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九歌·禮魂成禮兮會鼓①,
傳芭兮代舞②,
姱女倡兮容與③。
春蘭兮秋鞠,
長無絕兮終古。
注釋譯文
注釋
①成禮:指祭祀之禮完畢。會鼓:急疾擊鼓,鼓點密集。②芭(pā趴):通“葩”,花。代:互動,更替。
③姱(kuā夸):美好。倡:同“唱”。容與:舒緩。
譯文
祭祀禮已完畢緊緊敲起大鼓,傳遞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
姣美的女子唱得從容自如。
春天供以蘭秋天又供以菊,
長此以往不斷絕直到終古。
鑑賞
此篇是通用於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後的送神曲,由於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鬼,所以不稱“禮神”而稱“禮魂”。對此篇的理解,從題目到內容一直分歧較大。王逸《楚辭章句》云:“言祠祀九(十)神,皆先齋戒,成其禮敬,乃傳歌作樂,急疾擊鼓,以稱神意也。”今人陳子展以為“這像是說《禮魂》是為祭祀十神成禮之後,又傳歌作樂,以娛樂眾神而作,不是為祭祀任何一神而作”(《楚辭解題》)。明汪瑗《楚辭集解》、清張詩《屈子貫》則宣稱此篇是“前十篇之亂辭也”。清王夫之《楚辭通釋》又認為:“此章乃前十祀之所通用,而言終古無絕,則送神之曲也。”清吳世尚《楚辭疏》、王邦采《九歌箋略》、王闓運《楚辭釋》也持同樣的觀點,目前學術界一般認同此說。而姜亮夫《屈賦校注》又解“禮”為祀,解“魂”為“氣之神也,即神靈之本名,故以之概九(十)神也”,“九祀既閉,合諸巫而樂舞,蓋樂中之合奏也,……以總告諸神靈之前”。其說可從。
詩篇以簡潔的文字生動描繪出一個熱烈而隆重的大合樂送神場面。一開始,先點出是“成禮”,使它和《九歌》各篇發生了聯繫。祀禮完成後,於是響起密集的鼓點,於是一邊把花朵互相傳遞,一邊更番交替地跳起舞。美貌女郎唱起歌,歌聲舒徐和緩,從容不迫。這正是一個祭眾神已畢時簡短而又熱烈的娛神場面。而春天供以蘭,秋天供以菊,人們多么希望美好的生活能月月如此,歲歲如此。於是,大家從春供到秋,以時令之花把美好的願望總告於眾神靈,並許以長此不絕以至終古的供奉之願,表達人們敬神事神的虔誠之心。
在“成禮”的鼓聲中,讀者仿佛看到《東皇太一》中“揚枹兮拊鼓”、《東君》中“縆瑟兮交鼓”、《國殤》中“援玉枹兮擊鳴鼓”諸種或莊肅或雍容或悲壯的場面。而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傳花輪舞,讀者無疑又會聯想起《東皇太一》中“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雲中君》中“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東君》中“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那流芬溢彩的神巫之舞。“姱女”的歌唱情景,自然也有《東皇太一》中“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少司命》中“臨風怳兮浩歌”的疊影;而那“容與”之態,風神卓絕,不也宛然可見《湘君》、《湘夫人》中“聊逍遙兮容與”的湘水配偶神的身姿嗎?“長無絕”的“春蘭與秋菊”,則是對綠色植物所象徵的生命力的謳歌。“蕙餚”、“蘭藉”、“桂酒”、“椒漿”、“蘭湯”、“桂舟”、“薜荔柏(箔)”、“蕙綢”、“蓀橈”、“蘭旌”、“桂櫂”、“蘭枻”、“荷蓋”、“蓀壁”、“紫壇”、“桂棟”、“蘭橑”、“辛夷楣”、“藥房”、“蕙櫋”、“荷衣”、“蕙帶”、“辛夷車”、“桂旗”、“杜若”、“芙蓉”、“白薠”、“苹”、“茝”、“石蘭”、“杜蘅”、“疏麻”、“瑤華”、“麋蕪”、“女蘿”、“幽篁”、“松柏”,《九歌》中神靈的生活物品與生活環境充滿各種芳美植物的鬱郁生氣,突出表現了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對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禮讚。從這個意義上說,“春蘭與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正可以作為《九歌》祀神祈福的主鏇律。
此詩在《九歌》在最短,幾乎接近詩里的“風”詩,但廖廖數語,卻把一個盛大集會的場面描寫得如此激越和恢宏。隨著激烈的鼓點和舞步,傳遞香草做著遊戲上神靈快樂(這就達到了祁神許願的目的)。詩末“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兩句,完成了組詩的整體布局;用香草美人喻清平世界;用香草美人作為貫穿組詩各篇(除《國殤》)的聯結線。這個香草即是總譜的五線譜(形式)又是總譜上的各個音符(內容),這種巨觀構思是前無古人的。通過送神,展現了詩人矢志不渝的報國決心。
作者
屈原 (前339~前278)偉大的愛國詩人。戰國末期楚國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楚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列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兩次被逐出郢都,後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史記》有傳,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不朽作品傳世。九歌·禮魂古義探究
禮魂標題解
1什麼是禮?
