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9年9月1日)叢書名: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
平裝:303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040263756
條形碼:9787040263756
商品尺寸:20.8x14.6x1.8cm
商品重量:281g
ASIN:B00358KV0S
內容簡介
《分析馬克思:道德權力和歷史》是美國康奈爾大學哲學系教授理察·W.米勒(RichardW.Miller)的代表作之一。《分析馬克思:道德權力和歷史》旨在說明馬克思的批判哲學及其關於正義、公平和道德的觀點,並將其作為評判社會制度的基礎,消除將馬克思理解為經濟決定論者或技術決定論者的誤解。《分析馬克思:道德權力和歷史》的研究方法是將分析哲學的方法充分套用於對馬克思的理論研究,糾正了當代英美分析哲學家們持有的“馬克思理論是一種形上學”的偏見。《分析馬克思:道德權力和歷史》的意義在於使人們能夠更深刻地挖掘馬克思的政治哲學思想,為社會科學作出積極的貢獻。編輯推薦
《分析馬克思:道德權力和歷史》: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R.W.米勒(RichardW.Miller)譯者:張偉叢書主編:段忠橋R.W.米勒(RichardW.Miller)(1945年出生至今),是美國康奈爾大學(ComellUniversity)哲學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社會政治哲學、社會科學哲學以及倫理學。其主要代表作還存《事實與方法:自然與社會科學中的解釋、證實與現實》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道德分歧:矛盾世界中的真理、正義和良知》(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目錄
參考文獻致謝
導論
尊重馬克思,尊重哲學
對馬克思的兩種說明
第一部分道德
第一章反對道德
道德的特殊性
平等
平等分配
平等權利
一個關於馬克思和權利的錯誤
平等關心
功利主義
一位功利主義的馬克思
普遍性
普遍理性
意識形態
第二章取代道德
普遍福祉和社會目標
變革進程
一種性格模式
一個非道德的結構
艾倫·伍德的選擇
一個誘人的結論
第二部分權力
第三章統治階級的概念
導論
指責忽略
什麼是統治階級?
國家與革命
檢驗性
結構主義與工具主義
一個名副其實的問題
第四章政治理論中的權力問題
多元論及其反對者
多元論的命運
統治階級和權力集團
功能主義和社會利益
方法論的束縛
更好的權力理論
第三部分歷史
第五章生產力與生產力變革
導論
作為技術決定論者的馬克思
賭注是高昂的
馬克思不是一位技術決定論者
一個新的辭彙
生產方式解釋
一個更寬泛的觀點
馬克思的模式和馬克思的背景
第六章生產方式與歷史
一些異議
整體論
唯物主義
名副其實的理論
證偽
內部還是外部
歷史是那樣的嗎?
外部,再次
第七章取代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的阻礙
實證主義的一個選擇:解釋
原因
充分描述
因果關係深度
實證主義的一個選擇:證實
實證主義和政治學
索引
譯後記
序言
20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這就是其研究的主要地域開始由西歐大陸向英美轉移。這表現在,出現於20~30年代、興盛於50-60年代的植根於西歐大陸的“西方馬克思主義”開始走向衰落,而在英美這兩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多年受壓制從而少有作為的國家,卻開始不斷湧現新的頗具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流派或理論,並逐漸取代西歐大陸而成為當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中心地域。對於這一變化,西方學者極為敏感,早在1983年,英國新左派代表人物佩里·安德森就指出:“在過去10年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地理位置已經從根本上轉移了。今天,學術成果的重心似乎落在說英語的地區,而不是像戰爭期間和戰後的情形那樣,分別落在說德語或拉丁語民族的歐洲。”後記
本書的翻譯和出版工作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本書的責任編輯陳晨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同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985項目為本書提供了一定的經費支持,在此謹表感謝!由於水平有限,譯文中可能存在一些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指正!文摘
應該通過兩者之間至少三種重要的合作來取代這種敵對性的論調。首先,馬克思的一些觀念有助於加深對那些最主要的哲學問題的理解。加深對那些不僅對於馬克思主義者(或者反馬克思主義者),而且對於所有人而言都很重要的論題的理解。比如在本書的前兩章,我將試圖說明馬克思的批判哲學及其關於正義、公平和道德的觀點作為評判社會安排的基礎,應當成為倫理學的標準立場。他的觀點和他的問題同樣處於核心地位,這個問題是“怎樣評判制度?”在第七章,我將以馬克思的歷史理論為模型,在其邏輯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後實證主義的,但又是非相對主義的科學哲學的綱要。當然,實證主義科學哲學是不承認這一模型理論的合法性的。其次,哲學家們能夠利用馬克思的著作來為社會科學作出積極的貢獻。社會政治哲學家以及科學哲學家由於打破了學科上的分類,現在已經從社會科學家中分離出來。現在的哲學家們完全不像他們最為顯赫的前輩們,他們沒有適當的培訓、沒有足夠的信息,也得不到相應的專業獎賞,在關於社會現實之本質的實際爭論中,他們已經很難有所作為了。然而許多社會科學家也發現,由於一些簡單的預設及其混亂的關係,各種可能的分析和解釋正在被忽視,而這些預設和混亂本該受到哲學反思質疑的。作為主流之外最強有力的解釋框架,馬克思的社會理論如果以當代分析哲學的清晰性和概念資源加以重構的話,那么它將會給出不同的選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我將以此種精神運用馬克思的著作去說明:除非以馬克思與眾不同的權力概念作為準繩,否則對政治權力的評估就是不全面的。對馬克思思想的類似分析也會在別處發揮作用——比如,在打破經濟人類學的“形式主義”和“實體主義”之間的僵局中發揮作用,或者在決定經濟理論的範圍和限度時發揮作用,在均衡論越來越空洞而國際政治對經濟進程的影響越來越普遍深入的世界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