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是南宋史達祖 所做的詞。

概況

【作品名稱】夜行船·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史達祖
【作品體裁】

原文

夜行船
正月十八日聞賣杏花有感
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詞牌

【夜行船】
此調又名《明月棹孤舟》。雙調五十五字或五十六字,仄韻格。

格律

不剪春衫愁意態。過收燈、有些寒在。
⊙●⊙○○●●。●⊙○、●○○▲。
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
●●⊙○,○○⊙●,⊙●⊙○○▲。
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
⊙●⊙○○●●。●⊙○、●○○▲。
草色拖裙,煙光惹鬢,常記故園挑菜。
●●⊙○,○○⊙●,⊙●⊙○○▲。
(註:○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者

作者史達祖作者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南宋詞人。字邦卿,號梅溪。汴(今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於貧困中。史達祖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賞析

史梅溪曾是權相韓侂胄門下掾吏,極受倚信,韓伐金敗後,梅溪亦受牽連被貶出京,作者正當中年,故詞中多悱惻悲怨之情。但這首詞卻寄託杳渺,以思念情人寫出,令人不知所指,只在片言隻語中見出其落寞情懷。
首句極寫春日無聊況味。“不剪春衫”,有兩重意:一是無人為剪春衫,一是無意出外春遊。作者在《壽樓春·尋春服感念》詞中寫道:“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此時心事重重,意趣索然,唯有閉門不出。“愁意態”三字,補足句意。次句轉接得極妙。仿佛是由於春寒料峭才不剪春衫,用意便覺渺遠。“收燈”,宋代習俗,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前後數日燃燈縱賞,賞畢收燈,市人爭先出城探春。可是,作者卻無心探春,只輕點一筆“有些寒在”,便把詞人難以為懷的境況托出,為下片追憶往事作了鋪墊。接以“小雨”三句,寫聽到賣杏花的情景。儘管詞人意緒寥落,不願出門探春,可是,春天的信息還是傳到這無人的深巷中。寫杏花之詩,宋人多有佳句,陳與義云:“杏花訊息雨聲中”,陸游雲“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皆膾炙人口,而此詞雲“小雨空簾,無人深巷,已早杏花先賣”,餘韻悠長,卻是典型的詞語。在惱人的春寒中,簾外,飄灑著絲絲細雨,深巷裡闃寂無人,忽然,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勾起了詞人無名的悵惘。情與景遇,一拍即合,下文便轉入感慨與追憶。
“白髮潘郎寬沈帶”,是關鍵之筆。晉潘岳《秋興賦》中說自己三十二歲時便鬢髮斑白,南朝梁沈約在寫給徐勉的信中說自己因病消瘦,腰帶也覺得寬了。潘鬢沈腰,是詩詞中常用的典實。點出愁怨與無奈,芳節重臨,年華荏苒,索居憔悴,往事淒迷——“怕看山、憶他眉黛”,至此方轉入正題,點出佳節不出的真正原因,與上文“不剪春衫”等語相呼應。《西京雜記》描寫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故詩詞中常將佳人之眉與青山互喻。作者《綺羅香》詞雲“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而此詞說怕看山而想起伊人的眉黛,當有同樣的感受。末三句,盡態極妍,辭情俱到,誠為妙筆。念念不忘的是伊人當年在故園中踏青挑菜的情景;她那綠如芳草的羅裙,拖曳在如茵的芳草地上;春日的艷陽,透過煙靄,斜照著她如雲的鬢髮。結句為全詞著意所在。二月二日,為“挑菜節”,城中士女相率到郊外或園林中游現戲樂,這也是男女約會幽歡的好時機。題中“聞賣杏花有感”之意,至此全出。正月十八收燈之後,再過十多天便是挑菜節,賣花聲聲,觸起心中的隱痛,中年情懷,就更是難堪了。上下片今昔對比,均以清麗之筆出之,寫芳春景物情事,風致嫣然,唯於兩片首句略點愁意,正見梅溪詞筆高處。張鎡評梅溪詞“奪苕艷於春景,起悲音於商秦,有環奇警邁,清新閒婉之長,而無論盪污淫之失”,至為切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