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理學思想史》(第3版)一書介紹地理學思想發展歷史的學科。本書首先介紹了地理學的歷史學探討的範圍與其限制與古希臘時期的地理學和地理學的前景。對上自古然臘下至21世紀初的地理學思想作了全新的劃分。《地理學思想史》適合地理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以作為了解地理學發展過程的讀物,供地理學愛好者和相關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保羅·克拉瓦爾(PaulClaval)生於1932年,曾任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即Sorbonne校區)教授,講授地理思想史、經濟地理、文化地理、土地系統邏輯及地緣政治等課程。其著述甚豐,有論文400餘篇、專著30餘冊,多數被翻譯為各國文字出版,論述博大精深。曾應邀赴世界數十所著名大學演講及擔任客座教授,其中1986年6月應邀在台灣大學地理學系擔任短期客座教授;1992年9一12月應聘為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的特約講座。2004年8月於英國格拉斯哥舉辦的第30屆國際地理聯合會的大會上(CongreSSofInternationalGeogr。aphicalUnion)獲地理學界最高榮譽之“桂冠獎”。
地理學的前景簡介
西方科學賴以發展的兩大基礎可以歸結為源於歐氏幾何學的形式邏輯和通過系統實驗尋找因果關係。地理學如果不將自身作為一門“例外主義”的學科,無疑也要藉助形式邏輯和系統實驗發展基礎理論體系。遺憾的是,邏輯思想只有藉助數學方法才能發揮理論演繹的威力,而傳統數學不適宜於地理系統空間結構與功能的描述;另一方面,系統實驗必須是可以重複的受控試驗,由於地理系統的不可控性,地理研究無法利用常規的實驗方法尋找因果關係。地理學的理論研究如今正在經歷著方法的變革:一方面,分形等後現代數學理論為地理學提供了有效的定量描述手段;另一方面,細胞自動機等仿生科學理論為地理學提供了模擬實驗工具。不僅如此,由於新方法的引入,傳統的實證研究方法也重新煥發生機。將數學、實證和計算機模擬三種方法有效結合,地理學的基礎理論體系必將建立起來,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地理學發展的形勢和前景
地理學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學傳統的研究對象是作為人類之家的地球表層,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長期以來,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係,是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的科學。它的任務是深入闡明並揭示其結構功能,物質和能量的流通、動態演變、地域分異和最佳化調控等。由於面對一個由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組合在一起的、複雜的地球表層巨系統,所以地理學是一個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交叉的匯合產物,是綜合性很強的科學。它在目前的許多大學科體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起著橋樑、交匯和貫通的作用。地理學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分支和地理信息科學技術,具有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這在傳統學科中是獨具一格的。判斷一個學科發展形勢,既要看它基礎理論的進展和研究手段的提高,也要看它對社會發展和進步所做的貢獻。有較完善的理論體系和較先進的研究方法手段,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同時只有不斷地結合社會實踐,解決社會發展和建設中的問題才能促進學科自身發展。現代地理學是繼承和發展了近代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傳統思想,已成為一個分支眾多的大學科體系。但地理學的綜合整體觀和綜合工作的高難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與差距,加上許多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出現,使地理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套用新技術,以提高綜合能力,開拓新的研究和套用領域。目前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地理工作者去解決,如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與提高;環境質量評價監測和預報;產業布局與區域規劃,鄉村發展與城鎮化;自然災害防治對策,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等。這些都對地理學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地理學進行學習和深入研究,推動地理學的發展。我國地理學家已經在調查、了解、評價自然條件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發展和協調人地關係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地理學基礎研究方面也存在著創新和突出的前景。目前,在人類邁向21世紀前夕,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進步的指導原則,它體現了人與自然關係的協調和諧以及人類對後代的責任感。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認為: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礎的發展。其實質是要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係。為後代奠定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它體現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中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則是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綱領和藍圖。其戰略思想是發展經濟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長期供給能力和環境的長期承受能力,在發展過程中要兼顧局部和全局利益,眼前和長遠利益,使環境與發展得以協調,其主要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四個部分。目前《21世紀議程》作為國家、部門以及地區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得到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對地理學來說迎來了發展契機,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遇,調整知識結構,擴大適應能力,積極投入,這是地理學發揮作用提高水平,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取得社會承認的關鍵。
地理學發揮優勢的領域
從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特點看,可以在地理信息技術、人地關係協調、區域可持續發展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等領域發揮優勢、展示特長。
1.地理信息高新技術的套用
