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洋情場--中美婚戀紀實文學》

……她在國內嫁不出去,只好嫁個美國老男人。 ……雖然只是個傭人,她卻得到老頭兒的遺產,成了富婆。 ……她迷戀的男人,屬於她爺爺那輩。

哈羅,洋情場--中美婚戀紀實文學 內容簡介

這部紀實文學,是作者從大量的“案例素材”中精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各種中美婚戀或性愛關係,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文學”的刻畫和描寫。因某些個人隱私方面的考慮,作者對人名、人物背景以及時空環境做了必要的調整、改動或加工。希望此書的出版,有助於廣大讀者對中美婚戀這一社會現象有一個客觀的了解。

哈羅,洋情場--中美婚戀紀實文學 本書目錄

袖珍的天堂

……命里注定與比自己小十八歲的美國男孩兒白頭到老,無奈至極,她逃了,逃進那片袖珍的天堂。

幸虧他不是真愛你

……丈夫太好,她反覺遺憾,和白人上司玩兒浪漫,藉此證明自己的吸引力,原想見好就收……

明日是另外一天

……女博士生在被判決前夜,與指導教授熱烈做愛。惡夢結束後,教授向她求婚,是個好結局。

洛杉磯不相信眼淚

……轉業女軍人在美國入獄,愛上自己的辯護律師,但他的眼神中只有同情而沒有激情,她不知能否如願。

紅衛兵與嬉皮士

……當年她是紅衛兵,他是垮掉的一代,兩人約會,是惺惺相惜的緣分,還是又一場性獵奇的遊戲。

最後一個處女

……她在國內嫁不出去,只好嫁個美國老男人。老男人幾乎凡事讓她,惟獨一件事,絕對由不得她。

女人愛的不是男人

……她說離婚吧,我愛上別人了。一個比我棒的男人?一個女人。性心理醫生解開了十幾年的謎團。

快找個老美情人吧

……她打工供酷似明星的美國男友上學,不久又看中六十多歲的整容醫師,並送他一盤《簡愛》錄像帶。

死神完成的回答

……重達四百多磅的大胖子要求她與自己同居,她內心衝突,只好迴避。一周之後,她再見到那個巨大的身軀,頓時驚呆了。

永遠的阿熊

……雖然只是個傭人,她卻得到老頭兒的遺產,成了富婆。膀大腰圓的她,要讓男人們圍著她團團轉。

相會在羅德艾蘭

……他走進美國女友的豪宅,才發現雙方貧富懸殊,欲望和衝動頓時消失……

男人悲哀不寫在臉上

……泡華人富婆,他賺到大錢;泡同胞妞兒,她們個個賽無底洞,多少錢都填不滿。他發誓和中國女人絕緣。

公式化生活的終結

……美國女友大他十二歲,有了身孕堅決不墮胎,寧可做單親媽媽。他想說服她,卻發現她失蹤了。

在契約的陰影下

……他說與美國女友的關係是"合作加性"。女友跟他訂契約同居,期滿續訂。最後一次是結婚契約,不簽,他就會失去台法身份。

是"七年之癢"嗎?

……洋媳婦與華人婆婆衝突不止,小孫子活活憋死。到了夜晚,丈夫一想起她,骨子裡就發涼。

最好玩兒的動物是男人

……兩個離了婚的女人時好時鬧,她把自己看不中的老美轉手給她,還說:女人到美國來,就得嘗嘗老美的味道。

黃鶴知何去?

……歌劇男演員窮困潦倒,被她帶回公寓,引起女同胞公憤:這么帥的老美怎么會讓這刁蠻娘兒們霸占?

晨霧與黃昏之戀

……她迷戀的男人,屬於她爺爺那輩。她什麼利都不圖,連他的承諾都不需要,惟一渴望的,是與他融為一體。

哈羅,毛公仔!

……按著他毛茸茸的雙手,她的身體在震顫,從喜愛長毛玩具的她幾乎叫出聲來:活生生的毛公仔!

戲是假的,哭是真的

……為了綠卡,她和一個失業的建築工假結婚,受盡精神肉體雙重摧殘。終於她忍無可忍,撥通了報警電話。

尋找雕塑般的男人

……不與男人約會,她被看成是同性戀;放縱情慾,她又覺極度空虛。她為自己的戀人做了尊小雕像,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響了她。

喔,這就是洋情場?!

……和美國男人"先友後婚",其實是先和他上床。不知道床上功夫如何,怎么結婚?中國老婆最大的優點是乾淨,不必擔心傳染"愛滋"。

瞧,空爺兒笑了_

……她倆合租一套公寓,她的洋情人來度假,竟想玩兒三人性遊戲。他說女人不做愛就枯竭,她願意獻出男友,她呢?

