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

蕙死蘭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嶺頭梅。 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 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

作者

蘇軾

詩詞正文

蕙死蘭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嶺頭梅。
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
野店初嘗竹葉酒,江雲欲落豆稭灰。
行當更向釵頭見,病起烏雲正作堆。

注釋

蘇軾寫梅花的詩詞不少,但在《岐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中還是有些特別。蘇軾把梅花置於廣袤的天地之間,通過和自然界的事物對比,來突現梅花的幽獨。如:“蕙死蘭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嶺頭梅。數枝殘綠風吹盡,一點芳心雀啅開”。這兩聯用了三個對比來寫梅之“獨”。一是在時間上,梅花比惠、蘭、菊開得晚,開得孤獨;二是和這些花所生地勢相比,梅花開在高處,在“嶺頭”,在地理位置上顯得孤獨。再由近處觀梅,殘綠落盡,一樹梅枝僅開了一朵梅花,這又有一層孤獨。孤獨正是遭到流放的蘇軾最大的感觸,這中個人的強烈的主觀體驗,在這首詩中,通過“一點”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這首詩中,蘇軾所見所想、所感所嘆的梅花走出了小園,回歸自然,棲身於幽谷、嶺頭、水邊、月下等幽靜空寂之境。在廣闊的環境背景下,梅花讓人感受到的不僅是存在方式的孤獨,更是無人欣賞的精神上的寂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