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濤,釋名原濟,是明朝皇室後裔,清初四畫僧之一。他才華橫溢,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精,細筆粗筆,渴筆潑墨無所不能。這幅《山水清音圖》,構思新穎,意境清朗,是他中年時期的佳作。
屬中幅作品。畫無年款,落名款“石濤濟”,鈐一印曰:“膏肓子濟”。此畫雖無年款,但我們根據其繪畫風格演變的痕跡,以及石濤落款、用印的習慣,仍然可以推斷出作品創作的大致年代。據鄭為《石濤》畫冊後“石濤款識序次”“石濤濟”的名款約啟用於公元1679年;
據“石濤用印系年表”,“膏肓子濟”印啟用於公元1685-1686年間,因此我們推斷 《山水清音圖》的創作時期大致可歸入石濤的南京時期(1680至1689年間,石濤居南京),與1687年的《細雨虬松圖》在創作時間上應相去不遠。其時石濤年過四十,正處於其藝術創作的盛期。
石濤的畫在構圖上往往不落前人窠臼,以奇制勝,極富創造性。這幅《山水清音圖》就是—個例證,在錯落縱橫的山岩間,奇松突兀,橫亘在山岩之間,如龍飛鳳舞;一股瀑布從山頭上直瀉下來,穿越郁密的竹林和棧閣,衝擊山石,注入深潭,噴雪跳珠,動人心魄。瀑布的巨響,叢林的喧譁,松風的吟嘯,仿佛一首交響曲般盪氣迴腸。兩位高土正對坐橋亭,默參造化的神機。
畫家簡介
石濤的作品一變古人和四王三重四疊之法,以構圖新奇見長,在這幅畫上原濟用了他最擅長的“截取法”,在叢林中截取了幽閣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寫的手法繪出,雖則畫的的是一段小景,卻傳達出一種深邃的意境。元濟筆墨畫法多變,善於用墨,這幅圖上墨氣濃重滋潤,濕筆較多,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合,使山林的清潤深幽被盡致地表現出來。這幅畫畫了叢林中的一處幽閣,水邊坡上有小亭翼然,其下幽篁密布。
用筆勁利沉著,用墨淋漓潑辣,山石以淡墨勾皴,用濃墨、焦墨破擦,多種皴法交織互施,帶光帶毛,夾水夾墨,頗得生動節奏之效。整幅畫筆與墨會,混沌氤氳,化機一片。特別是那滿幅灑落的濃墨苔點配合著尖筆剔出的叢草,使整個畫面蕭森郁茂,蒼莽幽邃,體現了一種豪情奔放的壯美。石濤山水中的點,是構成畫面氣勢和韻律的關鍵。
他自己說: “點有風雪雨晴四時得宜點,有反正陰陽襯貼點,有夾水夾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纓絡連牽點,有空空闊闊乾燥沒味點,有有墨無墨飛自如煙點,有膠似漆邋遢透明點,更有兩點,未肯向學人道破,有沒天沒地當頭劈麵點,有千岩萬壑明淨無一點。噫!法無定法,氣概成章矣。”畫的左下方,有一方白文印“搜盡奇峰打草稿”。這是石濤論畫的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是石濤繪畫思想的精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