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全球華語詞典》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立項支持,歷經5年編纂完成,由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社區的30多名語言學者聯合編寫。詞典主要收錄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不同華人社區常見的特有詞語約1萬條,並將同義異形詞、同形異義詞在各地的不同說法加以對照。同義異形詞如中國內地所說的“速食麵”,在港澳被稱為“公仔麵”或“即食麵”,在台灣被稱為“速食麵”,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則被稱為“快熟面”。出版意義
“網際網路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在全球興起之後,用戶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02年2月,全球上網人數接近5億5000萬;估計到2005年,將增加到9億4180萬。”“如此情況下,地區詞往往成為全球華人相互溝通的障礙。在網路世紀,這種溝通上的障礙必須消除,以利知識的傳輸和信息傳播;方法之一便是編纂一部通行全球的華語地區詞詞典。” 另一個溝通、滲透的管道是報章。汪惠迪說:“截至2001年底,中國有報紙2111家、雜誌8889家、廣播電台311家、電視台358家,這還不包括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日本、馬來西亞、澳洲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華文報章。”
大事記
1994年,南洋理工大學成立中華語言文化中心,由周清海教授擔任主任,並且提出華語的研究計畫。1995年,由北大學者陸儉明教授到中心從事新加坡華語語法的研究並發表成果。1998年,特約《聯合早報》語文顧問汪惠迪從事新加坡特有辭彙研究,出版《時代新加坡特有詞語詞典》。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華語研究所也有學者到華語中心從事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