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流,不下流 》

《不上流,不下流 》

《不上流,不下流》是針對中國文娛界名人的“人物特寫”。共有20組人物,主要分四個部分:

一,文學出版業;二,文娛界,三,藝術與電視業;四,其他。在寫法上,

大部分爭取多次、長時間跟蹤訪問,嘗試“非虛構寫作”的方式完成。

大部分發表於《GQ 智族》。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個人個范,自有說法 各門各圈,犀利評斷
通透娛樂圈“高光群體”譏誚時尚界“名流假象”
全方位貼身採訪報告非虛構寫作試驗樣本
這是
一場絕對真實、拒絕假High的【隱秘狂歡】大趴
只有沿著【Gossip Queen困困】
獨家炮製的流言大道狂奔
才能到達諸位文化名流的精神核心
1、八卦人群最關注——內容上,受關注度大
《不上流,不下流》“被寫作”的對象,都是一直生活在輿論巔峰、被目標客群關注的“高光人群”。而困困以長期貼身訪問的全面和平視受訪者的視角讓讀者可以看到一群通透的文娛名流,將這些人的精神核心逐一剝露
2、文藝青年最認可的——非虛構寫作概念的推廣與延伸
本書被稱之為“非虛構寫作實驗樣本”。非虛構寫作是指介於新聞報導與文學創作之間的一種寫作概念,一直風靡於歐美,近兩年由《人民文學》牽頭大力推行,受到文藝青年群體追捧。《佛祖在一號線》的李海鵬是非虛構寫作的暢銷作者之一。
《不上流不下流》(文娛圈“時髦知識分子”困困獨家製造,貼身剖析陳冠希、王菲、路金波、左小祖咒、崔健等文娛界名流的精神核心)

內容簡介  

這裡總有你感興趣的名流
沒有殺死我的,使我更強壯:
陳冠希、倪震、費翔、王菲、張藝謀
嗡聲作響的出版王國:
路金波、孫甘露、海子、曹禺、慕容雪村、李海鵬
憂傷的老闆:
左小祖咒、崔健、王偉忠
媒體界菲茨傑拉德:
谷岳、白狼、哥倫比亞人、宋懷桂
這裡總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我是男人,這個世界男人喜歡性,也需要愛。——陳冠希
有點兒意思。——王菲
如果說我是韓寒的經紀人,那是看低我;說我是他的人生導師,那是看高我。——路金波
別相信他們,他們騙你呢,他們一點都不痛苦,他們是受益者,肯定都買了房子,買了股票吧。——崔健
牢騷沒有意義,把非虛構寫作的困難歸到環境是不公平的。很多時候給你留了縫隙,只是你做得不夠好。——李海鵬
人不可能變成神。但如果把人做好了,自然就成了神。因為後人需要神,後人會把你塑造成神。——左小祖咒
《不上流,不下流》是針對中國文娛界名人的“人物特寫”。共有20組人物,主要分四個部分:
一,文學出版業;二,文娛界,三,藝術與電視業;四,其他。在寫法上,
大部分爭取多次、長時間跟蹤訪問,嘗試“非虛構寫作”的方式完成。
大部分發表於《GQ智族》。

作者簡介

困困,文娛界的“時髦知識分子”
她曾出任《三聯生活周刊》記者
她曾出任《GQ智族》主筆
她擁有遊走於“時尚圈”“文化圈”“娛樂圈”的多層身份
她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跳脫的思維模式和平視各界名流特殊視角
她是一直致力於傳播“高級流言”的【GOSSIP QUEEN
曾出版專欄集《上流女孩當如是》、隨筆集《玩物尚志
“在時尚界我能做出最有深度報導,在知識分子中我一直走在時尚最前沿”。

目錄

第一部分 沒有殺死我的,使我更強壯

第1篇:“向倪震致敬”
附文:才華如同異質病毒——倪氏家族
第2篇:陳冠希:沒有殺死我的,使我更強壯
第3篇:費翔:迷失與控制
第4篇:像尋找夢露一樣
第5篇:張藝謀:意志的勝利

第二部分 嗡聲作響的出版王國

第6篇:路金波和他嗡聲作響的出版王國
第7篇:上海沙龍
第8篇:海子,一個時代的故事
第9篇:曹禺和他的外孫
第10篇:現實比虛構更離奇
第11篇:我也愛李海鵬
第12篇:仍有人仰望星空

