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聽雨》

《孤山聽雨》是現代著名詩人俞平伯所做的詩詞之一。

基本信息

名稱:孤山聽雨
體裁:現代詩歌
作者:俞平伯

作品原文

雲依依的在我們頭上,
小樺兒卻早懶懶散散地傍著岸了。
小青喲,和靖喲,
且不要縈住遊客們底憑弔;
上那放鶴亭邊,
看葛嶺底晨妝去罷。
蒼蒼可滴的姿容,
少一個初陽些微暈的她。
讓我們都去默著,
幽甜到不可以說了呢。
曉色更沉沉了,
看雲生遠山,
聽雨來遠天。
颯颯的三兩點雨,
先打上了荷葉,
一切都從靜默中叫醒來。
皺面的湖紋,
半蹙著眉尖樣的,
偶然間添了——
花喇喇銀珠兒那番迸跳
繁弦?是急鼓?
比碎玉聲多幾分清悄
涼隨雨生了,
悶因著雷破了,
翠疊的屏風煙霧似的朦朧了。
有濕風到我們底衣襟上,
點點滴滴的哨呀!
來時的樺子橫在渡頭,
好個風風雨雨,
清冷冷的湖面,
看他一領蓑衣,
把沒篷子的打魚船,
閒閒的劃到藕花外去。
雷聲殷殷的送著,
雨絲斷了,近山綠了;
只留戀的莽蒼雲氣,
正盤旋在西泠以外,
極目的幾點螺黛里。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優美的自由體景物詩。
全詩把握著浴雨湖山的變幻姿容,字裡行間都以詩人善感而細膩的感情觸角為支點,嫻熟地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摹著的一景一物都無不浸潤著多情的雨滴,正是“情似雨余粘地絮”。
詩人早起意欲觀賞但又不得,也因此沒有在馮小青和林和靖的墓前憑弔,但曉色更沉,欲雨未雨的西子湖給他帶來了“幽甜”的甘味。因為雨滴由小到大,西湖與葛山也隨之幻現其色相,蕃變情境。先是“雲生遠山”,雨滴點點荷葉的輕搖出夢,到蕩漾湖紋的“繁弦”,“急鼓”的活潑跳躍,大珠小珠落玉盤,再到打破悶熱的雷雨給湖山罩上煙雨朦朧的鮮翠欲滴的曼妙,詩人對這風雨舟擺弱淺漪瀾的贊喜之情油然而生,雅興大發,再見那漁夫悠悠然劃舟過荷花,自己也生出一番閒適之意。及至雲消雨霽,天朗山青,山前橫一抹濃青的嬋娟秀黛,全詩在一派清新明爽的意境中悄然收束,足見俞平伯為詩的“凝鍊、幽深、綿密”,“有不可把捉的風韻”(朱自清語),行筆“奇峭而有情趣”,“曲折跳動,像是有意求奇求文”(張中行語)。
而這首詩雖是早期的新詩,但它在打破古典舊詩的陳規之時也不致過於散漫。朱自清曾指出“用韻的自然,也是平伯的一絕”。像第一節二四句“了”,“吊”押韻,第四節“跳”、“悄”,第六節的“雨”、“去”等,所用音韻,也不拘泥古詩的押韻規則,而是以情感抒發的需要為出發點——安排。同樣,古詩對字句的錘鍊講究在本詩中也有所體現,如“悶因著雷破了”的“破”字,“颯颯的三兩點雨”的“颯颯”,“看雲生遠山”的“生”,“近山綠了”的“綠”都煉得極巧。
但我以為“雨中情”、“雨中感”才是本詩的精妙之所在。俞平伯在《湖樓小擷》中也這么寫道:“在往年曾有一首《孤山聽雨》。以後便又好像啞子:即在那時,也一半看著雨的面子方才寫的;原來西湖是久享盛名的湖山,在南宋曾被號為‘銷金鍋’。又是白居易、蘇東坡、林和靖他們的釣游舊地,豈希罕涉如塵芥的我之一言呢?像我這樣開頭就抱了一陣狂歉,未免誇誕得好笑:湖山有靈,能勿齒冷?所以我的裝啞,倒不消辯解得……以湖山別無超感覺外之本相,故你我他所見的俱是本相,亦俱非本相……何況以西湖的清嘉,時留稠疊的嬌倩影子在你我他的心眼裡的呢……”只有身歷此境,方能信這詩絕非浪飾浮詞,恰好能寫出他在當年所感觸所用情之深。滿眼的雨中湖光盡數寄在憑闌人的一望了。

作者簡介

俞平伯,原名俞銘衡。1900年1月8日生於浙江德清。現代詩人、散文家、學者。191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曾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等校教授。1952年起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五四”期間俞平伯為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成員。1922年與朱自清、葉聖陶等創辦“五四”以來最早的新詩刊物《詩》月刊。主要詩作有《冬夜》、《西還》,散文集《雜拌兒》、《古槐夢遇》、《燕知草》等。1923年出版的《紅樓夢辨》(後再版改名《紅樓夢研究》)是“新紅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新中國成立後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