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小說]

《地火》[小說]

《地火》是一篇短篇科幻小說,由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發表於2000年2月份的《科幻世界》上,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是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劉慈欣創作道路上的重要作品,這篇小說體現了作者的追求精神,這是一種有責任感的、沉重的、力求把自己的責任熔入歷史的精神之中。

簡介



地火》是一篇短篇科幻小說,由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發表於2000年2月份的《科幻世界》上,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是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劉慈欣創作道路上的重要作品,這篇小說體現了作者的追求精神,這是一種有責任感的、沉重的、力求把自己的責任熔入歷史的精神。
那個時候生活充滿艱難危險和迷惘;我們也不必為今天的時代過分沮喪,因為今天,也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稱做是——過去的好時光。過去的人真笨,過去的人真難。...

試讀

引子

地火地火
父親的生命已走到了盡頭,他用盡力氣呼吸,比他在井下扛起二百多斤的鐵支架時用的力氣大得多。他的臉慘白,雙目突出,嘴唇因窒息而呈深紫色,仿佛一條無形的絞索正在脖子上慢慢絞緊,他那辛勞一生的所有淳樸的希望和夢想都已消失,現在他生命的全部渴望就是多吸進一點點空氣。但父親的肺,就像所有患三期矽肺病的礦工的肺一樣,成了一塊由網狀纖維連在一起的黑色的灰塊,再也無法把吸進的氧氣輸送到血液中。組成那個灰塊的煤粉是父親在二十五年中從井下一點點吸入的,這也證明他一生采出的煤有多大的量了。
劉欣跪在病床邊,父親氣管發出的尖嘯聲一下下割著他的心。突然,他感覺到這尖嘯聲中有些雜音,他意識到這是父親在說話。
“什麼爸爸?你說什麼呀爸爸?”
父親突出的雙眼死盯著兒子,那垂死呼吸中的雜音更急促地重複著……
劉欣又聲嘶力竭地叫著。
雜音沒有了,呼吸也變小了,最後成了一下一下輕輕的抽搐,然後一切都停止了,可父親那雙已無生命的眼睛仍焦急地看著兒子,仿佛急切想知道他是否聽懂了自己最後的話。
劉欣進入了一種恍惚狀態,他不知道媽媽怎樣暈倒在病床前,也不知道護士怎樣從父親鼻孔中取走輸氧管,他只聽到那段雜音在腦海中迴響,每個音節都刻在他的記憶中,像刻在唱片上一樣準確。
後來的幾個月,他一直都處在這種恍惚狀態中,那雜音日日夜夜在腦海中折磨著他,最後他覺得自己也要窒息了,不讓他呼吸的就是那段雜音,他要想活下去,就必須弄明白它的含義!直到有一天,也是久病的媽媽對他說,他已大了,該撐起這個家了,別去念高中了,去礦上接爸爸的班吧。他恍惚著拿起父親的飯盒,走出家門,在一九七八年冬天的寒風中向礦上走去,向父親的二號井走去,他看到了黑黑的井口,好像有一隻眼睛看著他,通向深處的一串防爆燈是那隻眼睛的瞳仁,那是父親的眼睛,那雜音急促地在他腦海響起,最後變成一聲驚雷,他猛然聽懂了父親最後的話:
“不要下井……”

作者簡介

劉慈欣

劉慈欣劉慈欣
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國科普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曾於1999年至2006年連續8年獲得科幻小說銀河獎。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讚譽。他的科幻小說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努力創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

出生於1963年6月,祖籍河南,山西陽泉長大,畢業於河北電力大學。後于山西娘子關電廠任計算機工程師。長期關注科幻並嘗試寫作,九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發表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說《鯨歌》 。目前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1999年首次以短篇《帶上她的眼睛》獲得科幻小說銀河一等獎;2000年《流浪地球》獲科幻小說銀河獎特等獎;2001年《全頻帶阻塞干擾》獲科幻小說銀河獎。)其作品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努力創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 《球狀閃電》《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等。

小說評價

地火地火
這篇小說如果不是畫蛇添足地加了一段120年後的日記,也許會更加成功。甚至在此之前的“後來有一名直升機駕駛員回憶…”一段也大可不要。作為交待,把120年後那篇東西精煉到1000字以內,放在前面作為引子,也許會更好些。當然,這也是一管之見,擅寫小說的人,或者劉本人,也許會想出更好的處理方法。我以為作者之所以加了這么一段,可能是為了提攜“科幻小說”這四個字,因為其間加了大密度的屬於“科幻”的語言,但劉本人也許並沒有意識到(也許是意識到了,但捨不得割棄),這段“科幻”比起前面的故事,是多么的蒼白無力,它讓人從一種激情中一下子落回了地面,實在是一敗筆。我認為這篇文章的編輯應當替作者把把關才好,編輯畢竟不只是“錯別字修改師”,對作者(尤其是有潛力的作者)和讀者而言,它負有更大的責任。

此外,我一直堅持科幻中應當有一些基本的科學邏輯性。我曾發表過一些意見批評劉的《帶上她的眼睛》,一些基本的邏輯問題使那篇文長在我眼裡變得不那么成功。在這篇文章中,尤其是在後半部分“科幻”色彩較濃的敘述中,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試提出一些供討論:其一,據我所知,中微子是最難觀察到的基本粒子之一,對它的成功觀察,牽涉到宇宙學中很本質的問題—我們的宇宙是否會繼續膨脹下去—的解答;其二,引力波,恰巧也是最難觀測實證的物理現象之一;其三,我並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人類是否有能力在120年以後將中微子和引力波納入到實用科技的範疇,實在是不敢想像。反過來,如果是因為我太缺乏想像力而大錯特錯的話,那么,擁有了利用中微子和引力波的實用技術的人類,還用得著費心費力去開發化石燃料以獲得能量嗎?

玉如意曾說過,“我只是一個小說迷…”,這對我很有啟示。不錯,一篇小說首先應當是一篇好小說,才能成為一篇好的科幻小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