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同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56年,前身可追述到1918年。現為月刊,大16開本。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刊之一,並被EI等多個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自1956年至2010年底,該刊已出版發行了38卷共280餘期,發表了學術論文7000餘篇。已成為一本在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尤其是在土木工程等城市建設相關學科內頗具學術影響力的核心刊物。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同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於1956年,現為月刊,大16開本。主要刊登建築、結構、橋樑、岩土、海洋、環境、生命科學、鐵路、道路、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測量等工程以及數學、物理、化學、管理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刊之一,並被EI等多個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

期刊歷史

《同濟大學學報》的前身可追述到1918年。當時的同濟醫工專門學校在校長阮尚介的提議下編輯出版了學校的第一本學報《同濟》,為雙月刊,黃勝白任總編輯。《同濟》全冊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內篇,"皆極新學術,所以供專家攻研者,其選材說理不厭高深";第二部分為外篇,"凡其所說,但求可行,不為高論",供一般國民閱讀;第三部分為雜篇,包括記事、書信及新書介紹等。這本刊物出版後,被國內有關學者譽為"吾濟之理想雜誌"。在這之後,學校又先後出版過《自覺月刊》、《同濟雜誌》、《同濟醫學月刊》等多種學術性刊物。新中國成立後,同濟大學於1956年開始編輯出版《同濟大學學報》,為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16開本,1966年被迫停刊,1978年復刊,1995年起改為雙月刊,1997年改名為《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起改為月刊。

獲得榮譽

該刊2002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2003年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2004年榮獲“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05年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2006年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7年入選“第六屆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2008年被評為“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入選“中國300種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榮獲“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2010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入選“第九屆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

主要成就

自1956年至2010年底,該刊已出版發行了38卷共280餘期,發表了學術論文7000餘篇。在這些論文中,不乏有學術大師的力作。如兩院院士李國豪先生生前曾多次在本刊發表論文,其中他在學報1994年第4期發表的學術論文至今仍被相關學術研究引用。由於學報所刊登的論文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學術水平、創新性以及較強的套用價值,所以經常被國內外有關科技人員參考、引用和套用,為促進我國科研發展和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近年來通過不斷地改革發展與開拓創新,目前《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成為一本在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尤其是在土木工程等城市建設相關學科內頗具學術影響力的核心刊物。不僅在國內有大量的訂戶,而且通過中國國際書店向國外發行,並與德國、日本、美國等60餘所大學建立有刊物交流關係;具國內4個期刊全文網站的統計,2009年網路閱讀量60多萬次,論文下載量10萬餘次。根據2010年12月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統計數據表明,本刊年總被引用頻次為2655次;影響因子為0.934;根據2009年版萬方數據的統計分析表明,本刊年總被引用頻次為2362次,影響因子為0.548。各項客觀統計指標在211高校自然科學學報中名列前茅。目前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之一,被美國《工程索引》(EICompendex)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40多種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