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碑帖經典--爨寶子碑 內容簡介
《爨寶子碑》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四O五)立,碑文十三行,每行三十字,每行三十字。此碑於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出土於雲南寧城南七十里揚旗田,此碑與刻於南朝劉宋大明二年(四五八)立在雲南涼州蔡家堡爨君墓前的《爨龍顏碑》並稱『滇中雙爨』。揚旗由為爨氏祖先的族地,清鹹豐初雲南知府鄧爾恆修南寧志採訪金石時將《爨寶子碑》移置於南寧縣城武侯祠後,遂逐漸受到世人的重視。是碑未行有『太亨四年歲在乙巳四月上旬立』十三字,按太亨年號是桓玄丞相對改元者,因邊民訊息遠隔,實應為義熙元年。此碑又名《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碑》,是著名的南碑之一。自晉東遷後,南朝歷宋、齊、梁、陳,計一百六十九年,其時佛教已相當盛行,書法則工業繼東晉之遺風,以貼學為尚,又由於近南朝禁碑,立碑之風不能與北朝相比,因此流傳下來的碑刻甚少。《爨寶子碑》書刻時,正是隸楷錯變的時期,此碑雖為楷書,但卻帶有十分濃重的隸意,表現在橫畫的收筆上波捺飛起,純用方筆,峭勁古樸,結字則大小錯落,奇正相參,極富古拙之趣。康有為為《廣藝舟雙輯》盛讚此碑日:『晉碑如《郛休》、》《爨寶子》二碑,樸厚古茂,奇姿百出,與魏碑之《靈廟》、《鞠彥雲》,皆在隸楷之間。』今選用舊拓本影印出版,公諸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