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治年代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體制內的持不同政見者》――描寫了在80年代和90年代準備在蘇聯實現劇變的那些潮、傾向、國內勢力,當時它們並非具有同一涵義,而是十分複雜,在諸多方面尚未完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對外情報局》和《在外交部》(在這兩個部門我一共幹了七年)――敘述了我們在國際舞台上的行為動機、那些已經發生的事件,以及在創建一個更為美好之世界的道路上,由於他人的和我們的過失而錯過的那些現實可行的機遇。大政治年代 本書目錄
序言體制內的持不同政見者
一、艱難擺脫思想束縛
史達林曲解了列寧嗎?
在震中――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
反對“哈哈鏡”
國際關係:畫外何情
放棄教條,同美國打交道
是打印度和中國“牌”嗎?
命運的變化無常
二、改革的奇談怪論
戈巴契夫――葉爾欽:黨的作用
戈巴契夫――葉爾欽:聯盟問題
走進死胡同的改革
西方不急於援助
在對外情報局
一、到情報局走馬上任
偶然與必然
葉爾欽總統到“亞謝涅沃”
非凡時期
緣何中止了對貝爾加德的策反工作
畢竟發生了轉變
越是艱難越重要(與中央情報局、英國秘密情報局的
接觸,“埃姆斯案件”)
二、同幾位要人的會晤
同米洛舍維奇的初次會晤
解決塔吉克斯坦問題的立場(從艾哈邁德・沙阿到努里)
同菲德爾・卡斯楚會晤
同江澤民會晤
在外交部
一、最初起步
從“亞謝涅沃”到斯摩棱斯克廣場
外交理念
新外長的聲明
可靠的後方
二、北約――關注的焦點
情報局報告的幕後故事
歷史檔案講述了什麼
我們不習慣與刺蝟共眠
……
三、區域性問題的兩難選擇:武力手段還是其他方式
四、中東調解:未利用的條件
五、獨立國協問題
後記
抒懷――各時期詩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