10.3齒形鏈傳動的設計計算188
10.4齒形鏈鏈輪193
10.4.1鏈輪齒形及結構尺寸193
10.4.2軸向齒廓尺寸193
10.4.3鏈輪的公差194
第11章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及潤滑196
11.1鏈傳動的布置196
11.2鏈傳動的張緊及安裝196
11.3鏈傳動的潤滑197
第12章傳動用雙節距精密滾子鏈和鏈輪200
12.1概述200
12.2傳動鏈200
12.2.1鏈條及其零部件的名詞術語200
12.2.2鏈號201
12.2.3尺寸202
12.3輸送鏈203
12.3.1概述203
12.3.2術語203
12.3.3鏈號204
12.3.4尺寸204
12.3.5鏈長精度204
12.3.6附屬檔案204
12.3.7尺寸205
12.4鏈輪205
12.4.1名詞術語205
12.4.2直徑尺寸與齒形205
12.4.3徑向跳動209
12.4.4端面跳動210
12.4.5輪齒的節距精度210
12.4.6齒數範圍210
12.4.7孔徑公差210
第13章重載傳動用彎板滾子鏈和鏈輪211
13.1概述211
13.2鏈條211
13.2.1鏈條和零件術語211
13.2.2鏈條標號212
13.2.3尺寸212
13.2.4鏈長精度214
13.2.5工作間隙214
13.3鏈輪214
13.3.1術語214
13.3.2鏈輪的直徑尺寸214
13.3.3齒槽形狀215
13.3.4軸向齒廓217
13.3.5徑向圓跳動217
13.3.6端面圓跳動217
13.3.7齒數範圍217
前言
帶傳動和鏈傳動是機械傳動中重要的傳動形式,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機械設備精密化、輕量化、功能化和個性化的要求,帶傳動和鏈傳動的傳動形式越來越多,套用範圍越來越廣。就帶傳動而言,除了傳統的普通平帶和普通V帶外,窄V帶、多楔帶、同步帶的套用也日趨廣泛。目前帶傳動裝置已廣泛套用於汽車、機械、紡織、家電、辦公自動化、輕工、農業等各個領域。就鏈傳動而言,其品種規格發展多樣化,由傳統的滾子鏈發展了傳動用雙節距精密滾子鏈、重載傳動用彎板滾子鏈等。目前鏈傳動裝置主要用在要求工作可靠且兩軸相距較遠,以及其他不宜採用齒輪傳動的場合;還可用於低速重載及極為惡劣的工作條件,如機械製造、農業、礦山、起重運輸、冶金、建築、石油化工等領域。帶傳動和鏈傳動作為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質量的好壞和設計效率的高低,對整部機器在國內外市場是否具有競爭力起到關鍵作用。為適應目前新的形勢,更好地為機械設計服務,我們在全面總結近年來教學、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編寫了《帶傳動和鏈傳動設計手冊》。本手冊定位於儘可能為各類讀者提供技術標準及典型套用實例,並儘可能體現基礎性、系統性、先進性與工程套用性的特點,可供從事設計、製造、套用、維護等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工科院校有關師生的參考用書。
本手冊內容包括上、下兩篇,第1~7章為上篇帶傳動,第8~13章為下篇鏈傳動。第1章主要介紹了帶傳動的各種類型、特點及套用等,第2~6章介紹了各種帶傳動的結構、規格型號、設計計算步驟以及相關的標準數據,第7章介紹了帶傳動的張緊與維護;第8~13章分別介紹了不同類型鏈傳動的鏈條的結構特點、鏈輪的齒形及結構尺寸、設計計算步驟及相關的標準數據,以及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及潤滑。為便於讀者使用,在每一章後面都附有工程設計實例。
本手冊由青島科技大學常德功、樊智敏、孟兆明主編,楊福芹、徐俊、宋冠英、唐仁剛副主編。第1章由青島科技大學常德功、樊智敏編寫,第3、4章由青島科技大學孟兆明、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青島分院唐仁剛編寫,第2章、第5~7章由青島科技大學樊智敏、徐俊、宋冠英、楊福芹編寫,第8~13章由樊智敏、徐俊編寫。全書由楊福芹統稿,常德功最後定稿。青島科技大學的宋德政、苑志超、劉艷紅、左斌等參與了本手冊的編寫工作。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