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夜訪相如》

《卓文君夜訪相如》

介紹電影《卓文君夜訪相如》的劇情。富翁卓大成之女卓文君聰明絕頂,自幼便許配給紈夸子弟陳元光.元光一日到妓院尋歡,碰上當地惡霸孫子策.子策曾向卓家論婚而被拒,二人碰頭,即爭風動武。

基本信息

內容概述

富翁卓大成之女卓文君聰明絕頂,自幼便許配給紈夸子弟陳元光.元光一日到妓院尋歡,碰上當地

《卓文君夜訪相如》《卓文君夜訪相如》

惡霸孫子策.子策曾向卓家論婚而被拒,二人碰頭,即爭風動武,結果元光死於子策刀下.子策趁機向大成重提婚事,奈何文君仍不答允,反而對才子司馬相如芳心暗許.文君要求公開招婿,相如憑一闕琴音,得選為婿.然而大成欺貧,欲贈相如黃金,勸他另覓佳偶,相如不甘受辱而辭.文君得悉此事,決定與相如私奔,二人在城外開辦酒肆,夫妻克勤節儉,恩愛非常.此事為子策所悉,對二人冷嘲熱諷.適時皇帝下榜招賢,相如被召入京,文君雖被子策苦纏,亦決心守候郎歸.子策殺元光一事被名妓施夢仙揭發,子策因而被捕.適逢相如高中而回,榮歸卓家,才子佳人終成眷屬.故事取材自《茂陵弦》至《當艷》等愛情故事

演員資料

紅線女

《卓文君夜訪相如》《卓文君夜訪相如》人物紅線女

紅線女的堂伯父鄺新華(鄺殿卿),是同治年間粵劇再度興起時的著名武生。他在廣州重建粵劇行會組織八和會館,並被推為“會首”,更因其演藝高超,同行尊奉為泰山北斗。紅線女的外祖父聲架南(譚傑南)是馳名於東南亞的武生。舅父靚少佳是歷任人壽年、勝壽年等省港大班的正印小武,在省、港、澳、美國和東南亞均享有盛譽。舅母何芙蓮也是著名花旦。紅線女生長在這樣一個與粵劇淵源很深的家庭,從小就受到粵劇藝術的薰陶,八、九歲時就跟留聲機學唱粵曲。經常在父親招待客人時,被叫出來演唱一曲,得到客人的誇獎和父親獎勵的二毫硬幣。抗日戰爭前,家住廣州西關,常隨母親到戲院看戲,回來在家中仿效演唱。1938年因日軍侵華而失學,同年7、8月間,隨母親經澳門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蓮為師,正式學藝,取藝名小燕紅。1939年春節,在勝壽年班首次登台演出。從此,她在戲班中練功、學唱,夜場演出扮丫環、宮女的角色。在香港郊區演出日場時,也擔任一些戲份不多的配角,在“天光戲”中,還有機會演主角。

劉克宣

《卓文君夜訪相如》《卓文君夜訪相如》

1910年生於廣西,乃廣州八和會館「粵劇演員養成所」第一屆畢業生。曾於馬師曾的「太平劇團」及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擔任第二武生。 劉克宣擅唱「馬腔(馬師曾的唱腔)」,參演過《刁蠻公主戇駙馬》、《苦鳳鶯憐》、《泣荊花》等多部著名粵劇。

劉克宣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為《天道人心》(1936),其他名片包括:《梁冷艷》(1950)、《洛神》(1957)、《兒心碎母心》(1958)、《六月雪》(1959)等等。 劉克宣主演過五百多部電影,多數扮演面目猙獰的反派角色,演技出眾,堪稱最傑出的反派演員之一。

劉克宣亦有從事導演工作,執導的電影計有:《六渡何仙姑》(1950)、《淒涼金葉菊》(1955)、《花落斷腸橋》(1956)等等,《寶兒孝祖救雙親》(1960)是他執導的最後一部影片。

劉克宣於1970年息影,直至1978年,於其子劉志榮投資攝製的電影《發財埋便》(1978)中客串一角,從此復出藝壇。

1979年,劉克宣加盟麗的電視台,參演電視劇《新變色龍》,並改演正派角色。1980年轉入無線電視台,參演過不少著名劇集,包括:《執到寶》(1980)、《四季情》(1981)、《逐個捉》等等。同時亦參演多部電影,例如:《撞到正》(1980)、《打雀英雄傳》(1981)、《奇謀妙計五福星》(1983)等等。由洪金寶成龍元彪領銜主演的《A計畫》(1983)是他參演的最後一部影片。

1983年因心臟病病逝香港。電視劇《天降財神》(1983)是他未完成的遺作。其子劉志榮亦是亞洲電視著名演員及大型節目司儀。

張活游

粵劇小生。原名張乾裕,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他是廣州八和會館「粵劇人才養成所」第二屆的畢業生,曾在白玉堂的「興中華」粵劇團當正印小生(第一男配角)。

1939年投身電影界,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第一部作品《大破銅網陣》(1939)。香港淪陷期間,以四處演出粵劇維生,抗戰勝利後,又重返香港從事電影工作。

1952年,他和吳楚帆、白燕等創辦了著名的「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名作有《家》(1953)、《春》(1953)、《秋》(1954)、《春殘夢斷》(1955)、《西廂記》(1956)、《寶蓮燈》(1956)和《紫薇園的秋天》(1958)等。1954年,她又和白燕組織「山聯電影公司」,代表作有《芸娘》(1954)、《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瘋婦》(1963)等。

張活游外形穩重忠厚,扮演的絕大多數是謙和溫厚的正派角色,唯一例外的是其子楚原任導演的《黑玫瑰與黑玫瑰》(1966)里飾演反派金閻羅。他和吳楚帆、張瑛、李清並稱為當年香港粵語電影「四大小生」,亦是香港「華南電影工作者聯誼會」的發起人之一。

1976年,張活游加入無線電視台,參演過不少有名的電視劇集,如《》(1976)、《書劍恩仇錄》(1976)、《抉擇》(1979)、《親情》(1980)、《山水有相逢》(1982)等。1985年因心臟病病逝香港,享年七十五歲。

張活游育有兩子一女,長女張玉珍是著名粵劇花旦,次子張寶堅(楚原)則是有名的國、粵語片導演,兒媳南紅更是紅極一時粵語片明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