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哥窯米黃釉貫耳長頸瓶【窯口】:哥窯
【器型】:瓶
【年代】:南宋
【尺寸】:高11.3厘米、口徑2.5厘米、足徑4.3匣米。
【收藏機構】:故宮博物院藏
器物介紹
南宋哥窯米黃釉貫耳長頸瓶,該瓶直口、長頸,口兩側有與之齊平的兩貫耳,腹部扁圓、飽滿,圈足。口部露胎,底足褐色,俗稱“紫口鐵足”。通體施淺米黃色釉,器身布滿梅花狀紋。該瓶口耳相連,加重了口部的力度,與腹部上下對稱,構成視覺上的均衡,整個器型給人以穩重、挺拔、健美之感。貫耳瓶,瓶式之一,流行於宋代。相關資料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至今還有許多傳世品為世所珍。宋代未見有關哥窯的文獻記載,元人中有“哥洞窯”的記載。明代的《宣德鼎彝普》一書中有“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的記載。才正式名列於宋代名窯。《格古要論》對哥窯產品作了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即使目前對哥窯是否存在仍有不同看法。
從傳世品中看哥窯之特徵:
一是,其器物有碗、盤、洗、碟、瓶、爐、鼎等;二是,此胎有堅緻的瓷胎和粗松的砂胎兩種;三是,胎色有淺灰、深灰、土黃、黑灰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黃、油灰等色調;四是,釉面龜裂有網狀開片,俗稱“金絲鐵線”;五是,釉層厚,有的與胎的厚度相等。釉中有緻密的氣泡,好象“聚沫攢珠”;六是,有“紫口鐵足”特徵;七是,哥窯釉屬無光釉,釉面有一種含蓄的“酥光”。這些都是用傳統方法鑑別真偽哥窯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