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帶來富足》(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一書曾榮登當年的暢銷書排行榜,這本介紹
全球奢侈品牌故事、鼓吹奢侈品消費文化的圖書,被譽為“奢侈品產業的聖經”。該書由德國《明鏡》雜誌記者沃夫岡·拉茨勒所著,書中關於“奢侈品”文化的觀點最富有代表性:奢侈品的生產對社會的迅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的經濟思維需要改變,奢侈品需要建立新的標準,從而刺激消費。這本奢侈文化讀物,已深刻地影響了很多人對“奢侈”文化的認識,它的主要觀點被人們廣泛引用以說明“奢侈品”消費文化的合理性和流行性。沃夫岡·拉茨勒的這本書是對當前關於奢侈品未來討論的一個重要推動,包含了有關工作、奢侈和進步的未來鴻圖。
基本信息
作 者 : [德]沃夫岡·拉茨勒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ISBN書號: 7800737861
國別 : Germany/德國
版次 : 2003年8月第1次
出版日期:1899-12
開本 : 32
精簡裝 : 平裝
頁數 : 184
定 價:¥23.00元
內容簡介
從歷史上看,絕大多數人對奢侈品的心態通常有矛盾,一方面,從道德上必須鄙夷,因為它是多餘的,並且使用者是搜刮社會財富的人,另一方面,內心並不排斥對奢侈品的享受。然而,沃夫岡·拉茨勒卻尖銳地指出,世界上少數富裕社會放棄奢侈是否能消除其他地方的貧困?事實上,只有肯定富裕才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在他看來,奢侈品的生產對社會的迅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它集中最先進的技術、最和諧的產品美學、個性化和人性化的品質內涵,它能刺激革新,創造工作機會,塑造品位和風格。
沃夫岡·拉茨勒是一個戰略家。 《財富》雜誌評論:“他是一個冒險家,他到處尋找懸崖峭壁。”在《奢侈帶來富足》這本書里,他第一次詳盡地闡述了奢侈品的歷史淵源、經濟背景、道德倫理分析和對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對奢侈品的概念除了物質產品之外,更延伸到了健康、休閒、旅遊、體驗、飲食、運動、社交等多方面。書中記述了包括范思哲、萬寶龍、斯沃奇、阿斯頓·馬丁、香奈爾、Tiffany等國際著名奢侈品牌的發展史,精彩紛呈。
在全球化經濟中,產品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象徵,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普通產品。而這種奢侈品轉化的速度,恰恰體現了社會技術進步和經濟水平提高的快慢。作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經濟思維需要改變。奢侈品需要建立新的標準,從而刺激消費,促進經濟發展。通過高質量的工作和更多的附加值促進社會富裕的進程。奢侈品必須具有可信度和獨特的風格,必須不斷創新,否則就有停滯不前的危險,即使是最著名的品牌也可能陷入危機。在21世紀,如何管理和發展品牌成為了品牌創立者的一大挑戰。誰能把奢侈品和品牌有創意地不斷開發,員工和企業間就會產生內在的聯繫。只有整個方案(設計,生產,產品性能) 穩定統一,一個品牌才會擁有自己的讓消費者著迷的風格。
作者簡介
沃夫岡·拉茨勒,1949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新烏爾姆市。大學學習機械製造和經濟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86至1999年為寶馬汽車公司董事會成員。自1999年3月任擁有多個品牌(阿斯頓·馬丁、富豪、美洲豹、陸虎、林肯和Mercury的PAG(Premier Automotive Group)集團董事會主席並任企業集團董事會成員。
“技術的進步需要奢侈品的生產使之得以實現。奢侈品需要技術的進步使之出類拔萃。”這是沃夫岡·拉茨勒的一個基本論點。近二十年來,他的想法對汽車工業帶來重要的影響。作為擁有世界頂級汽車品牌公司的董事,他的一個決定不僅僅會改變市場的秩序,而是給整個汽車工業帶來震盪。
目錄
第一章 當詹姆斯·邦德遇到阿斯頓·馬丁
技術幻想成為現實
從電影人物到名牌產品
阿斯頓·馬丁——傳統和進步帶來的品牌價值
什麼是奢侈
第二章 奢侈品簡史
奢侈是資本主義的基礎
奢侈品——有用的弊端
炫耀性消費孕育品牌
消費的必要性
目的是劃分社會階層
不快樂的經濟
官司僚也會成為奢侈品
你是布波族嗎?
