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獻叢論》

《古文獻叢論》

《古文獻叢論》是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傳統文獻的書,利用最新考古發現,特別是簡牘帛書資料,結合中外學界的中國古史研究成果,對中國古代的傳統文獻(尤其是上古文獻)與思想進行了綜合研究。全書利用了二重證據法,注重學術史的梳理,論證嚴密,為中國古史研究做了許多切實的工作,指出了中國古史研究的發展方向,對於學術界走出“疑古時代”,實現“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重寫中國學術史”,無疑具有指導意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平裝:26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0114187
條形碼:9787300114187
產品尺寸及重量:23.2x15.2x2cm;422g
ASIN:B00359EYS2

內容簡介

《古文獻叢論》利用最新考古發現,特別是簡牘帛書資料,結合中外學界的中國古史研究成果,對中國古代的傳統文獻(尤其是上古文獻)與思想進行了綜合研究。全書利用了二重證據法,注重學術史的梳理,論證嚴密,為中國古史研究做了許多切實的工作,指出了中國古史研究的發展方向,對於學術界走出“疑古時代”,實現“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重寫中國學術史”,無疑具有指導意義。

編輯推薦

《古文獻叢論》: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媒體推薦

最近這些年,學術界非常注意新出土的戰國秦漢時期的簡帛書籍。大量發現的這種真正的“珍本秘籍”,使我們有可能對過去古書辨偽的成果進行客觀的檢驗。事實證明,辨偽工作中造成的一些“冤假錯案”,有必要予以平反。更重要的是,通過整理、研究出土佚籍,能夠進一步了解古書在歷史上是怎樣形成的。我們還體會到,漢晉時期的學者整理、傳流先秦古書,會碰到怎樣複雜的問題,做出多么艱辛的努力,後人所不滿意的種種缺點和失誤又是如何造成的。我曾經說過,“疑古思潮是對古書的一次大反思,今天我們應該擺脫疑古的若干局限,對古書進行第二次大反思”。
——李學勤

作者簡介

李學勤,1933年生於北京,1951年至1952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年至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編著《殷虛文字綴合》。1954年起,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後屬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5年至1988年任副所長,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成立後,任第一、二屆委員。現任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兼任多所大學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楚文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錢幣學會副會長、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至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獲“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突出貢獻者”稱號,2002年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多次在歐美亞澳及港台地區任教講學。1986年被選為美國東方學會榮譽會員,1997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目錄

關於《周易》的幾個問題
帛書《易傳》與《易經》的作者
孔子與《周易》
帛書《周易》的幾點研究
帛書《易傳》及《繫辭》的年代
帛書《繫辭》析論
帛書《易傳》《易之義》研究
帛書《要》篇及其學術史意義
《世俘》篇研究
《商誓》篇研究
《嘗麥》篇研究
祭公謀父及其德論
有逢伯陵與齊國
巴史的幾個問題
本書輯錄小文三十餘篇,大多數是我在90年代前半期寫出的。只有很少幾篇例外,是由於性質相近,連類而及地收進來了。因此,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我這些年研究工作的趨向。
這批論文比較龐雜,但粗加梳理,還可以看出有幾個主題:
第一是關於《周易》,特別是長沙馬王堆帛書中的《周易》經傳。帛書《周易》的出現,是學術界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為了準備這方面的探討,我曾有《周易經傳溯源》一書(長春出版社,1992)。最近帛書《易傳》已有釋文及部分照片刊布,我由之寫了若干論作,討論到其間《繫辭》、《易之義》、《要》等篇,可視為《溯源》工作的繼續。
其次是關於道家。“黃老”即《老子》與《黃帝書》,是馬王堆帛書的又一重要內容。《黃帝書》佚失已久,其重新發現關係到好多道家作品的研究。剛剛發表的河北定州八角廊竹簡《文子》,對探索早期道家的傳承也有很大價值。為此我寫了一批小文,涉及《老子》、《文子》、《管子》以及《鬼谷子》等書。因為要確定嚴君平《指歸》是否和帛書《老子》一樣,是《德經》在前,專有一文商榷。
關於《逸周書》的,計有四篇。所討論的《世俘》、《商誓》、《嘗麥》、《祭公》等,我認為都是西周文獻,非常珍貴,但前人重視不夠。尤其後三篇,以往很少學者專論,我所做的也只是一種試探。
關於緯學的,共有二篇。我一向主張緯的興起要早於哀、平,兩文所述均系這個問題。前年我為日本的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兩先生的《緯書集成》的中譯本作序,曾說:“漢代的緯學實際是經學的一部分。在考察漢代經學的時候,如果摒棄緯學,便無法窺見經學的全貌。

文摘

對帛書《周易》結構的認識,是伴隨整理考釋過程的進展不斷深入的。回想最早介紹這項帛書的文章,如1974年曉菡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①,只講到《周易》經文卷後有佚書,列舉了原有篇題,未及詳述。後來的各種論作,在這方面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1984年發表的於豪亮《帛書<周易>》的見解。②其觀點我也長期引用過。
於文把帛書《周易》劃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他所稱《六十四卦》,即經文;第二部分是《六十四卦》卷後佚書,分為五篇,前兩篇是現在我們說的《二三子問》,後三篇是《要》、《繆和》和《昭力》;第三部分是《繫辭》,分上下兩篇。這就是說,帛書《周易》包括兩件帛書,除經文外,有傳文五種七篇。
1992年出版的韓仲民《帛易說略》收有《帛<易>概述》,對帛書《周易》的構成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帛書確是兩件,第一件帛書是《六十四卦》和《二三子問》,但後者只是一篇;第二件帛書是《繫辭》與卷後幾篇佚書,包括以“子日易之義”開始的一篇,即現在我們說的《易之義》,然後是《要》、《繆和》、《昭力》。這樣,帛書《周易》除經文外,有傳文六種六篇。
同年印行的傅舉有、陳松長《馬王堆漢墓文物》所附《綜述》,提出了第三種意見。根據其中描寫,帛書《周易》只是一件,在經文後面的傳文為《二三子問》、《繫辭》、《子日》(即我們說的《易之義》)、《要》、《繆和》與《昭力》,一共六種六篇。
這三種說法各有道理,其差異可以歸納為下面三點:第一,帛書的拼接。帛書《周易》揭開後相當破碎,經過細心綴合,可看出有三大塊。第一大塊是經文和緊接的《二三子問》,第二大塊是《繫辭》與《易之義》,第三大塊是《要》、《繆和》及《昭力》。於說以第一大塊同第三大塊連線,韓說以第二大塊與第三大塊連線,最後一說則將第一、二、三三大塊依次連線在一起。
《馬王堆帛書專號》所載廖名春《帛書(易之義)簡說》指出,第二大塊《易之義》最後一行“有殘缺,但仍可看出下一行有墨丁標誌,說明緊接它的是帛書《要》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