第三部分 憂傷的老闆

第13篇:憂傷的老闆左小祖咒
第14篇:崔健沒有中年危機
第15篇:偉忠哥是個傳說

第四部分 媒體界的菲茨傑拉德

第16篇:台灣往事
第17篇:在路上
第18篇:媒體界的菲茨傑拉德
第19篇:哥倫比亞
第20篇:中國沙龍女主人

前言

前言
意義的誕生
李海鵬
非虛構寫作這回事好像成了時尚,談的人多如牛毛,大抵說的是採訪要紮實,理解要深入,文筆要生動,細節要令人過目不忘,等等。這些說法都對,可是怎么聽都像是關於一般性的深度報導的ABC。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大家忘了提了,那就是幹這個你得會寫小說。這跟要打家具就得會木工活兒是一回事。非虛構寫作可以看作小說的一個門類,唯一的隔路之處就是不能虛構。會寫小說,還分會寫哪種。會寫通俗小說,換個詞說,類型文學,對非虛構寫作也幫助有限。我讀過一些非虛構作品,來自國外著名雜誌,寫連環兇殺案的,寫高空跳傘記的,環環相扣,驚心動魄,很沒意思。好的非虛構寫作恐怕非藉助嚴肅文學的經驗不可,這不是精英主義,是實用主義——如此一來才能寫好,至少寫得好看,再至少,寫出來能是個東西。
怎么才叫是個東西呢?用我跟困困的一個共識來說,就是作品得有意義。一篇好的非虛構作品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故事和意義。沒故事的非虛構作品不會存在,沒意義的則不必存在。
圖個方便,我們拿虛構作品《包法利夫人》舉個例。故事,就是包法利夫人不安於室,生活在別處,歲月催人老,未曾真正地活過,一旦讀了浪漫小說,便為自己的蓬勃情慾找到了藉口,於是與流氓私通,就此倒了大霉。意義就是,今日的北京文藝女青年讀了也會掬上一把辛酸淚:這寫的就是我啊!再進一步,這正是人類既困於現實又傷於夢幻的縮影,我們都是包法利夫人。
意義並非主題,而是在讀者心中喚起的價值。黃金是一種叫Au的元素,Au相當於它的主題;它又有美麗的色澤,這色澤就是意義。再打比方說,民間是舒伯特音樂的主題,其動人之處便是意義。非虛構作品要想達致意義,光有深邃的主旨還不夠,還要敘述精當、布局合理、人物生動、富有風格,等等。只有這諸般向來屬於小說的優點合到一處,意義才能產生。正如《包法利夫人》具備了上述優點,又開了心理小說的先河,成了經典,才有意義可言。
有人會說,非虛構不也是新聞報導嗎?新聞報導窮講究什麼呀?把事說清楚不就得了嗎?要我說,蟪蛄不知春秋,合該你一輩子看新浪新聞。下飯館就知道挑剔味道,找姑娘就知道挑剔姿色,穿衣服就知道挑剔牌子,讀文章卻一副越便宜越好的賤相,活著幹嗎呀?價值啊,同學!人生短促,親賢文,遠小文啊!當然了,這話跟他們說等於春風過驢耳,而翻開困困這本書的一定是智慧超群之士,這話又不必說。我只是想,遇到各位不容易,所以同仇敵愾一下。
“同仇敵愾”,巧了,正是困困這本書的潛在意義之一。這本書里有她的立場,那就是奇妙的危險好過庸俗的安全,趔趄連連的追尋好過了無生趣的停頓。這一回,她與她的寫作題材並肩戰鬥。
你大概記得,困困本是個專欄作家,寫那種blingbling的文章,一閃一閃亮晶晶,滿篇都是小星星。簡而言之,時髦。你要是讀上一篇,眼鏡能被亮光灼出好多針孔。這條路蠻好的,輕鬆愉快,受人追捧,人人羨慕。可是困困要走窄門,總覺得諾曼?梅勒、杜魯門?卡波特、湯姆?沃爾夫和法拉奇才是她的家族中人。要說親近,全北京也沒幾個人比這些非虛構大師跟她更親近了。她野心勃勃,非要當個非虛構作家不可。你看,她犯了包法利夫人的毛病:憧憬。
那時我們同在《GQ智族》工作,她立志一展身手,對人物報導尤其熱衷。我對她的才華充滿信心,又對她的性格不無擔憂。見過困困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天真的姑娘,我很少見誰像她那么沒有心計。這不是庸俗的讚美,考慮到非虛構是一項需要心計的工作,這其實並不是讚美。她好像也懶得控制情緒。心裡想什麼,馬上說,我也覺得不是對自己有利的習慣。在最初的階段,這大概導致了我們較少能有效地分享經驗。我自己做記者時的工作習慣是冷眼旁觀,換句俗話說,陰著。我跟《紐約客》的記者打過一點兒交道,我的印象是,他提問頗為流暢,應和的笑聲也非常自然——他也陰著。卡波特寫《冷血》,採訪兩個兇手,答應幫人家脫罪,實際上根本辦不到,那得多陰啊。當然這是極端例子。我的意思是,採訪中做出一副成熟的樣子是有利的,自控是必須的,而讓自己的頭腦處於一個涼風習習的狀態才便於看到真相。
