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蔣廷黻]

《中國近代史》[蔣廷黻]

《中國近代史》[蔣廷黻] , 是蔣廷黻編撰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叢書“世紀人文系列叢書” 2006年4月1 日出版,12.9萬字。

基本資料

《中國近代史》作者:蔣廷黻 撰 叢書名:世紀人文系列叢書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4-1 頁數:78 字數:129000

圖書介紹

這本《中國近代史》作為高等院校的歷史教材,從1977年初版至今,先後經過三次修訂,累計印行100餘萬冊,在高等院校的歷史教學和廣大讀者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這對於編著者來說,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說是鼓勵,因為編著者的勞動,通過教學實踐和讀者的檢驗,得到了公眾的承認;說是鞭策,因為編著者感到書中還有不少《中國近代史》缺陷,需要改進。鑒於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進展,這部教材中的某些內容,已不能很好地適應客觀實際情況的需要,因此決定再作一次修訂。這次修訂,大體上是在保持原來框架的基礎上,對某些章節作了必要的調整;適當簡化了對若干歷史事件歷史過程的敘述;充實了一些社會經濟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對清朝統治集團的活動和變化情況,也略有增加。同時改正了某些史實錯誤,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在寫法上,觀點力求實事求是,中肯平實;文字力求樸實通暢,簡明扼要。按照高等院校現行歷史學科的設定,本書的內容包括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這八十年的歷史。
中國近代,是社會動盪劇烈,國內外矛盾和鬥爭複雜尖銳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內,充滿了侵略和反侵略、壓迫和反壓迫、變革和反變革、革命和反革命的鬥爭。近代的歷史,既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一部苦難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鬥爭史和光榮史。內容十分豐富,領域非常廣闊。作為中國近代史教材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根據歷史事實,講述歷史的發展過程;二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地分析和說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使得學生和讀者通過這部教材,對於中國近代的歷史有一個比較系統、比較全面的了解,並且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基礎課非常重要,如果基礎打不好,繼續提高和深造也就比較困難。
為什麼要學習和研究中國近代史,這已經是勿需多說的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不了解中國的昨天和前天,也就很難真正了解中國的今天。我們當代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是從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脫胎而來的。學習和研究中國近代的歷史,就是要加深對近代歷史的科學認識,加深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和智慧,受到激勵和鼓舞,增強愛國主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自覺性,更好地創造新的歷史。
每一個歷史時代,都有其特定的社會時代內容和社會時代特徵。而不同的社會歷史時代,又賦予那個社會時代的人們以不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歷史使命。所以學習和研究歷史,只能從特定的歷史實際出發,而不能從主觀意志和抽象的原則出發。研究者們可以這樣那樣地觀察歷史,分析歷史,評說歷史,然而卻不能改變歷史、重鑄歷史。對於同樣的歷史事實、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等,研究者可以用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研究,在眾多的研究方法中,應該力求堅持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也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鴉片戰爭和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
一、清朝統治的衰落
二、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擴張
第二節 反對英國侵略的戰爭
一、鴉片泛濫和中國的禁菸
二、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
三、戰爭的三個階段
四、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訂立
第三節 戰後十年間的中國社會
一、社會經濟的變化
二、思想與學風的轉變
第二章 太平天國及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一節 太平天國起義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義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
第二節 太平天國的制度和政策
一、 《天朝田畝制度》
二、各項制度和措施
第三節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
二、英法侵略戰爭的再起和《北京條約》
三、沙俄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第四節 辛酉政變及其以後的政治格局
一、辛酉政變
二、政變後的政治格局
第五節 太平天國後期及其失敗
一、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分裂
二、分裂後的形勢和《資政新篇》的提出
三、保衛安慶和經營江浙
四、太平天國的失敗
五、太平軍餘部和捻軍的英勇鬥爭
第六節 太平天國時期西南、西北各族人民起義
一、廣西壯、漢各族的繼起鬥爭
二、貴州苗、教、號軍起義
三、雲南回民起義
四、陝、甘、寧、青回民起義
第三章 洋務運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第一節 太平天國失敗後的社會經濟
一、外國在華政治經濟勢力的擴大
二、農村經濟的凋敝
第二節 統治集團內部對舉辦洋務的不同態度
一、洋務宗旨的提出和洋務派的形成
二、洋務派與頑固派的爭論
第三節 軍事工業和新式陸海軍的建立
一、軍事工業
二、新式陸海軍
第四節 近代民用企業的出現
一、官督商辦企業
二、商辦企業
第五節 新階級的出現和思想文化的演變
一、新階級的產生
二、思想文化的演變
第四章 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
第一節 中國邊疆地區的危機
一、新疆的收復和《伊犁條約》的訂立
二、日美侵犯台灣、《煙臺條約》和英俄進窺西藏
第二節 中法戰爭
一、法國發動侵華戰爭
二、中國不敗而敗
第三節 中日戰爭
一、戰前的朝鮮問題和清政府內部的矛盾
二、日本不宣而戰和清政府的外交活動
三、遼東失陷和北洋海軍的覆滅
四、《馬關條約》的簽訂
五、台灣人民的浴血抗戰
第五章 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第一節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嚴重危機
一、帝國主義在華強租海港和劃分勢力範圍
二、帝國主義對華的資本輸出
三、清政府的統治危機
第二節 資產階級的維新運動
一、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二、維新運動的發端和康有為的變法理論
三、維新運動的高漲
四、變法維新與頑固守舊的爭論
五、百日維新及其失敗
六、思想文化的更新及社會風氣的轉變
第三節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反對外國教會侵略鬥爭的新高漲
二、義和團在山東的興起及其在北部中國的發展
三、八國聯軍侵華和清政府宣戰
四、京津軍民抗擊八國聯軍
五、宣戰後北部中國的鬥爭和《東南互保》
六、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和《辛丑條約》的訂立
第六章 辛亥革命
第一節 民族災難的深重和清末“新政’
一、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的加深
二、清末“新政”
三、殘破的農村經濟和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艱難
第二節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
一、孫中山和興中會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出現
三、蓬勃發展的反帝愛國運動
四、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及其政治綱領
第三節 革命運動的發展
一、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
二、同盟會領導的武裝起義及其他革命活動
三、民眾性的反抗鬥爭
第四節 清政府的“預備立憲”和立憲運動
一、“仿行憲政”的“預備”措施
二、“國會請願運動”和保路風潮
第五節 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
一、武昌起義與全國各地的回響
二、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
三、袁世凱竊奪政權
四、臨時政府北遷後的政局和“二次革命”
第六節 辛亥革命時期的文化
一、社會變動中各種思潮的湧現
二、史學、文學藝術和新聞出版的新面貌
三、新式教育的推廣和科學技術新成就
第七章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和近代中國歷史的新趨向
第一節 袁世凱的反動統治與護國運動
一、袁世凱的專制統治與反袁鬥爭的繼續開展
二、洪憲帝制和護國運動
第二節 北洋軍閥的權力爭奪與護法運動
一、軍閥割據與張勛復辟
二、段祺瑞的統治和護法運動
第三節 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活動
一、沙俄在蒙古的分裂活動
二、沙俄在新疆的分裂活動
三、英國製造西藏“獨立”
第四節 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
一、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
二、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工人階級的成長
第五節 新文化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中西文化問題的論爭
二、思想文化發展的新局面
三、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