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前進巴格達 (2005)故事梗概
2004年4月是美軍傷亡最大的一個月,士兵巡邏時經常會被武裝分子襲擊,其方式多種多樣包括了爆炸裝置、步槍、肩抗火箭筒等,影片以一隊很倒霉的巡邏士兵的一天為故事情節,在一次例行巡邏任務中,遭受伏擊的士兵被迫將平常訓練技巧搬上戰場,然而意志堅定又占盡地理優勢的阿拉伯游擊隊與他們展開殊死搏鬥,在巴格達...
在一次例行巡邏任務中,一隊美國大兵遭受伏擊,士兵被迫將平常訓練技巧搬上戰場,然而意志堅定又占盡地理優勢的阿拉伯游擊隊與他們展開殊死搏鬥,他們的生命岌岌可危......
據過場字幕介紹2008.11是美軍傷亡最大的一個月,士兵巡邏時經常會被武裝分子襲擊,其方式多種多樣包括了爆炸裝置、步槍、肩抗火箭筒等,影片以一隊很倒霉的巡邏士兵的一天為故事情節,在巴格達不同地點從早上6:00一直苦戰到晚上6:00,兩次彈藥耗盡,最後一次肉搏突圍,相當狼狽,感覺走到哪裡被打到哪裡,有一絲《黑鷹計畫》中被圍攻感覺。
職員表
導演Director
西德尼·J弗里爾
SidneyJ.Furie
編劇Writer
GregMellott
GregMellot-writer
製作人Producedby
西德尼·J弗里爾SidneyJ.Furie-producer
CurtisPetersen-producer
剪輯FilmEditing
EduardoMartinez
原創音樂OriginalMusic
Varouje
服裝設計CostumeDesignby
SooLuenTom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Director
J.MichaelDawson-secondassistantdirector
ArielFingrut-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RichardKeating-thirdassistantdirector
NicolePead-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AdeleReeves-traineeassistantdirector
幕後花絮
前進巴格達 (2005)幕後花絮與評論
美國人喜歡戰爭,因為短期具有效率的“侵略勝利'可以帶給他們巨大的軍火收益,還可以提升“世界警察'的威信。可惜伊拉克不是南聯盟,薩達姆有足夠的支持者來抵抗美國的金戈鐵馬,他們善用槍械,爆破,游擊戰。堅韌的“聖戰'意識,把美國拉進了第二個越南,使他們嘗到了“持久戰'的滋味。《前進巴格達》就是以美國巡邏隊一天的遭遇為藍本,通過大兵們的思想轉變來反應伊拉克戰爭的無知性與無奈性的一部電影。 如果沒有“反戰'的意識包含在裡面,《前進巴格達》實屬爛片一部,劇情呈流水帳似的一目了然,人物塑造毫無特點,槍戰場面平淡無奇,爆炸場面缺乏足夠的“火藥'。按照好萊塢大片的範疇來看,《前進巴格達》離視覺、聽覺的享受實在太遠,但它卻顯得真實可信,取材帶有典型性,敢與白宮唱反調,草草看來,《前進巴格達》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如果本片拍攝成一個記錄片的話,一定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也不會對影片裡所出現的“激烈有餘,精彩不足'的大場面指手畫腳了。可惜《前進巴格達》隸屬商業片,在“反戰'的思潮方面沒有《現代啟示錄》、《野戰排》來得深刻,也沒有《黑影計畫》、《拯救大兵瑞恩》的特技轟炸,在這種“缺鋅缺鈣'的情況下,《前進巴格達》變成了一個智商偏低,個子偏矮的基因分子。 但影片偶爾流露出來的真實情感,還是值得觀眾好好地去體會一番。鏡頭回溯到中央部分,美國大兵押解的“政治犯'受到了“嚴訊逼供'的地步,說明了在集中營里“聯軍'有“虐囚事件'。當大兵們目睹了“皮開肉綻'之後,以黑人中士為首的“善良人士'以暴力的手段阻止了中央情報局的“胡作非為'。這個鏡頭雖拍得沒有多少感召力,可信度也值得商榷,但這個鏡頭畢竟帶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也使人物塑造得到了小小的升華。至於在幾個大兵臨死前的“延口殘喘'的鏡頭,倒是沒有絲毫的動力元素,這就是導演碌碌無為的表現。回到伊拉克的“聖戰士'來說,關於他們的刻畫就少之更少了,更多的鏡頭只是為了襯托他們是“土匪'的象徵,但也有一個鏡頭顯得“光明四射'。一個炸彈攜帶者,不顧生死,“大無畏'地沖向美軍的車輛,欲刺殺大兵,受挫後,毅然引爆身上的炸彈,一陣硝煙瀰漫後屍體化作烏有,隨風飄散。這兩鏡頭是我較為感觸的兩個瞬間,而其他的鏡頭也就一筆帶過了。 其實《前進巴格達》還有一個主題包含其中,那就是“老百姓是戰爭的最直接受害人'。可對於這個主題的表現,導演並沒有竭盡其所能,只是輕描淡寫,頭重腳輕。其實要把這個主題描刻地厚重些,定能引起觀眾的反思,也更能突出“反戰'這一直接觀點。影片把重心都放在了巡邏隊上,因而老百姓的鏡頭屈指可數,當“人體炸彈'引爆後,倒是有一連串百姓慘死的鏡頭,但可惜除了這個鏡頭以外,電影並沒有“為百姓著想了'。 配樂是戰爭電影不可或缺的“靈丹妙藥',激昂的配樂帶有強烈的刺激性,《現代啟示錄》, 《黑影計畫》的配樂是得到世界性的公認的,在強烈的聽覺享受中,我們身臨其境。《前進巴格達》沒有前者的豪邁,配樂的主題放在了阿拉伯的音樂元素上,試想一下,《如果前進巴格達》的人物主體是“聖戰者',那是無可厚非的,可是電影的主角是美國大兵,要反映他們真實的一天,他們會聽阿拉伯音樂嗎?他們對阿拉伯音樂感興趣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9.11以後,美國人變得歇斯底里,報復心愈加膨脹,白宮也使出了“莫須有'的罪名,來懲罰伊拉克,可是04年的伊拉克卻成為了美國大兵的墳墓。這究竟是正義的戰爭還是侵略戰爭?目前定論尚且過早,可是戰爭畢竟是一枚炸彈,能令人民蒙受損失,能令人民喪失生命。停止吧,無謂的爭鬥!停止吧,無止的爭吵!《前進巴格達》再爛再難看,也比布希、薩達姆光輝閃亮明耀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