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8年10月1日)外文書名:TheAutumnofTheMiddleAges
平裝:42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63376476,756337647X
條形碼:9787563376476
商品尺寸:20.8x14.8x2.8cm
商品重量:581g
品牌:上海貝貝特
ASIN:B001GAQB9M
內容簡介
《中世紀的秋天:14世紀和15世紀法國與荷蘭的生活、思想與藝術》研究14世紀和15世紀的歐洲文化史,以北歐的法國和與荷蘭文化為重點,描繪歐洲基督教文化在古典文化、人文主義中的自我更新。重點展示騎士精神、宗教生活、愛情與色情、死亡的恐懼、文學與藝術;重中之重是文學與藝術的賞析、比較、評述;亮點有多彩的生活畫卷、璀璨的群星、傳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編輯推薦
《中世紀的秋天:14世紀和15世紀法國與荷蘭的生活、思想與藝術》賣點:1.本書作者為歐洲文化史尤其是荷蘭文化史的權威,其著作經久不衰,中譯者也為國內著名的文化史、傳播學學者,原作優秀譯本出色,可以說是該書的顯著特點。
2.本書為第一次以全本形式出現的中譯本,收入了原作完整內容,包括參考文獻、索引等,比較之前所出版的節選本內容更豐富也更能表現原作所想表達的精髓。
3.該書研究14世紀和15世紀的歐洲文化史,並以北歐的法國和與荷蘭文化為重點,娓娓道來,視野開闊,文字通俗易懂,卻不乏獨特的學術見地,並配有40餘幅插圖以豐富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約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譯者:何道寬約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1872——1945),荷蘭歷史學家、文化學家。攻讀印歐語一日爾曼語語言學,1897年獲博士學位;先後在荷蘭和德國的萊頓大學、格羅寧根大學、萊比錫大學等著名大學執教,曾任萊頓大學校長;二戰期間對法西斯占領者持嚴厲批判態度,1945年荷蘭解放前夕被迫害至死。他擅長印歐語文學、歐洲文化史、比較語言學和比較文化,代表作有《中世紀的秋天》、《遊戲的人》、《伊拉斯謨傳》、《明天即將來臨》、《文明復活的必要條件》、《憤怒的世界》、《17世紀的荷蘭文明》、《文化史的任務》、《歷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
他在世時已經成為歐洲文化史尤其是荷蘭文化史的權威。其著作經久不衰,《中世紀的秋天》和《遊戲的人》均已在國內出版,而且《遊戲的人》已經有三個譯本問世,《伊拉斯謨傳》的新譯本也已經推出。他在中國學界的影響還在上升。
譯者簡介:
何道寬,深圳大學英語及傳播學教授,政府津貼專家,曾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市翻譯協會高級顧問,從事文化學、人類學、傳播學二十餘年,著譯近八百萬字。著作有《中華文明頡要》(漢英雙語版)、《創意導遊》(英文版)。譯作三十餘部,要者有《思維的訓練》、《裸猿》、《文化樹》、《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麥克盧漢精粹》、《數字麥克盧漢:信息化新紀元指南》、《交流的無奈:傳播思想史》、《麥克盧漢:媒介及信使》、《思想無羈:技術時代的認識論》、《傳播的偏向》、《帝國與傳播》、《手機:擋不住的呼喚》、《真實空間:飛天夢解析》、《麥克盧漢書簡》、《傳播與社會影響》、《新政治文化》、《麥克盧漢如是說:理解我》、《媒介環境學: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模仿律》、《遊戲的人:文化中遊戲成分的研究》、《與社會學同游:人文主義的視角》、《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伊拉斯謨傳:伊拉斯謨與宗教改革》等。