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霜》

近代小說。題靜觀子著。共12回。宣統三年(1911)四月初版,改良小說社刊行,分訂兩冊。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重新排印出版。小說據嬴宗季女所作同名傳奇改寫,演述秋瑾故事。從上海報載秋瑾就義訊息寫起,追述秋瑾被捕、犧牲前後事。再敘秋瑾的生平:她的婚姻遭遇,與丈夫的離異,接濟獄中的維新黨人,留學日本,回國後母死奔喪,在紹興辦女學,直至犧牲。最後寫紹興民眾與學界的公憤,吳芝瑛為秋瑾收屍,在西湖畔築墓設祭,而以官吏掘墓陰謀的失敗結束。

《六月霜》

近代小說。題靜觀子著。共12回。宣統三年(1911)四月初版,改良小說社刊行,分訂兩冊。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重新排印出版。小說據嬴宗季女所作同名傳奇改寫,演述秋瑾故事。從上海報載秋瑾就義訊息寫起,追述秋瑾被捕、犧牲前後事。再敘秋瑾的生平:她的婚姻遭遇,與丈夫的離異,接濟獄中的維新黨人,留學日本,回國後母死奔喪,在紹興辦女學,直至犧牲。最後寫紹興民眾與學界的公憤,吳芝瑛秋瑾收屍,在西湖畔築墓設祭,而以官吏掘墓陰謀的失敗結束。書中除秋瑾外,其他歷史人物多用化名,如以越蘭石影射吳芝瑛,梁愛菊影射徐自華,富祿影射貴福等。小說中引用不少秋瑾的詩文原作,多愛國名篇,並突出描寫了她的俠義性格、豪邁剛強、慷慨激昂,給人印象頗深。但因書成於清季秋瑾被害後不久,作者不能不有所顧忌,加之又站在資產階級改良派立場上,因而對秋瑾的同情,只限於為之鳴冤,故書名《六月霜》,即取意“鄒衍下獄,六月飛霜”這一古代關於冤獄的傳說,又切合秋瑾的六月遇難。為了表明秋瑾是被“無辜屈殺”,作者一再強調她主張實行的是“男女平權,家庭革命”,而非“種族革命”,並借秋瑾之口,對革命黨頗有微詞,宣稱“我的宗旨和他們是冰炭不相投的”。在敘述中也有意刪去了秋瑾參加革命活動、策劃舉行起義的重要事跡,並寫她被捕時畏懼怯懦,全不知情,都不符合史實,有損於秋瑾的英雄形象。對清代官僚及地方劣紳,作者則以嘲謔的筆法盡力暴露、醜化,表現了極端的憎惡。全書以越蘭石見報載秋瑾就義新聞始,以她安葬秋瑾的事跡見報終,首尾呼應,全始全終,是其結構上的好處。但中間插入兩大段倒敘,有割裂零亂之感,並造成重複,又是其缺點。除秋瑾外,其他人物均無特色,對官僚的刻畫有漫畫化傾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