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元明清戲劇分類選講》](/img/6/67d/nBnauM3XxETN5IDMxUzMxUTM0ITM2QTO2czMwADMwAzMxAzL1M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作者: 歐陽光 主編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2-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319
印刷時間:
開本: 16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040220629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 戲劇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古代文學分類選講”系列教材之一,是一部以全面介紹和解析中國古代(元、明、清)戲劇為主旨的專門教材。本書將元明清戲劇分為人情世態、歷史風雲、才子佳人、公案傳奇、負心婚變、豪俠英雄、時事政治、神仙道化八大類,各列一章,每章都有對本類題材作品的綜論,同時對代表性作品有深入解析。另外,本書在正文的右側添加批註,或補充正文內容,或提示本段文字的主旨,既起到了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也使全書的整個版面更加靈活。書稿中安排的插圖也使版面更顯優美靈動。
本書既適用於高校中文系和校級通識課程的教學,也可作為文史愛好者了解中國古代戲劇作品的鑑賞性讀物。
目錄
導論
一、元明清戲劇創作概況
二、元明清戲劇思想內涵與藝術特色
三、元明清戲劇的題材類別與本教材的分類
第一章 人情世態劇
第一節 人情世態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及演進流變
第二節 元代前期的人情世態劇
一、鄭廷玉的《看錢奴》
二、武漢臣的《老生兒》
三、張國賓的《合汗衫》
第三節 元代後期及無名氏的人情世態劇
一、宮天挺的《范張雞黍》
二、秦簡夫的《東堂老》
第四節 南戲與明清傳奇中的人情世態劇
一、《白兔記》
二、孫鍾齡的《東郭記》
三、李玉的《一捧雪》
四、李漁的《奈何天》
第二章 歷史風雲劇
第一節 歷史劇產生的背景及其創作觀念、作品風格
第二節 元雜劇中的歷史劇
一、關漢卿的《單刀會》
二、馬致遠的《漢宮秋》
三、白樸的《梧桐雨》
四、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第三節 明清傳奇歷史劇
一、梁辰魚的《浣紗記》
二、李玉的《千忠戮》
三、洪昇的《長生殿》
四、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三章 才子佳人劇
第四章 公案傳奇劇
第五章 負心婚變劇
第六章 豪俠英雄劇
第七章 時事政治劇
第八章 神仙道化劇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人情世態劇
在元明清戲劇中,有不少著力於以家庭生活為背景,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緻描繪,表現個人與家庭(族)、與社會制度,乃至與社會倫理之間種種矛盾衝突的作品,這就是人情世態劇,或簡作世情劇。
關於人情世態劇,大體說來,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情況:一種是世情描寫間雜於劇中,但全劇卻非通體寫世情或以世情為旨歸,姑且稱其為廣義世情劇;一種則純然以描寫家庭日常生活取勝,以世態人情來揭示某種現實關懷的作品,是為典型的(亦即狹義的)人情世態劇。以元雜劇為例,《贈綈袍》(高文秀)、《貶黃州》(無名氏)、《凍蘇秦》(無名氏)等屬於前者;而《看錢奴》(鄭廷玉)、《老生兒》(武漢臣)、《東堂老》(秦簡夫)等,則屬於後者。
第一節 人情世態劇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及演進流變
我們知道,元代科舉時行時止,始終未成為士人仕進的主要渠道,元代士人斷絕了科舉晉身之階,“士失其業,志則郁矣”,他們中的許多人不得不絕意仕進,流連於市井間,與民間藝人相結合,從事於雜劇創作與演出活動。他們熟悉市井生活,了解市民的審美趣味與好尚,因而在創作中能按摸到民間脈搏,展示活生生的人情世態以及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眾生相。“這種世俗文學的審美效果顯然與傳統的詩詞歌賦,有了性質上重大差異,藝術形式的美感遜色於生活內容的欣賞,高雅的趣味讓路於世俗的真實”——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對於宋明話本的這個評價,同樣適於元雜劇藝術。宋元之際中國文學思潮的這一轉捩,或稱文學思潮的這樣一種變革,既為人情世態劇的創作開闢了廣闊的視野,也為它的發展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精神氣候和文化土壤。
始於宋代的理學,到了元代被奉為官學,其對文學的影響,情況相當複雜:一方面,它對不同文體類型的影響程度明顯不同,一般說來,對散文影響較大,詞章次之,俗文學更次之;另一方面,理學的綱常論中又有一些適於表達民族情緒的東西,元初儒士在草原文化的猛烈衝擊之下,以維護漢民族的宗法觀念與倫理思想為己任,意欲接續中原傳統文化,對所謂“綱常鬆弛”、“世風日下”的局面進行匡正。應該說,這在當時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它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特定的心理趨勢。就雜劇創作而言,則表現為通過對家庭(家族)日常生活的描寫,宣揚漢民族的傳統倫常觀,並在其中曲折而又隱晦地寄寓著民族意識。這在紀君祥的《趙氏孤兒》、鄭廷玉的《疏者下船》以及佚名作品《抱妝盒》等世情劇,乃至在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等歷史劇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反映,這也因為家、國在古代一直是互為表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