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雜誌]

《前哨》[雜誌],於民國時期出版,定為“中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之總的領導機關雜誌”,同時組成了有魯迅、茅盾、馮雪峰、夏衍、陽翰笙、丁玲等人參與的編委會。當時在《文化鬥爭》1卷2期上還刊出了《左翼作家聯盟為建立機關雜誌〈前哨〉向廣大革命民眾的通告》。後因形勢變化,《前哨》終未出版。

歷史背景

1931年2月7日,上海黃浦江邊一片蕭瑟陰森的氣氛。因“東方旅社事件”而被捕的一批共產黨人在龍華警備司令部慘遭槍殺,其中即有被稱為“左聯五烈士”的李偉森柔石胡也頻殷夫馮鏗。這是國民黨當局對左翼文藝運動圍剿以來最血腥的一天
為了應對白色恐怖,時任中共“文委”書記的潘漢年奉調中央特科工作,原左聯黨團書記馮乃超調任“文委”書記,而接替馮乃超出任左聯黨團書記的則是馮雪峰。左聯全稱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發起人有魯迅、潘漢年、馮雪峰夏衍、陽翰笙、馮乃超、錢杏等。

創辦過程

左聯成立五個月後,即有出版《前哨》的動議,並將之定為“中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之總的領導機關雜誌”,同時組成了有魯迅、茅盾、馮雪峰、夏衍、陽翰笙、丁玲等人參與的編委會。當時在《文化鬥爭》1卷2期上還刊出了《左翼作家聯盟為建立機關雜誌〈前哨〉向廣大革命民眾的通告》。後因形勢變化,《前哨》終未出版。

接任左聯黨團書記後,馮雪峰自己稱:“第一件事就是同魯迅商量出版《前哨》。”其實這是左聯執委會的決定,以此揭露反動當局的罪行。同時將創刊號議為“紀念戰死者專號”。

馮雪峰和魯迅對“紀念戰死者專號”的內容進行了初步設計。決定要為“五烈士”寫傳略,刊登他們的遺著和照片,同時左聯發表宣言和悼文。之後,魯迅寫了《柔石小傳》,又專門寫了悼文。悼文署名L・S,沒有題目。馮雪峰看後加了一個題目,即:《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者的血》。

《被難同志傳略》已分頭陸續完成,《被難同志遺著》也已選好,馮雪峰也寫了有關文章。《前哨》“紀念戰死者專號”終於4月20日全部編輯完成,其中還包括《左聯為國民黨屠殺大批革命家宣言》以及短評《我們同志的死和走狗們的卑劣》等文。

出版過程

《前哨》的出版一直無法落實,聯繫了幾家書店印刷廠都不敢承印。僅《前哨》這個刊名,出版商即惟恐躲之不及。這樣的狀況持續了3個月始有轉機,一家私營小印刷廠勉強同意承印,但條件異常苛刻:排印費加倍,不準印上刊頭和照片,一個晚上印成後必須立即取走,左聯要始終有人在場,一旦出事,只說工人自願,而不能牽連老闆。為了印出《前哨》,馮雪峰對這些條件均予接受,並派左聯盟員樓適夷和從“美聯”調來負責《前哨》秘密發行工作的江豐在印刷現場負責校對和搬運。

關於秘密印刷《前哨》的經過,了解當時情況的周楞伽曾有過介紹:“請幾個進步的印刷工友秘密協助排版,排好後不打紙型,不澆版,就用鉛版在腳踏印刷機上印刷。因為一切都是在地下活動,暗中進行,不能讓外人知道,所以錯字也無法校對,缺字也無法補植。”當事人樓適夷亦有如此回憶:“我們也就整夜地坐在陰森森的機器房裡,陪著工人說笑話,買香菸點心來請客。天微微有點亮,印好了的刊物,老闆連一小時都不許我們放在印所里,兩個人便坐著黃包車把油墨未乾的印張拖到自己的亭子間裡。”
這個亭子間在老靶子路公道書店樓上。當時他們還有事情要做,即將刻有刊名《前哨》兩字的木板,蘸著紅色、藍色印油,撳印到封面上。“前哨”兩字為魯迅所寫,筆力蒼勁,非常醒目。另外將用道林紙印的左聯五烈士和宗暉的遺像一幅幅貼到《被難同志傳略》旁邊空著的方框上。這種方式可能是出版史上獨一無二的。

更名

因《前哨》刊名太直露,為適應當時的鬥爭環境,左聯決定從第二期始將《前哨》更名為《文學導報》。因而真正意義上的《前哨》僅出了“紀念戰死者專號”一期,其價值則非同一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