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崑曲藝術》

《中國崑曲藝術》

以900幅經典劇照、明清珍本木刻版插圖展現崑劇精華,召喚崑曲的歷史記憶與舞台生命;以20萬字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崑曲的680年歷史、藝術智慧及其在當代的發展情況,重探崑曲源流,闡釋崑曲奧秘,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全面而系統的研究和介紹崑曲的學術性著作《中國崑曲藝術》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翔實的圖文史料、文質兼美的特色填補了中國崑曲研究和出版界的一些空白。本書有現時的實用性、學術性、觀賞性、資料性。

本書策劃者

蘇州市委宣傳部和江蘇教育出版社聯合策劃

出版時間

2004年12月

本書簡介

《中國崑曲藝術》《中國崑曲藝術》

以900幅經典劇照、明清珍本木刻版插圖展現崑劇精華,召喚崑曲的歷史記憶與舞台生命;以20萬字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崑曲的680年歷史、藝術智慧及其在當代的發展情況,重探崑曲源流,闡釋崑曲奧秘,我國首部圖文並茂全面而系統的研究和介紹崑曲的學術性著作《中國崑曲藝術》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翔實的圖文史料、文質兼美的特色填補了中國崑曲研究和出版界的一些空白。
2004年12月,在該書在京首發和崑曲《長生殿》在京演出同時掀起崑曲熱潮之際,來自北京、南京、蘇州、台灣等地的30多位宣傳出版界、文藝批評界、戲曲理論界的領導、專家、學者聚會北京“保利大廈”召開學術研討會,對該書學術性、實用性、觀賞性、資料性俱佳的特色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書為普及崑曲、振興崑曲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崑曲的聲音變得有點微弱。近年來,振興崑曲已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崑曲作為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幽蘭,被稱為“百戲之母”,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形式,也是世界古老的三大戲劇源頭之一。崑曲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家們創造的傑作,也是21世紀的我們實踐文化創新的不竭的資源。在今日“全球化”、國際化時代,它的意義在於將中國文化精神與中國智慧奉獻給新世紀的人類.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崑曲藝術》重探崑曲源流,圖展崑劇精華,系統地介紹了崑曲的產生、發展、衰落和重振的歷史,同時對崑曲的表演藝術和在當今社會的傳承與弘揚作了詳盡的描寫。該書學術性與知識性並重,文字與圖片並現,漢語與英語並用,以便於外國朋友了解,讓崑曲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國崑曲藝術》由蘇州市委宣傳部和江蘇教育出版社聯合策劃,約請吳新雷朱棟霖等崑曲研究專家共同打造。出版者和編者的“建設精品傳承文明”的眼光和超前意識、責任意識也獲得與會專家的讚譽。
本書有現時的實用性。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戲曲史家、中國崑劇研究會副會長郭漢城指出:這本書非常及時,我們十分需要。理論工作必須跟上。圖文並茂,現實與歷史相結合,資料性與學術相結合,十分有益。江蘇教育出版社和專家合作,很有眼光,感覺到了時代的需要,啟發我們去認識,進行理論探討。我們古老的崑曲藝術如何與時俱進?搶救繼承如何與革新相結合?現實實踐呼喚理論指導。中國戲劇家協會書記處副書記、研究員季國平指出,今年,崑曲熱前所未有,這是在崑曲成為世界遺產後,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主要由蘇州點起來的,現在這本書又添了一把火。蘇州大學副校長白倫教授說:大學生需要傳統文化。保護,是放在博物館,還是影響大家的生活,值得我們來考慮。學生一上網,就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放在一邊。這本書的問世也為普及弘揚傳統文化作出了有益的嘗試。該書主編之一、蘇州大學博導朱棟霖教授指出,這本書雅俗共賞,除了提供給專家、專業人士參考外,還要把崑曲介紹給不了解的聽眾,讀者對象包括關心崑曲的年輕人,這也是本書的特色之一。台灣佛光大學前任校長龔鵬程教授說:崑曲的保存,要區隔市場,保存其古典價值;要注重培養觀眾,尤其在大學和高級知識分子之間培養觀眾,這本書在這方面很有參考價值。
本書有深刻的學術性。本書對崑曲的源頭作了詳盡的探索,對民國初年“傳”字輩演員的群體作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對崑曲發展的最新動態作了及時的追蹤。史的敘述與評的見識的交相輝映,構成了該書對崑曲藝術歷史把握和審美把握的理論風格。中國崑劇研究會副會長,著名戲曲評論家劉厚生說,崑曲從元代講起,這是創新。戲曲最重要的是音樂和文學,本書都有詳盡的評述。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戲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禎說:崑曲是比較雅的藝術,這部雅俗共賞的著作有益於普及,首印5000冊有銷路。從學術、文化、市場的角度,推出這本書都是適時的。
本書有悅目的觀賞性。圖文並茂,是“讀圖時代”的現代圖書的特點,本書將文的重點定位於“重探崑曲源流”,圖的重點定位於“圖展崑曲風華”,900張精選的照片、明清木刻版珍本書插畫,形象地展現了崑曲的歷史與舞颱風采。這些圖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資料的珍貴性、藝術的精緻性。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劇本》主編廖奔說:十年前,我們找不到崑曲的聚光燈。現在,崑曲有比較好的機遇。本書裝幀之華麗,設計之精美,內容之充實,值得慢慢品味。龔鵬程說,該書圖文並茂,彩色處理很好,印刷製作達到了較高的水準。劉禎指出:該書體例劃分有特色,印刷裝幀設計精美。
本書有翔實的資料性。崑曲是存活在舞台上的,案頭的崑曲文本,可以有文學的意義、理論的意義,但體現不了崑曲遺產的整體性。全書以傳奇劇本文學史和舞台藝術史的並重作為編著的主線,對涉及崑曲舞台藝術的音樂、表演、角色行當、舞台美術分別進行介紹,具有收藏價值。這些介紹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作了新的歸納和選擇,概念表述準確,將歷史性、專業性、實用性融合在一起,細緻完備。劉厚生說,書中的《崑曲大事年表》薈萃了680年崑曲大事記,很有用,這些介紹對讀者了解崑曲的歷史沿革和現實情況提供了比較詳細的線索。
作者和編者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實績也獲得了與會專家的好評。季國平說,當年,吳新雷先生為了學崑曲,把牙敲掉了重裝。有這樣的精神,才有這本書。崑曲要在當代要發揚廣大,要有吳老師的精神。劉禎說,該書作者陣容強大,,老中青三代搭檔,薈萃了南大、蘇大的教授、博士,治學嚴謹。朱棟霖教授說,該書責編都是博士,編輯非常認真,對每處引文都仔細核對、對每個字都務求準確。如有一處引文原來標註出自《紅樓夢》 ,經核對,最後註明出自庚辰本《紅樓夢》,從而更加精確。再如一般人都以為是“蓄養家班",但經編輯認定,應該是“畜養”。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家炎等也參加了座談會,並對該書加以好評,為振興崑曲獻計獻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