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習慣了地球的重力.所以從來不覺得“上”和“下”會是一個問題,但是當太空人處在失重狀態下的時候,原來的“上”、“下”也就沒有了。所以連“上”、“下”這樣簡單的概念也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我們主觀的感覺。我們現在對歷史上的人與事的看法也都基於一個默認的參照系。
第一個問題是這個參照系對不對?第二個問題是這個參照系能不能更換?如果把這個參照系調換了,那么我們對這些人與事的評價自然也就變換了。現在有許多研究思維方式的學者往往把這樣看問題的方法叫做換位思考、立體思維、多角度思維、發散性思維等……
編輯推薦
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事實,但能改變對歷史的看法。《反談中國歷史》選取幾十個中國歷史問題做一番重新思考。儘管從史學理論上來說是具有顛撰性的,但是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不妨把它們當作一種腦筋急轉彎來看,無論對於認識歷史還是訓練思維都是有好處的。
作者簡介
葉文憲,1948年生,1977年底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1982年初畢業後進入當時的蘇州鐵道師院歷史系、現在的蘇州科技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任教,從助教到教授,從一而終,沒有挪過窩。歷史學並不是一個吃香的專業,賺錢也不多,雖不能說是一口陷阱,但也像是一個坑,老同學們戲稱為“史坑”,然而時間長了,倒也做出了一點成果25年來累計發表了102篇論文,出了6本書,除了這本以外,還有《吳地古戰場》、《吳國史》、《趣味考古》、《新概念哲學》、《重新解讀中國》。離開退休沒幾年了,看樣子還能寫幾本,希望讀者能喜歡。
圖書前言
“歷史”是什麼?
甲骨文中“歷”字寫作麻或麻,從廠從禾或從廠從木,這是一個會意字。“廠”是房檐,房檐下整整齊齊排放著禾捆或木柴,叫做“歷”,也就是歷歷在目的意思。白居易詩“離離原上草”句中的“離”與“歷”是同音假借,“離離”是形容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看上去歷歷在目的樣子。麻字加上“止”字底即繁體“經歷”之“歷”,加上“日”字底即繁體“日曆”之“曆。止是腳印,表示走路。日是太陽÷表示時間,無論略程還是時間都歷歷在目。歷史之“歷”即經歷之“歷”,人類社會經歷的路程也是歷歷在目的。
甲骨文中“史”字寫作,從又持中,《說文解字》說是要求史宮中允公正的意思,王國維說是像手持竹簡作記錄之形,還是王國維說得對。
“歷”和“史”這兩個字本來並不連用,1901年夏曾佑寫了一本《中國歷代史略》,後來才有了“歷史”這個詞。
·查看全部>>精彩書摘我們看到春秋戰國時期權力的轉移無論三家分晉、四分公室,還是燕王禪讓,實際上都是在同姓貴族的不同氏族中進行的,即使如田氏代齊,也不過是外姓貴族取代舊貴族罷了,根本不存在什麼地主階級取代奴隸主階級的事情。
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正從諸侯林立狀態走向國家統一。周初號稱一千八百國,到春秋初僅餘一百四十八國,而到戰國只剩下七個大國和十幾個小國了。諸子百家除了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以外幾乎都主張統一,但是孔子認為,統一就是和諧,應當求同存異,所以他說:“禮之用,和為貴”。然而墨子卻認為,統一就是同一,要“一同於上”,所以他說:“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韓非子的思想和墨子相同,他的理想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求和還是求同,這是兩種不同的統一觀。前者希望在保持諸侯獨立地位的基礎上謀求統一,實際上是維護封建貴族的利益;後者試圖在剝奪諸侯獨立地位的基礎上謀求統一,實際上是維護專制君主的利益。
實現統一的途徑不一樣,統一後的結果也不一樣。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謂之霸道,以德服人謂之王道。然而,當孔子和孟子周遊列國去推銷他們這套主張時卻無人喝彩,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無一不在依仗武力爭地奪權,最後由秦始皇實現全國統一的實質是秦國對關東六國的武力征服。通過武力征服實現統一,不可能實行王道的德治,更不可能出現平等的民主,而只能得到霸道的專制。正因為不斷地用武力進行征服,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政體就逐漸地從貴族分權的封邦建國轉變為君主集權的獨裁專制。
……
圖書目錄
序
我們怎樣認識歷史和評判歷史人物?(葉文憲祝曙光)
勞動創造了人還是人創造了勞動?
北京直立人是不是我們的祖先?
彩陶上的圖案不是古人的圖騰
私有制的產生是社會文明的進步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是原始社會的前後兩個階段
堯舜時代沒有禪讓制
“禹傳啟、家天下”不是中國國家的開端
夏、商、周三代不是奴隸社會
紹興的大禹陵是大禹的墓嗎?
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是征服還是“革命”?
董狐和齊太史並不是良史
孔子是個“聖人”嗎?
孫武和干將、莫邪是吳國的功臣還是罪臣?
伍子胥是吳國的忠臣還是楚國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