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艾呂雅詩選》

《保爾.艾呂雅詩選》

保爾·艾呂雅(1895—1952),法國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歐仁·艾米爾·保爾·格蘭代爾。他出生於巴黎北部的聖·德尼,這是一個逐步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其父為會計師,母親是個裁縫。父親後來又到巴黎經營地產生意。1912年夏季,艾呂雅害重病,不得不中斷即將結束的學業。在達沃的療養院裡,他閱讀了大量的作品,井開始嘗試文學創作。一次大戰中他作為護士被徵召上前線。1917年他發表第一部詩集《責任與焦慮》。戰後通過讓·波朗的介紹,艾昌雅結識了布勒東和阿拉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副標題:保爾·艾呂雅詩選
作者:艾呂雅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3-05-01
頁數:508
定價:25.4
裝幀:平裝(無盤)
叢書:20世紀世界詩歌譯叢
ISBN:9787543450653

作者簡介

保爾·艾呂雅(1895—1952),法國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歐仁·艾米爾·保爾·格蘭代爾。他出生於巴黎北部的聖·德尼,這是一個逐步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其父為會計師,母親是個裁縫。父親後來又到巴黎經營地產生意。1912年夏季,艾呂雅害重病,不得不中斷即將結束的學業。在達沃的療養院裡,他閱讀了大量的作品,井開始嘗試文學創作。一次大戰中他作為護士被徵召上前線。1917年他發表第一部詩集《責任與焦慮》。戰後通過讓·波朗的介紹,艾昌雅結識了布勒東和阿拉貢。1924年,一場婚姻危機使得艾呂雅獨自一人遠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島,六個月後他返回法國,全身心投入超現實主義運動,寫出一批重要作品:《痛苦之都》(1926)、《生活的底層或人類金字塔》(1926)、《愛情與詩歌》(1929)等。艾呂雅與超現實主義運動中的畫家們過從甚密,初期有馬克斯·思斯特,後來又有畢卡索。由於政治和藝術上的觀點差異,艾呂雅與布勒東產生裂痕,到1938年終至分道揚鑣,這期間他出版了《豐富的眼睛》(1936),《自由的手》(1937)、《自然之流》(1938)等詩集。詩人盡情地歌唱被征服的孤獨,女性的導引作用以及一種廣泛的兄弟般的友愛。二次大戰期間,他積極參與抵抗運動,寫了《詩與真》(1942,1943年增補重版)和《赴德國人的約會》(1944)等詩集。戰後詩人出版了《沒有中斷的詩一集》(1946),還寫了一些帶有很強烈的政治傾向的詩,如《政治詩》(1948),《為所有人寫的詩》(1948)。他的第二個妻子努淑的死給他打擊極大,他為此幾乎要自殺,只能從詩中來尋求安慰與平衡:《一堂道德課》(1919),《一切都可以說》(1951),《鳳凰》(1951)。1952年11月18日,一場突發的心絞痛奪去了詩人的生命。1953年,艾呂雅的《沒有中斷的詩二集》出版,艾呂雅的詩不僅在形式上刻意創新,而且還貼近現實,不懈而深入地探究愛情與人生的意義,正是這一點,使他成為20世紀法國最優秀的詩人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