長期在學術報刊上發表一系列專業論文,要者有《比較文化之我見》、《文化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中國文化深層結構中崇“二”的心理定勢》、《試論中國人的隱私》、《論美國文化的顯著特徵》、《論非言語交際》、《比較文化的新局面》、《水向高處流》、《媒介即是文化——麥克盧漢媒介思想述評》、《麥克盧漢在中國》、《和而不同息紛爭》、《媒介革命與學習革命》、《多倫多傳播學派的雙星:伊尼斯與麥克盧漢》、《天書能讀:麥克盧漢的現代詮釋》、《麥克盧漢的學術轉向》、《我們為什麼離不開紙媒體和深度閱讀:從紙媒體閱讀到超文本閱讀》、《異軍突起的第三學派——媒介環境學評論之一》、《媒介環境學辨析——媒介環境學評論之二》、《媒介環境學的思想譜系——媒介環境學評論之三》、《三代學人的薪火傳承——媒介環境學評論之四》、《媒介環境學的理論命題、源流與闡釋——媒介環境學評論之五》、《破解史詩和口頭傳統之謎——<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評析》等。
目錄
中譯者序英譯者序
荷蘭文第一版、第二版序
德文版序
第一章生活的激情
第二章渴望更美好的生活
第三章騎士的英雄夢
第四章愛情的形式
第五章死亡的幻象
第六章宗教生活描寫
第七章虔誠的人格
第八章宗教激情與宗教幻想
第九章象徵手法的式微
第十章想像力的衰竭
第十一章實踐中的思想形式
第十二章生活中的藝術
第十三章美術與文學
第十四章新形式的來臨
參考文獻
索引
中譯者後記
中譯者簡介
序言
《中世紀的秋天:14世紀和15世紀法國與荷蘭的生活、思想與藝術》的作者是歐洲著名文化史家、荷蘭學者約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1872—1945)。在翻譯並研究加拿大媒介理論家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McLuhan,199l-1980)的二十餘年中,我和赫伊津哈間接相知,最近三年,先後翻譯了他的《遊戲的人》(花城出版社,2007)、《伊拉斯謨傳》、《中世紀的秋天》(後兩種均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又要著手翻譯他的《17世紀的荷蘭文明》(花城出版社,2009),如此,我和後記
最近幾年,我翻譯出版了荷蘭著名文化史家約翰·赫伊津哈的三部著作:《遊戲的人》、《伊拉斯謨傳》和《中世紀的衰落》,又即將著手翻譯他的《17世紀的荷蘭文明》,這是一個學習歐洲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過程。《遊戲的人》把遊戲視為人和文化的本質,把遊戲在文明進程中的作用闡述得令人信服。《伊拉斯謨傳》將這位北歐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巨人寫得栩栩如生,使我了解到一個歐洲邊陲小國何以能夠成為文化大國的奧秘。《中世紀的秋天》使我看到伊拉斯謨之前的一段北歐歷史,豁然頓悟:原來中世紀並不那么“黑暗”。我相信,《17世紀的文摘
第一章生活的激情對五百年前的古人而言,歷史事件的輪廓比現在看上去要清晰得多。對他們而言,歡樂與悲痛、好運和厄運似乎比今人感覺到的更加分明。每一種經歷都更加直接和絕對,人們對悲歡的感覺很像是兒童的感覺。每一件事情、每一次的行為舉止都是用給定而明確的形式界定的,都符合組織嚴密、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該有的莊重精神。由於基督教的聖事,人生的大事比如生老病死都沐浴在神秘的光輝之中。不過,即使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比如出行、勞作和探親訪友也必然在祝福、儀式、格言和慣例的環境裡發生。
