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本書為16世紀的歐洲人打開了認識中國的視窗,使他們從通過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聞“想像”中國,跨入通過中國的現實認識中國的時代,回答了歐洲人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即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同時為歐洲國家制定對華策略提供了依據。
1585年,門多薩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一經問世,立刻在歐洲引起轟動,僅在16世紀餘下的區區十多年間,即先後被譯成拉丁文、義大利文、英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以及荷蘭文等多種文字,共發行四十六版,堪稱盛況空前。事實上,《中華大帝國史》是16世紀有關中國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風俗、禮儀、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經濟等情況最全面、最詳盡的一部百科全書。
作者簡介
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Mendoza,JuanGonzalezDe,545-1618)1545年出生在西班牙的多萊西亞·德加麥羅斯。17歲時去墨西哥,歷時9年。1564年在墨西哥城加入奧斯定會,成為一名修道士。1580年,西班牙國王菲力浦二世派出一使團出使中國,門多薩是成員之一。1581年,門多薩一行抵墨西哥,準備橫渡太平洋,經菲律賓前往中國未果。1583年門多薩在羅馬拜見了教皇喬治十三。當時天主教正準備在東方拓展勢力,地廣人眾的中國成了羅馬教廷的關注地區,苦於對中國歷史、文化諸方面資料的缺乏,教皇要求門多薩廣泛蒐集資料,編寫出一部“關於中華王國已知諸物”的書籍。門多薩應教皇之命,通過對前人的使華報告、檔案、信札、著述的收羅及整理,在1585年出版《大中華帝國史》。
譯者簡介
孫家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文系,留學墨西哥,攻讀拉美文學、拉美歷史、語言學、翻譯學等課程。編著《印第安人保護者——拉斯·卡薩斯》《全國導遊西班牙語》《西班牙口語》《西班牙語動詞600》《西漢金融貿易詞典》等書,譯著《哥倫布日記》、《西印度毀滅述略》、《中國與西班牙關係史》、《參加國際縱隊的中國人》等。
目錄節選
前言
第一部第一卷
中華帝國在自然方面引人矚目的情況
第一部第二卷
中華大帝國臣民的宗教、他們所崇拜的偶像以及其他超自然的奇事
第一部第三卷
中華帝國在道德政治方面令人敬重的新奇事物
第二部第一卷提要
記述馬丁•德拉達和赫羅尼莫•德馬林及其隨從士兵於1575年從菲律賓到中華帝國的原因。在進入中國後的四個月又十六天中的所見所聞
第二部第二卷
1579年菲律賓的守護者,幸運的聖方濟各修會,聖何塞省神父佩德羅•德阿爾法羅以及同一修會的三名神父的中國行記。記述他們如何秘密地進入該國,在七個月的逗留期間他們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的事情,所有這一切均都令人矚目並令人感到新奇。
第二部第三卷
這是一篇行記,概述了從西班牙到中國,再從中國經東印度返回西班牙幾乎環球一周的所見所聞。行記中敘述了沿途所見人民的禮儀、儀式和風俗習慣以及各國的豐饒和富庶、土地的肥沃以及那裡的城堡。對這一切的描述均出自本書作者之筆和各位方濟各修會的托缽修士在1584年一年的旅途中對他們親歷的一切所作的敘述。
書籍影響
門多薩完成《中華大帝國史》一書寫作後的33年間,他始終沒有再次獲得出使中國的機會。直至去世,也沒能實現他的東方之夢。但《中華大帝國史》對於東西方文化交流有著長久而深刻的影響。門多薩這部作品為當時的歐洲人打開了了解和認識中國的視窗,使歐洲人從通過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聞來“想像”中國,跨入通過中國的現實來認識中國的時代。這也就是《中華大帝國史》一書的歷史意義之所在。門多薩的《中華大帝國史》談論的是中國事情。16世紀的歐洲人是如何觀察中國的,這當然最應引起中國人的興趣。該書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將晚明社會與同一歷史時期的歐洲社會進行比較的原始記述;另一方面該書也有一些有關晚明社會經濟史的具體資料可供我們參考;它還為我們研究16世紀中國所處的外部環境提供了較多的可能性。
相關評價
在《中華大帝國史》一書中,門多薩基本上把16世紀中國的形象較為客觀、較為真實地介紹給了歐洲。而當時的歐洲國家也確確實實是以此為出發點來制定他們的對華政策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鎧(2009年4月17日)
16世紀末,西班牙人門多薩寫的《中華大帝國史》一書,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經濟概況的著作,在歐洲引起轟動。——溫家寶總理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學生座談時的談話(2009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