現在地理研究涉及豐富的信息、大量的數據以及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動態變化。這就需要地球信息技術的支持和套用。從定量、動態和機制等方面進行綜合集成,使各種信息和數據成為科學的決策依據。《21世紀議程》為各大領域大多涉及到可持續發展信息、完善監測網路、進行動態監測、建立信息資料庫、發展有關信息系統,管理和決策支持輔助系統等。在能力建設方面,專門提出要發展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衛星通訊與計算機網路等高新技術及其套用。遙感技術和衛星通訊為地理研究可提供大量客觀的動態信息。地理信息系統是對大量地理信息的分析、處理和管理系統。計算機與空間技術相結合,使地理信息系統成為地理科學的強大技術手段。地理信息技術是在計算機軟硬體設備支持下,對空間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分析、顯示、更新並提供套用的綜合性技術系統,其特點是具有對空間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對現實世界的模擬能力,並能產生新的信息為決策服務。其協調作用有: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環境與資源分析技術、套用生態系統方法,增加區域的整體觀念;為經濟學提供區域研究與空間影響分析,增強經濟的區域整體性;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基本要素的時態分析與發展預測;提供管理決策支持等。
2.人地關係協調
地理學著重研究地球表層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和反饋作用,是以地域為基礎來研究人地關係的。人地關係並非一成不變,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人地關係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地位。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階段,人對地的依賴性強,受歷史條件的局限和認識上的片面性,曾有著過分誇大環境作用和影響的傾向;在工業化階段,由於技術的進步和人類作用的加強,又存在著過分強調人類對動作用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類需求來改造環境,有時違背自然規律,釀成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後果。歷史經驗告誡我們,人和自然之間應當保持和諧、協調的關係,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自然,妥善地處理好人和地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地理學在研究人地關係地域系統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可持續發展為人地關係研究開拓了新的思路。在理論、方法上對可持續發展的機理進行深入探討,將有助於地理學理論體系的完善。
3.區域可持續發展
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地球表層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如我國東部和西部,其資源與環境特點不同,社會歷史發展和文化背景各異,相互之間的聯繫也不一樣,客觀上有著巨大的差異。區域可持續發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和諧、協調的關係。區域經濟成長和社會穩定發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逐漸改善環境質量的基礎上,並且應當促進不同類型地區的協調與均衡,縮小區際發展水平的差距。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的關鍵環節,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也需要通過不同區域推行來體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對象是由自然、經濟和社會子系統組成的複雜系統,需要將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它們之間的結構功能、相互作用的機理,預測其發展趨勢,擬訂調控與管理對策,提出不同類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化模型。同時,區域可持續發展又是一動態過程,應當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擬訂近、中、遠期的發展規劃。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如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生產力布局,土地潛力與環境質量評價,農村發展機制與城鎮化,經濟與社會文化結構的演變,國土開發整治的巨觀調控,區域綜合開發與規劃等。地理學以研究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為主線。又有區域研究的悠長歷史,必將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作出積極的貢獻。
4.全球性環境演變
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機的整體,全球各個圈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密切。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愈加強烈。人類對某一地區施加的影響,會對其它地區產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將對未來產生影響。當今矚目的全球環境變化問題是長期以來人類活動緩慢過程累積形成的。由於大氣中CO[,2]及其它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可能導致全球變暖,已引起公眾和各國政府的密切關注。針對氣候變化、臭氧層損耗減薄、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全球環境變化問題。已分別制定有關國際公約,開展合作,以促進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全球環境變化及其區域回響涉及古地理環境演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變化、全球變化對環境脆弱地區的影響、曲型區域環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變化的對策等眾多領域。全球環境變化的社會經濟對策涉及土地利用與農林牧業的結構與布局、能源結構調整、海岸帶防禦措施、自然地帶推移以及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等。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全球環境變化研究有密切的關係。這些都是地理學可以發揮特長顯示才幹的領域。按照聯合國新近擬定的定義,荒漠化指在乾旱、半乾旱和易旱的半濕潤地區,主要由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氣候變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漠化、草場退化、雨養農田和灌溉農田的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導致土地生產潛力的降低和喪失。其形成過程涉及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鹽漬化、澇漬化和化學污染等。我國除乾旱、半乾旱地區的土地沙漠化外,東部地區由於流水侵蝕引起的土地退化以及鹽漬化、土地沙化也很突出。東部地區平地少而坡地多,嚴重的土地退化不僅加劇了人口、土地與糧食的矛盾,也導致環境惡化,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因此,要發揮東部亞熱帶地區經濟基礎好、生產潛力大的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科技成果,採取合理的整治措施,恢復與重建退化土地並提高其生產力,可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生態、社會和經濟的明顯效益。
