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作者是駱永民,由經濟科學出版社於2009年11月1日出版,本書提出應當以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現有成果作為參照,來努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城鄉居民能共享國家物質文明的發展成果,即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的某種均等化。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
作者:駱永民 著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1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

開本:16開
ISBN:9787505886834
定價:¥28.00

內容簡介

基礎設施在提高國家生產能力的同時,還改善著居民的生活水平,是一國物質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城市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日趨完善,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基本上能夠滿足城市居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們卻仍舊生活在嚴重匱乏基礎設施的境地之中。為此,本書提出應當以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現有成果作為參照,來努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城鄉居民能共享國家物質文明的發展成果,即實現城鄉基礎設施的某種均等化。

作者簡介

駱永民男,漢族,1981年出生,祖籍安徽蚌埠,現為安徽工業大學經濟學院講師。2006年進入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學習,師從樊麗明教授,2009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經濟學,同時也涉足新興占典經濟學、新經濟地理學以及計量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參與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曾在《財經研究》、《財經論叢》、《商業經濟與管理》、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目錄

第1章 導言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基礎設施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徵
1.3 其他重要概念說明
1.4 文章的結構、創新與不足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基礎設施與居民福利關係的理論分析
2.2 基礎設施對經濟成長作用力的實證分析
2.3 基礎設施供給主體的選擇
2.4 有關平等和均等的理論評述
第3章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的理論分析
3.1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的目標
3.2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的內涵及衡量指標
3.3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的前提及已有經驗
3.4 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政策的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我國城鄉基礎設施的非均等狀況分析
4.1新中國成立後城鄉基礎設施非均等發展史回顧
4.2 直接邊際福利非均等狀況分析
4.3 間接邊際福利非均等狀況分析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我國城鄉基礎設施非均等的成因
5.1成因I:基礎設施投資的城鄉差距
5.2 成因Ⅱ:基礎設施建造效率的城鄉差距
5.3 成因Ⅲ:基礎設施維護力度的城鄉差距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我國城鄉基礎設施非均等的經濟效應分析
6.1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差距的經濟效應
6.2 城鄉基礎設施差距的因素分析
6.3 空間面板數據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影響基礎設施提升農民福利的多因素分析
7.1 研究設計與計量方法的選擇
7.2 基於SEM模型的實證分析
7.3 本章小結
第8章 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的實現
8.1實現我國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的基本原則
8.2 總體視角下的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途徑
8.3 各種基礎設施的城鄉均等化途徑簡析
8.4 本章小結
附錄1
附錄2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