第三章 高尚品牌理論
“奢侈”概念的相對性
舊式奢侈、新式奢侈和名牌產品
放棄富裕對窮人並無好處
奢侈品帶動國民經濟
純炫耀性奢侈品與短命產品
有種名牌情感叫“和諧”
站在個性的肩頭
創新-奢侈的脊樑
嘗嘗奢侈的國際口味
富裕-奢侈的基礎
健康-靈與內的奢侈
阿曼飯店是個福利
第三章 高尚品牌理論
第四章 富裕使奢侈品對於世界彌足珍貴
第五章 如此打造成功品牌
第六章 汽車社會的未來
價值
《奢侈帶來富足》的書名,開宗明義就講明了作者的觀點,即追求奢侈是幫助社會發展的引擎,奢侈品的生產和發展,在今天以及未來,都是政治正確道德正確的。在經濟學中,研究奢侈問題的有過兩位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一個是桑巴特[德],他的一本《奢侈與資本主義》寫於19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0年將它翻譯出版了,是他們袖珍經典中的一種。另一個是凡勃倫[美],他寫於1899年的《有閒階級論》,是老的制度經濟學的開山之作,這本書商務印書館60年代就出版了,但我們80年代讀它的時候,卻是將它作為社會學來讀的,更有趣的是,這本書在兩年前還常常上我們書店的排行榜,到現在每年還能賣掉100多本。這兩位經濟學家雖然鼎鼎大名,但在現代經濟學裡卻是不入流的。現代經濟學越弄越細,也實在是太忙了,一大堆的公式係數,弄得一般人看不懂。象去年的諾貝爾獎給了“信息不對稱理論”,今年乾脆給了一個統計學家:恩格爾係數的發明者。但這兩本100年前的書倒是清淺流暢,故事講得韻味十足。
奢侈在過去是貴族的專利,在今天,它其實就是大眾時尚。時尚的東西往往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有或沒有一般不會影響生活,它和生活必需品是相對立的。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量可以在收入增長時根本不增長,但奢侈品,卻可以隨著收入增加而成比例甚至過量地增長。今天的全球化經濟,跨國公司在我們這兒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差不多就在幹著這樣的事情:掙我們超出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剩餘收入。它們和現代媒體結合的如此完美,把消費和時尚變成了大眾鴉片,變成了今天的意識形態。但這本書的作者說,這是政治正確,這將帶來富足。而老柏拉圖卻說:這是一種比任何瘟疫都危險的瘟疫。
這本書寫得還是很好看,不僅有大量的頂級品牌介紹,還有它們的歷史、經濟學和道德倫理的分析。這本書還能和前幾年出版的《格調》配起來讀,它們都從消費品味的角度給出了一種新的社會分層理論。
沃夫岡·拉茨勒在《奢侈帶來富足》(2001)一書中對舊式奢侈和新式奢侈做過有趣的論述。他以手機為例說明了兩種方式的不同:如果一部手機是因為其先進的技術和為客戶提供超值的功能而使價格出眾,那么生產和消費這樣的手機就是需要倡導的新式奢侈;相反,如果一部手機不是因為卓越的技術性能,而是因為手機套上了嵌有鑽石的黃金外殼而使得價格昂貴,那么生產和消費這樣的手機就是令人憎惡的舊式奢侈。
舊式奢侈消費的實質是物質性的而非功能性的。在舊式奢侈中,消費者通過大肆浪費物質甚至是揮霍珍貴原料和稀缺資源來炫耀自己的經濟地位和社會權勢。今天,正是這種舊式意義的奢侈品和奢侈消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鄙視和社會的抵制。例如,犀牛角在中醫中曾經被認為是貴比黃金的壯陽藥和奢侈品,但在有科學意識的當代人看來不僅對它的藥效需要有足夠的懷疑,而且它對大自然的掠奪需要受到譴責。又如,20世紀50年代上流社會的女士、演員、明星曾經以身著真豹皮大衣甚或西伯利亞虎皮大衣為時尚,但今天在她們的衣櫃裡恐怕是找不到這類奢侈品了,否則的話她們就會受到社會的鄙視和排斥。
與舊式奢侈相比,新式奢侈重視消費的功能性而不是消費的物質性。這通過技術的先進性和產品的耐用性兩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方面,技術的進步性使得消費中的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減少了,例如價格高的綠色電腦、綠色汽車、綠色冰櫃等在提供好的服務的同時有效地減少了負面的環境影響;另一方面,產品的耐用性又進一步減少了消費中的物質消耗,例如使用具有耐用功能的茶杯就比多次使用廉價的一次性塑膠杯更具有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