周易:禮者履也。履就是走路,所以禮的這個基本義項,由如何走路引申為做人處世的規矩,共識,規則規章制度憲法,法度法制。古人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禮者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器》曰:“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這樣概括一下,禮就是秩序的意思。
《論語》曰:“不學禮,無以立”。所以禮是以義為本,以忠信為用,以曲直為體,以文學為飾。
2那么我們為什麼要禮呢
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3歷代禮制的傳承和與時俱進。
論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易有三易:不易,簡易,變易。
論語:商因於夏,所損益者可知也;周因於商,所損益者可知也。其有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
老子:敝則新。論語:仍舊貫,何必改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傷筋動骨一百天。王安石:天變不足畏,聖賢不足師,祖宗不足師。這個裡面有漸變和頓變的辨證關係。
4禮是文明文化的實現形式。
孔子曰:吾衰矣;久矣夫,吾不復夢周公矣。 周公是周朝禮樂文化精神,文化體制禮制的最初建立者。
論語: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為華夏五千年文化的集大成者。
孟子:有生民以來,未有如孔子者也。
魂是精神靈魂之義。
禮魂合起來就是,禮樂的精神,文化的靈魂。樂就是用音樂娛樂的方式,寓教於樂,宣傳國家的建國精神,憲法理念,法制精神,道德情操。
九歌禮魂篇古義闡述
原文: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闡釋:
成禮
成禮就是國家開天闢地,如孔子整理四書五經,又比如我們現在憲法精神,治國理念的形成。三個代表,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文化軟實力之強國夢,直到社會主義的發展,共產主義的實現。
會鼓
鼓是鼓舞人心,總算有個東西可以鼓舞人心了,凝聚民義。
會,許多好人物,好理念,好事物,聚集在一起,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周易:嘉會足以合禮。古語:身安而道隆。
周易:雲雷屯,天造草昧而不寧;盤桓,宜居貞,宜建侯。
傳芭兮
芭從草,是香草。傳芭,文明的火種,一念心珠,禮樂馨香,要一人傳一人,代代的傳下去。兮,啊,有豪情,周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代舞②,
鼓之舞之以盡神,文明的香草,祖先傳統的精神特質,要一代代舞下去。代,是交替相互的傳遞,華夷一家。孔子家語:子曰:聞夏變夷,未聞以華變於夷。賢者有知,必曰於斯為盛。
姱女倡兮
姱女,人人夸好的美女。這是比喻中國文化美,華夏自古是文明的中心,是個大吸盤,容納多元文化,是個文化大熔爐。禮記曲禮:禮聞來學,未聞往叫。禮聞取諸人,未聞強取人。尚武不開化的文明主動來學習,不用以武力經濟強行的推銷文化,有別於美國為首的尚武的西洋文明。
倡兮,倡導引領人類先進文明,與時俱進,古樹新枝,萬古長青。
容與。
容是容納,有廣泛的包容性,開放性。與是參與,有廣泛的參與性。能夠容納一切,幫助一切。周易:參贊天地之化育。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華夏文明如同春天的蘭花一樣的芳香,和秋天的菊花一樣清明;源遠流長無絕期。
終古,綿亘自古,古老而永遠。
九歌禮魂相關內容
秋思
《天淨沙·秋》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天祿永安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周易否卦之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論語:堯曰,萬方有罪,在予一人;吾躬有罪,不及萬方。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莊子: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
屈原楚辭離騷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寶璐。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濟乎江湘。
入漵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接輿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亂曰: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
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懷信佗傺,忽乎吾將行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