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鹽州》

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 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 ⑹左衽:衽,衣襟。

基本信息

【名稱】《城鹽州

【年代】中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言古詩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城鹽州⑴

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

蕃東節度缽闡布⑵,忽見新城當要路。

金鳥飛傳贊普聞⑶,建牙傳箭集群臣⑷。

君臣赬面有憂色⑸,皆言勿謂唐無人。

自築鹽州十餘載,左衽氈裘不犯塞⑹。

晝牧牛羊夜捉生⑺,長去新城百里外。

諸邊急警勞戍人⑻,唯此一道無煙塵。

靈夏潛安誰復辨⑼,秦原暗通何處見。

鄜州驛路好馬來⑽,長安藥肆黃蓍賤⑾。

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

德宗按圖自定計⑿,非關將略與廟謀⒀。

吾聞高宗中宗世,北虜猖狂最難制。

韓公創築受降城⒁,三城鼎峙屯漢兵。

東西亘絕數千里,耳冷不聞胡馬聲⒂。

如今邊將非無策,心笑韓公築城壁

相看養寇為身謀,各握強兵固恩澤⒃。

願分今日邊將恩,褒贈韓公封子孫。

誰能將此鹽州曲,翻作歌詞聞至尊⒄。

作品注釋

⑴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靈州志跡》《朔方道志》等寧夏地方志亦收錄此詩)。《全唐詩》題作《城鹽州-美聖謨而誚邊將也(貞元壬申歲,特詔城之)》。鹽州(今寧夏鹽池縣),得名始於後魏。其地本為古朐衍戎地。戰國秦於此置朐衍縣,秦、漢均屬北地郡。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設五原郡,晉屬赫連夏,後魏平之,改為西安州,以其地北有鹽池,遂改為鹽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鹽川郡。唐建中以後為吐蕃占領。由於戍守鹽州的吐蕃士卒遠離吐蕃腹地,糧粟不繼,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染上病疫,思歸情緒非常強烈,吐蕃只好撤離鹽州。撤離時,毀壞城市,焚燒廬舍,強迫當地居民撤離故地,鹽州城變成一片廢墟。城,動詞,在這裡作“築城”解。

⑵蕃東節度缽闡布:這句意為,吐蕃的蕃東節度使缽闡布。缽闡布吐蕃執政高僧的譯稱,意為“吐蕃宰相沙門”,又稱缽掣逋。

⑶贊普:吐蕃君長的稱號。

⑷建牙:古時出征建立軍旗,叫做建牙。傳箭:古代吐蕃等遊牧民族出征或有要事需召集部下時,常以傳箭為號。

⑸赬面:古代某些少數民族以赤色塗臉,謂之“赬面”。也指赤紅色的臉膛。《乾隆寧夏府志》作“赭色”,此從《全唐詩》本。

⑹左衽:衽,衣襟。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不同於中原一帶人民的右衽。氈裘:吐蕃人住氈帳、穿皮衣,用氈裘借指吐蕃人。

⑺捉生:指捉拿漢人。

⑻戍人:古代守邊官兵的通稱。

⑼靈夏:靈州和夏州。夏州,治所在今陝西靖邊縣紅墩界鎮白城子村。潛安:有苟且偷安之意。

⑽鄜州:今陝西富縣,位於陝西北部,延安市南部,驛路:我國古時交通大道。即為傳車、驛馬通行而開闢的大道。

⑾黃蓍:同“黃耆”,一名黃芪。一種中草藥植物。

⑿德宗按圖自定計:這句說,(築鹽州城)是唐德宗李适根據地圖親自定下來的。

⒀將略:將帥的主意。廟謀:朝廷上群臣的計議。

⒁韓公:韓國公張仁願。張仁願,唐華州下邽(在今陝西渭南縣境)人。他任朔方軍總管時,曾於黃河北築三受降城,置烽堠一千三百所。景龍二年(708年)拜右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韓國公。

⒂耳冷:原指聽覺不靈敏,此處是耳根清淨的意思。

⒃“相看”兩句:這兩句是說,現在的邊將,都是用慫恿胡人增加邊患危機的辦法,手握重兵,不顧國家安危,來抬高自己的榮寵。

⒄至尊:皇帝。

創作背景

唐德宗時,由於吐蕃多次入侵,唐王朝又重新認識到鹽州的重要性。公元793年(貞元九年),唐德宗下詔,調集將兵3.5萬人同赴鹽州築城。僅僅用了二旬時間和6000人工,鹽州城就完全築成,朝野上下一片盛讚,白居易的《城鹽州》說的就是這件事。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祖籍山西太原。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其詩文流傳極為廣泛,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並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現存詩有2800多首,為唐代存詩數量最多的詩人。有《白氏長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