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投資理財是一個永久的話題,不論富人、平民,不論經濟過熱,還是經濟衰落,但要想在投資理財中長久立於不敗之地,僅憑個人的興趣、愛好或強烈的致富願望是不行的,必須掌握一定的個人投資理財知識。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股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收藏品、銀行存貸款、彩票等各種投資品的基本知識、投資技巧以及可能遭遇的風險。本書是在總結了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廣大投資者的現狀、借鑑國內外投資者的經驗編寫的,是廣大投資理財者的手冊性圖書。
導語
最近幾年,特別是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理財熱。不僅入市十幾年的老股民意氣風發地在股市淘金,就連不懂股票、基金等為何物的老大娘也擠進炒股票、購基金的行列。證券交易所人頭攢動,銀行櫃檯前購買基金者排成長龍,其火暴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本書總結了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我國廣大投資者的現狀、借鑑國內外投資者的經驗,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股票、期貨、基金、債券、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收藏品、銀行存貸款、彩票等各種投資品的基本知識、投資技巧以及可能遭遇的風險。
前言
最近幾年,特別是從2006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個人投資理財熱。不僅入市十幾年的老股民意氣風發地在股市淘金,就連不懂股票、基金等為何物的老大娘也擠進炒股票、購基金的行列。證券交易所人頭攢動,銀行櫃檯前購買基金者排成長龍,其火暴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據有關資料統計,截至2007年4月,我國滬、深股民賬戶總數達9354.54萬戶,其中新股民有3千多萬戶;截至2007年9月4日,“基民”賬戶總數為5268.2萬戶,“基民、股民”合計為14662.7萬戶,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3%。
這股個人投資熱的產生並非偶然,其形成有深刻的社會經濟巨觀、微觀背景。從巨觀經濟環境來看,我國的國民經濟仍然保持著多年持續穩定增長的勢頭;國家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為百姓的投資市場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金融市場上已經有較多的投資工具可供使用。從微觀環境來看,國家雖然連續幾次提高存款利率,但貨幣持有人要求保值增值的意識仍在增強,加之一些“股民、基民”一夜暴富的強烈欲望和有關人員口若懸河的說教,都激活了理性經濟人的投機心理。
當然,最根本的是我國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了30年,GDP、人均收入、存款金額大幅增長,人們富裕了、腰包鼓了,有條件思考自己的剩餘資金如何去投資。根據國家統計總局統計,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長到2005年的10493元,28年間增長29.5倍。居民儲蓄居高不下,達16萬億元。中國的富人階層已經出現,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