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書》

《天官書》即《史記·天官書》,作者:司馬遷,成書於西漢。

《天官書》

概述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

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

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對天體有完整的文字記載。古時,人們為了認識星星、研究天體,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中國稱之為星官,西方喚之為星座。《天官書》中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者,北天極附近的三個區域: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垣的分劃並不太嚴格明確,紫微垣大致包括小熊座天龍座鹿豹座仙王座仙后座大熊座牧夫座獵犬座御夫座等。太微垣則相當於以下幾個星座的區域:獅子座后髮座室女座獵犬座大熊座小獅座等。天市垣則相對更近夏秋的銀河區域,即包括了蛇夫座巨蛇座盾牌座天鷹座武仙座北冕座等等。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區,稱作四象,以動物命名之:

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斗、牛、女、虛、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等七宿。

二十八宿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漢代天文學家曾形容為:“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踞於右,朱雀奮飛於前,靈龜圈首於後”。實際上這描述了我國中原地區初春季節黃昏不久後的天象。

二十八宿中最大的為井宿,赤經跨度約有33度左右,而最小的觜宿鬼宿,僅只2—4度。

我國的恆星命名系統大約形成於公元270年,三國時代吳國太史令陳卓編成了一本包含283個星官、共1464顆恆星的星表。其中很多都是以封建皇朝帝王將相的官名來命名的。

西方的星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大約三千年左右的巴比倫人。到公元二世紀時,古希臘的天文學家大體上已把北天區域的星座確定了下來,而南天區域的星座的確定則是在環球航行成功之後、十七世紀的事了。

1603年,根據德國天文學家巴耶(J·Bayer)的建議,恆星命名按星座分區,即在每個星座內根據亮度順序,以希臘字母表示之。但是希臘字母僅只24個,星座中的恆星一般遠不止24顆,如大熊星座內肉眼可見的恆星有125顆之多。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英國弗蘭斯提德(J·Flamsceed)於1712年發表了一個星表,其中的恆星都按星座中的赤經次序編號,因此,目前除星座中24顆亮星已有希臘字母表示之外,都以星表中的號數加上星座名命名的,如天鵝座61星、大熊座81星等等。顯然,這種數字與亮度順序是無關的。

為了統一星座的劃分,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經過研究討論,公布了全天88個星座的名稱及範圍,並且規定星座的界限一律以赤經線和赤緯線來劃分,星座的大小相差十分懸殊,如最大的長蛇座占據的天區面積達1300平方度,而最小的南十字座卻只有68平方度(全天面積為41253平方度)。各個星座內所包含的肉眼可見星數也是有多有少,各不相等的。

相關詞條

《史記》、司馬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