對那時的人而言,緩減不幸和疾病的手段比較少,所以災害和疾病比現在可怕,更令人痛苦。疾病和健康的反差更加強烈。刺骨的寒冷和漫長的冬夜更加可怕。對榮譽和財富的欣賞更加狂熱而貪婪,因為它們與令人悲嘆的貧困形成更加強烈的對比。暖和盼皮襖、明亮的爐火、說笑中的暢飲、柔軟的臥榻都是高尚的人生享受,這種愜意的感覺恐怕比英格蘭小說長期熱衷的描寫還要更加悠久。總之,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看上去都更加明晰,更加無情地曝露在眾目睽睽之下。麻風病人搖晃著警鈴走路,公開展示他們身上的殘疾。每一個人的等級、教階和職業從衣著上都一望而知。達官顯貴無不招搖過市,出門總是佩帶武器,總有穿制服的僕人跟隨,使人不由得不敬畏和嫉妒。司法的執行、商品的銷售、婚禮與葬禮都是在喧譁中進行,都伴有隊伍的行進、高聲的喧鬧、悲痛的哀號和嘈雜的音樂。男人佩戴情人的標記,兄弟會的成員佩戴兄弟會的徽號,僕人都攜帶主人的旗幡和紋徽。
從外觀上看,城市和鄉村也表現出同樣的反差和色彩。那時的城市不像現在的城市,不會到處可見相貌粗糙而醜陋的工廠、單調乏味的住宅,而是城牆環繞,畫面圓潤,難以計數的尖塔直指藍天。貴族和商人的高大豪宅,用沉甸甸的石頭修建,但無論其公館多么宏偉,巍峨的教堂還是傲視各種建築、主宰著城市的景觀。
那時的冬夏差別比現在強烈,白晝與黑夜、安靜與嘈雜的反差同樣強烈。現代都市不知漆黑的夜晚為何物,也無法體會真正的萬籟俱寂,亦不能體會一盞孤燈的昏暗,更不能察覺遠方傳來的孤零零的人聲。萬千氣象以連續不斷的反差和色彩斑斕的形態有力地影響著人們的頭腦,日常生活接受著各種各樣的衝動和富有激情的暗示,顯示大起大落的情緒,不加修飾的熱情、突發的殘忍和溫柔的情感,中世紀城市的生活就是停留在這樣的氛圍中。
然而,在中世紀嘈雜的繁忙生活中,有一個聲音總是壓倒一切的,這就是鐘聲。無論大小,鐘聲都絕不會與其他聲音混淆不清。有一陣子,鐘聲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提升到井然有序的領域。在日常生活中,鐘聲就像關懷人的、善良的精靈,總是以熟悉的聲音宣告悲傷或喜悅、平靜或焦躁、集會或告誡。人們熟悉各種各樣的鐘聲,賦予它們親切的名字:肥胖的雅克琳(FatJacqueline)、貝爾?羅朗(BellRoelant),人人都熟悉它們的音調,並能夠立即分辨出它們不同的意義。無論這些鐘聲使用得多么頻繁,人們對這些鐘聲都不會失去興趣。1455年,瓦朗謝納城內兩幫人臭名昭著的對決使全城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使勃艮第宮廷也感到緊張。在對決的過程中,鐘聲一直響個不停。史家夏特蘭云:“令人不寒而慄”,人們把警報的鐘聲稱為“恐怖的鐘聲”,“作惡的鐘聲”。新的教皇當選、教派紛爭停息的時候,勃艮第和阿馬尼亞克和解的時候,巴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的鐘都被敲響了,整天整夜響個不停,那鐘聲實在是震耳欲聾。
頻繁的遊行亦扣人心弦。在時勢艱難時,遊行十分頻繁,有時天天遊行,連續幾個星期。1412年,奧爾良王朝和勃艮第王朝的致命衝突最終導致公開的內戰,法王查理六世舉起皇家的旗幟,和勃艮第公爵——無畏者約翰(JohntheFearless)聯手打擊阿馬尼亞克人,因為他們和英格蘭結盟,背叛了法蘭西。只要查理六世還在異國的土地上作戰,巴黎人都會接到命令天天遊行。這一次的遊行從五月一直持續到七月,每次的遊行總是有不同的社會團體、教派、行會參加,總是有不同的線路,總是用不同的聖物,是“在人們的記憶中最扣人心弦的遊行”。所有的人都打著赤腳,空著肚子,議員和窮人無異;凡是有財力的人都手捧蠟燭,高舉火把。許多兒童也加入遊行者的行列。連巴黎周圍鄉村的窮人也趕來遊行,他們也打著赤腳,急急忙忙奔跑進城。遊行的也好,旁觀的也好,人人無不為之動容,“人們呼天搶地,揮淚如雨,洋溢著無盡的虔誠”。在遊行的這三個月里,大雨一直下個不停。