大爆炸後的倖存者

……她來自北京,在聯邦大廈上班。丈夫原是美國海軍學院的高才生,為與她結婚毅然退學,否則無法通過政審。

這裡是阿拉斯加冰川

……她遠嫁到光棍兒王國,丈夫在漁船上追蹤魚群,有時數月不歸。面對浩瀚的北冰洋,她想起"望夫石"的傳說。

在賭場與情場之間

……她在賭場當發牌員,同居的美國小伙子真心愛她,她卻投進一名退休律師的懷抱,老頭兒許偌供她念書,過舒適日子。

卡通天國的歌

……她給五歲的小艾米當保姆,女孩兒的爸爸問:你願做她的媽咪嗎?女孩曾教會她一支歌,她唱得心都碎了。

聖靈光下的愛

……中國牧師的美國太太,中國民歌唱得字正腔圓。華人教堂內訌,迫使他辭職。他想回故鄉,又不知太太如何決定。

哈羅,洋情場--中美婚戀紀實文學 文章節選

這裡是阿拉斯加冰川

中國的社會學家近年來不斷發出警報說,當今中國婚齡人口女少男多,比例嚴重失調。嚴重程度說白了就是,一名未婚女性的身後,至少有七八名男性虎視眈眈。然而在高學歷的婚齡人口中,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比比皆是,娶不著老婆的光棍兒難得一見。好容易這著一個,他打的可能還是風流光棍兒。社會學家誤導了全社會,只顧了數性別的人頭兒。男婚女嫁不只是異性相吸,還有門當戶對、學歷相當、身高外貌等諸多附加因素。於是一批頗優秀的女子被附加到了欲嫁無門的行列。和雨蓮談及這一話題,她說你就以我為例,特有說服力。雨蓮與大多數嫁到美國的女人不同,她當了很多年的老姑娘,最後只得含怨走出國門,下嫁美國郎。我說中國男人太沒眼力了,把你送給了美國男人。她說你說話很少有中聽的,這次說的還行。

熟知趙雨蓮的人都說,哪位男士娶了她就一定享清福。

可是偏偏沒有一位這樣的男士應運而生。

這世上的男士們專愛找讓他們受罪的女人,而且受的罪越大越好,什麼精神創傷,什麼丟人現眼,似乎越全乎越過癮。

雨蓮是個雙學士再加一個碩士,大學講師又兼校外律師。她不但會讀書、有學問、專業能力強,而且烹調、縫紉、購物樣樣精通。更重要的是,她性情溫和,十分善解人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具備了賢妻良母的所有素質。

但她始終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人們給她介紹的男士比一個加強排還多,聽介紹人說她的情況,都想見她。見過以後,有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是男方沒了下文。

到底是哪裡不對勁兒?關心她的人們都解不開這個謎。

是長相?有可能。她其貌並不亮麗。但她五官分布得還挺順眼,四肢搭配得也協調,三圍比例也算得當。細究之下,她根本不醜。當今嫁作人婦的女人,與她容貌相當的至少過半數。在她之下甚至醜的,有的竟然還嫁到個很帥的老公,或者在老公之外還搞點兒婚外情。

是個性?也有可能。她確實有點兒不對勁。別看她在講堂上侃侃而談,在法庭上雄雄善辯,但一改成談對象,在陌生的男人面前便嘴不由己,一句整話都說不全。然而,不是有許多女人故意擺出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樣子反而招得男人們憐愛不已嗎?

法國大文豪莫泊桑有個短篇小說叫《陪襯人》,說當年的法國貴族夫人或闊太太們有個時尚,就是出頭露面時專門雇一個醜得恰到好處的女人,來襯托出自己的美貌和華貴。

當熱心的女朋友、女同學、女熟人,以紅娘的身份帶著雨蓮去相親時,不知怎么,她們往往不自覺地搶了風頭,而可憐的被介紹人卻成了陪襯人。

對此不幸,眾說不一。有人說她不懂風情,缺一點兒能勾動男人的那種俏勁兒、媚勁兒、騷勁兒,也有人說她不會來事兒,缺一點兒能掌控男人的那種小花招、小手腕、小把戲。

某花花公子有句名言:有的女人騷在臉蛋上,有的女人騷在骨子裡,還有的女人騷在魂魄中。雨蓮卻是從臉蛋到骨子到魂魄都沒有一點兒騷。

天無絕人之路,善人自有善歸。

麗蓮中學時的一個女同學鳳君妙手回春,為她開了治標又治本的一服猛藥。

三年前,鳳君不知用哪套路數嫁了個美國男人,而且"黃鶴一去不復返"。有一陣子,這事兒還成了當地人街談巷議的頭條話題,有人褒,有人貶,有人妒,有人羨。雨蓮沒有什麼強烈表示,她心裡頗不以為然。至少當時,她沒有一絲一毫念頭兒會將自己與某位美國男人連在一起。