地理工作應重視的幾個方面
1.學習和引用先進技術
引進和套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開拓了地理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研究水平不斷提高並取得顯著進展。對地理學發展影響較大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有信息獲取的遙感技術、物質、能量、信息的測試和分析技術,摸擬與實驗技術,信息計算與處理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已有可能對地理綜合體、地理過程以及不同區域獲得多層次、多時相等各種信息與數據,通過試驗對地理現象和過程進行測試與模擬,以便科學地揭示地理規律。從發展趨勢看,微觀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現為由靜態、類型和結構的研究,轉變為動態、過程和機制的研究以及進一步的動態監測、優勢調控和預測預報的研究。面對21世紀可持續發展複雜的綜合課題,地理學應從傳統的綜合發展為現代的系統綜合,將現代地理學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2.拓寬研究套用領域
在當前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條件下,地理學界更應當積極投身於國家和地方的建設實踐,服務於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能促進學科本身的發展。這不僅是學科發展的要求,更是生存所必需。地理學套用研究的範圍廣闊,為社會服務的領域日趨多元化。傳統上地理研究的主要服務對象為農業,現在非農業套用領域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開始向城市建設、建築業、旅遊業、採礦業、交通運輸、環境評價、人體健康和地方病等領域開拓,其研究內容也更多樣化,如工程評價規劃、最佳化設計、地理預報等。在自然災害方面,要重視全球和地區性自然災害分布規律和災害的區域綜合研究。此外,還有農業持續發展及其試驗示範,退化土地其整治與恢復等。
3.突出綜合性特色
地理學是複雜的科學體系,學科劃分愈來愈細。學科分化是深入研究的必然,分支學科進展顯著,奠定了綜合研究的紮實基礎。分科愈細,綜合愈重要,其難度也就愈大。以地表物理過程的熱量水分平衡研究為例,可以分解為能量平衡、水分平衡等,還可再細分為蒸發、蒸騰和土地壤水分動態研究等。然而,從地理學的整體看,需要把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作為有機整體來探討其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轉換規律,從巨觀角度加以綜合,進而與農業生產潛力、自然地域系統及全球環境變化的研究密切聯繫和銜接。長期以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對立的二元論阻礙著地理學整體的綜合研究。其綜合基礎是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自然界也有其自然與人化二重性的統一。自然地理研究不應是純自然主義的,它要研究人對自然環境的作用及其反饋;人文地理也不應離開自然地理和生態學基礎。以地域為單元來探討資源、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揭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規律,更應當加強地理學內部的交叉與綜合。
4.加強地理教育與宣傳
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擺脫貧困,關鍵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發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國人口數量大而人口素質多數不高,因而提高公民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意識是極為迫切的任務。培養公民特別是青少年正確的人地觀,確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讓國民了解環境與發展的關係,是地理教育責無旁貸並能發揮重要作用的陣地。同時要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培養出合格的優秀人才,在各個部門和不同地區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和套用地理學的特色,高質量地完成各項任務。數十年來,我國的地理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果,使地理工作人才輩出,這也是地理教育和研究以及地理學科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科研、教育與生產等部門的地理學工作者聯合完成了許多共同的任務,促進了地理學的發展。今後,地理工作者與其它學科應當更緊密地團結合作,加強學術交流,聯合培養跨世紀人才。為21世紀的美好未來做出地理學工作者應有的貢獻。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歷史學探討的範圍與其限制
二、科學思想史的特色
三、地理思想的特性
四、本書的架構及內容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古希臘時期的地理學
一、古希臘社會與文化
二、古希臘文獻里的遊記
三、伊奧尼亞地圖與地理學:希羅多德
四、亞歷山大地圖:一個重大的進展
五、作為區域描述之地理學
六、古希臘地理學的其他傳統
七、古希臘地理學的傳承與式微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中世紀與近代初期的地理學
一、前言
二、中世紀的地理知識(GeographicalLore)
三、阿拉伯地理學的角色
四、航海與地圖學的演進
五、地理學與文藝復興:托勒密的再發現及探險時代
六、基督教、宗教改革與地理學
七、瓦倫紐斯和宇宙誌面向的地理學
八、結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啟蒙運動與地理學
一、前言
二、現代國家、科層體制與統計學的誕生
三、科學地圖學的興起
四、對自然的新觀念:旅行與自然科學
五、地理學與野外實察經驗:盧梭與裴斯泰洛齊
六、地理學的認同危機與認識論的回響:康德
七、啟蒙運動、進化理論、與人類的單一性或多樣性:孔多塞與盧梭及赫爾德的比較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科學的地理學之興起:從締造者到進化論
一、前言
二、19世紀經濟與學術的關聯:傳統與現代觀念的地理學
三、洪堡(AlexanderyonHumboldt,1769一1859)
四、李特爾(CarlRitter,1779一1859)
五、1860年以後:新經濟與政治的關聯
六、1860年以後:新的知識性背景
七、拉采爾(FriedrichRatzel,1844—1904)
八、結論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國家學派時期(1890—1950年):德國與美國學派.
一、環境決定論的批判與地理學的三個基本概念
二、自然地理學的發展
三、地理學的德國學派
……
第七章 國家學派時期:法國學派
第八章 新地理學:20世紀60、70年代
第九章 邁向後現代地理學?
第十章 最近深化出來的多樣性: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法國地理學
第十一章 地理知識形式與制度的關聯
第十二章 規範性空間思楊與地理學史
第十三章 全球化:對地理的挑戰
第十四章 地理學的前景
中外文索引
外中文索引
附錄一 譯者參考文獻
附錄二 圖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