還有王侯參與的盛大遊行,由陣容強大的演員表演豐富多樣的節目。另一種場面是終年不斷、頻頻舉行的行刑儀式。行刑的面具有著可怕的吸引力,激發起本能的同情心,成為人們精神營養的重要成分。為了懲治兇惡的搶劫犯和殺人犯,法庭發明了可怕的刑罰:在布魯塞爾,一位年輕的縱火犯和殺人犯被處以極刑時,用鐵鏈把他鎖在一根柱子上,柱子上捆著熊熊燃燒的乾柴,他被大火逼得圍繞火刑柱轉圈奔跑。臨刑前他自我介紹,現身說法,觀者無不為之動容,他的話“打動人心,令人落淚,人們稱讚他這種從未見過的從容赴死”。在勃艮第人統治巴黎的恐怖時期,一位名叫曼沙特?迪?波伊(NansartduBois)的貴人被送上斷頭台。他是阿馬尼亞克人。劊子手按慣例請求死囚原諒,他不僅原諒了劊子手,而且請劊子手親吻他。“刑場上圍觀者眾,觀者無不熱淚盈眶。”
被處死的犧牲品常常是地位顯赫的王公。此時目睹這樣嚴厲的刑罰,人們會更加滿意,高貴者尊位難保,這給世人的告誡更加嚴厲。親眼目睹這樣的極刑比看畫面上的極刑更加令人震撼,比看死亡舞蹈更加令人恐懼。行刑當局費盡心機,務求給觀者留下的印象沒有欠缺。這些貴人走向刑場的裝飾是他們地位的象徵。宮廷總管讓?德?蒙太古(JeandeMontaigu)由於遭惹無畏者約翰的仇恨而被處死,他從容地登上架在一輛馬車上的絞刑架。兩位鼓手為他開道。他著裝富麗堂皇,禮袍、禮帽、背心、長褲一應俱全,長褲紅白相間,皮靴上套著金馬刺。被處決之後,屍體吊在絞架上示眾,但他腳上的金馬刺仍然閃閃發光。1416年,富有的教士尼古拉?德?奧熱蒙(Nicholasd'Orgemont)成為阿馬尼亞克人家族仇恨的犧牲品。他被囚禁在一輛垃圾車上,在巴黎街頭示眾,但被允許身穿紫色長袍,頭戴紫色禮帽,示眾的同時要他旁觀他的兩位同伴被處死,示眾以後他被投入大牢終身監禁:“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以賽亞書》30:20)。烏達?德?比西(OudartdeBussy)由於拒絕接受議會裡安排的席位而被處死以後,路易十一又命令開棺暴屍羞辱,即使這樣,還是允許他頭戴猩紅色的皮毛頭巾,以“符合議員著裝的風格”。他在赫斯丹鎮暴屍時,布告辭是一首詩。路易十一用無情的幽默記述了這樁案子。
除了遊行和行刑之外,還有雲遊僧的布道,這樣的事情相對比較少見,卻也時有發生。他們的布道辭使人激動不已。我們今天的讀報人很難想像,口頭的布道對淳樸的目不識丁的頭腦能夠產生多么大的衝擊力。很受歡迎的修士理察可能曾經傾聽過聖女貞德的懺悔。1429年,他在巴黎連續布道十天,從早上五點講到十點或十一點,地點是在聖童墓園。那裡有一幅巨型的死亡之舞壁畫,他背向骷髏室的牆壁講話,室內穹窿形走道的兩邊堆滿死者的顱骨。第十天布道結束時,他告訴聽眾這是他最後一次布道,因為他沒有被獲準繼續布道。“無論地位高低,聽眾都打心眼裡感到難過,他們都失聲痛哭,仿佛他們最知心的朋友即將下葬,理察也禁不住放聲痛哭。”他離開巴黎以後,人們仍然相信,下一個禮拜天他會回到聖丹尼教堂布道。根據《巴黎市民報》記載,大約有六百人之眾在星期六晚上就出城去守候,他們在田野里過夜,以便占據最佳的座位第二天聽講。
同樣,方濟各會修道士安托萬?符拉丹(AntoineFradin)也被禁止在巴黎布道,因為他抨擊政府的弊端。然而,這正是他受人民愛戴的原因。人們在科爾德利修道院保護他,晝夜為他站崗放哨,婦女們用菸灰和石頭做武器準備戰鬥。人民嘲笑禁止站崗的命令說:“國王不知道我們在站崗!”最後禁令被強制執行時,符拉丹被迫離開巴黎,人們出門給他送行,“呼天搶地,哭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