鳳君帶著那位美國老公衣錦還鄉,本來已開始淡忘此事的當地人再次熱鬧起來。仍然沒有強烈表示的雨蓮,甚至因出差而沒有拜會拜會老同學。

鳳君一走,當地又平靜下來。這年頭兒蝦有蝦路、蟹有蟹道,每個人頭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腳下都有自己的一片地,惦記別人的閒情已大為減少。

沒想到鳳君卻是個有心人,聽說老同學的近況,就動了拔刀相助的心思。都以為她說著玩兒而已。不久她果真給麗蓮來了信,說為她相中個美國男人,名叫拉夫爾,並強調說絕不是老男人。

本來一直處於"鳳君旋風"之外的雨蓮,這下子卻被它的餘波卷了進去。難道她本人將成為第二個鳳君?從來心清不大起大落的她,這回也有了一生中最大的波動。驚訝、好奇、無奈、茫然、憤恨、賭氣,等等等等,一時間百感交集。冷靜下來一想,這並不是個糟糕的結局。於是下了決心,回信說就試試吧。

拉夫爾來信了,麗蓮給他回信,回得很簡單,怕寫多了露怯。拉夫爾看了反而喜歡,再回信就說要專程來中國與她見面。

雨蓮的研究生英文,應付讀寫綽綽有餘,用來對話還差一大截兒。拉夫爾一開口,她就有些發懵。很簡單的句子,說出來和教學錄音帶里的都不一樣。她的一口英語,也到了足以使拉夫爾發懵的程度。但對話一開始,拉夫爾只要聽出一個字,就能聽出她的全部意思。雨蓮找到了竅門,想說的話,只揀一個關鍵的字說,就勝過千言萬語。說過話,又一起逛了幾個風景點。

雨蓮問他覺得怎樣,本意是問風景點。他說我們訂婚吧,節約了繞彎子的寶貴時間。

省下來的時間都用在繁雜的手續上。不過一切運作都快速而有效,節外設任何生枝。一年半後,她來到美國。

確切地說,是來到與美國本土並不相連的阿拉斯加。

後來她才知道,一切為什麼那么順利。原因種種,但最重要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對阿拉斯加州的特殊照顧。

相對來說,阿拉斯加州是美國最窮最落後、但又是最大的一個州。它位於美洲大陸的西北角,三面臨海,東面與加拿大接壤。這裡原來是沙皇俄國搶先霸占的殖民地。說來也許荒誕可笑,一八五六年,美國用一千多萬美元就把這塊面積為一百五十二萬四千六百七十一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買到了手。幸虧如此,不然昔日的蘇聯或今天的俄國就不僅橫跨歐亞,而是橫跨歐亞美三個大陸。

雨蓮隨身帶有一本地圖冊,翻開一看,阿拉斯加最西端離俄國的亞洲部分僅八十多公里,便暗自驚嘆自己險些嫁到俄國。

這個州土地廣袤但人煙稀少,工業、交通和教育都很落後,主要靠漁業、林業和礦業為主。

"未來是北方的"是這個州的箴言,樂觀又響亮,但畢竟還是憧憬。由於條件艱苦,一般美國人不願遷徙到這裡。這裡的職業適合男性,因而男女比例失調

這是一個屬於光棍兒的男性王國。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裡聯邦政府涉及國際婚姻的移民政策比較寬鬆的原因所在。

雨蓮來到這塊新大陸的三個月後,舉行了婚禮。

她和他居住的地方是面臨北冰洋的最北邊的海岸。這裡到處是冰川,幾乎永遠是一片與綠色生命絕緣的白茫茫的世界。

她的老公拉夫爾,身上流著撒克遜、日爾曼和高加索的混合血液。他身材高大,因肚腹隆起而略顯笨拙。他的眼光很柔和,語調很柔和,舉止也很柔和,做起事來更是有板有眼有條有理。他的性情比冬天要熱,比夏天要涼,可以說不會過涼也不會過熱,從來保持一種恆溫。在他那裡,快樂與痛苦似乎永遠都不會以過分或極端的形式出現。

拉夫爾是一艘漁船上的魚群電子追蹤技術員,常常一出海就是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他的前妻就是受不了這種活守寡的煎熬,跟人私奔了。

從來以平常心對待各種意外的雨蓮,在這裡呆了一個月後,忍不住一個人站在冰川上,面對浩瀚北冰洋里拉夫爾那不見蹤影的漁船號陶大哭起來。

小時候她讀過一個民間故事:一個漁夫出海了,一去不返,他的妻子站在岸礁上盼啊盼,終於變成了一塊礁石,被人稱作"望夫石"。

她想總這么哭,難保有一天哭成一塊"望夫石"。

她開始整理自己的生活。白天到漁港邊的海產品加工廠找了一份兒刮魚鱗的臨時工,晚上和周末就開車到五十里外一個小社區學院進修電腦課程。

她讓自己儘量忙,只有忙才能打發寂寞枯燥的時光。

當拉夫爾的漁船回來時,他們那半山坡上的小公寓裡便立時充滿了暖洋洋的溫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