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

作者

李白

詩詞正文

昨夜誰為吳會吟,風生萬壑振空林。龍驚不敢水中臥,
猿嘯時聞岩下音。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
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栗。半酣更發江海聲,
客愁頓向杯中失。


注釋

①《江南通志》:黃山,在太平府城西北五里,相傳浮丘翁牧雞於此,又名浮丘山。此詩所謂及下首“雞鳴發黃山”,正是其處,在太平州當塗縣,與徽州、寧國二郡界內之黃山,名同而地異矣。

②吳會,吳地也,詳十二卷注。

③《說文》:“酤,買酒也。”

譯文

昨夜是誰唱出吳地的歌聲,就像萬壑之風振響空寂的樹林。

蛟龍驚起不敢在水中靜臥,山猿也不時停下嘯聲而聞聽山岩下的歌音。

我宿在明月照著碧溪的黃山下,聽了也罷卻原在松林間彈著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隱逸之士,便提盤沽酒並以霜栗當飯助興。

酒至半酣您又發出江濤海嘯的歌聲,使我的愁緒在酒杯中消失殆盡。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