不過,如果你讀了這本書,便會記起上帝給人關上一扇門,必打開一扇窗。實際上困困做得很好。
她有一個別人沒有的優勢,那就是真喜歡她的題材。平時她活得太過興高采烈,似乎對世間的一切都興趣盎然,導致人們很少發現她真正的興趣。令她著迷的並非報導本身,而是有趣的頭腦。總有一些聰明的、狡猾的、不落俗套的頭腦,讓她著迷,她就像神經學家忍不住寫下一份份醫學報告。所謂著迷,一般來說正是成就的基礎。至於從事非虛構寫作所需的其他要件,比如採訪技巧之類,大多只能歸為經驗。如她所知,經驗不值錢,遲早人人都有一份。
轉眼之間,她就有了這本書。她的文本豐饒綿密,頗具風格,可見採訪不厭其煩,寫作也付出了辛苦。她尚未發揮出全部潛力,但我猜,她以此面對智力匱乏的世界,也頓生劃清界限之感。
對非虛構寫作來說,這正是困困們的時代。當我為《南方周末》工作時,我們也做過同樣的工作,首先懷著促使國家變得良善的願望,其次才會想到寫出漂亮文章以博得名聲。凱風自南,吹彼棘心,不免溫暖而苦惱。如今,時代變了。為什麼一個寫作者不該為自己而寫作呢?沒理由了。個人主義匆匆歸位,非虛構寫作也更像寫作。困困,打著各種華麗的手勢,胳膊頻頻揮舞,笑聲深沉又爽朗,背著巨大的包,趕去三里屯的咖啡館工作。這種風格的記者,過去是沒有的。新聞工作的意義也與過去完全不同了。我們的歷史走得匆忙,微風稍起便吹去了腳印。如此之世,腳踏實地,比任何時候都更難能可貴。因此,我知道困困的下一本書會寫得更好。·查看全部>>精彩書摘倪震在香港的住處位於跑馬地,“快活谷馬場”北側,高樓簇新,街道整潔。小道一拐,又立刻置身另一番場景:攤販林立,燈紅酒綠,每一塊人行道磚格都被仔細擦洗過,又沾滿了黑色污漬,那是被捻滅的菸頭或黏糊的口香糖不散的陰魂。兩個區域散發著同樣的味道——錢味兒,只不過前一個是嶄新的連號紙幣;後一個是被很多人手摸過的,冒著酸臭和那種雨天沒有晾乾的舊床單的潮氣。
他從雲蒂地道的家中出來,想去銅鑼灣買兩頂帽子。走著,聽到身後沙沙響,就像電影片場身手敏捷、沉默寡言的攝影師。是兩名狗仔。倪震笑著拜了年,問他們哪家的,對方大聲答:“《壹周刊》。”倆人繼續拍照,挺有禮貌,問:“買的什麼?開不開心啊?”倪震笑而不答。說得越多,故事便越多。路人開始圍觀,一個老太太看不慣:“你們不要那么壞,讓人逛下街啊。”狗仔隊也不惱,臨走大聲說:“多謝你了,阿Joe。”
隔天《壹周刊》登出了照片,配文如下:“你太太在外面幫你補鍋(處理爛攤子),你還那么悠哉,你知不知道‘人’字怎么寫?”
如果以紈絝子論,倪震未免也太不講究了。他穿一件泄了形的藍色針織外套,襯衣松垮,牛仔褲肥大,褲腳堆積在球鞋上。相比這身衣服,身形又過於瘦削單薄,好象頭頂有根線,硬是拽拉起那副身板,中途還在臉上縱橫了幾下——他一笑起來,眼角與雙頰都有許多小紋路,相書上說,這叫陰騭紋,使人看起來陰鬱曖昧。他準時赴約,沒有隨從,與每一個打照面的人寒暄微笑,有時候,看得出他的努力和刻意。
在八卦周刊的邏輯里,“倪震”已經是個抽象符號:流言蜚語之焦點,身後配有3D版人肉背景,流動影像計有李嘉欣、陳法蓉、姚樂碧、張茆、周慧敏……將一幹活色生香的美女匯集一處的,竟是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人物。倪震說不願修飾,並非是品位上的,也沒有經濟原因,而是低調和警覺,一切以不引人注意為準則。當發現我拿著錄音筆錄他的閒聊碎語時,他略有不快,禮貌、克制但十分強勢地要求當面刪除。“全刪乾淨了嗎?”他拿過錄音筆,自己擺弄起來。
“我們在一起20年,不是佳偶天成”
2008年12月,倪震被拍到“夜店激吻”,隨後與周慧敏“引咎分手”,7天之後又“火速成婚”,事隔數月,依然沒有降溫和“被原諒”的跡象。坐在這樁緋聞案的陪審團中,行使評判大權的,包括一些八卦媒體、眾多八卦愛好者,和一乾民間道德專家。倪震將中年男人在夜場發揮魅力稱為“孔雀開屏”,又以不是疏忽大意,而是“結構上出現明顯的中年危機”來形容當時的心態,兩詞迅速傳開,成為揶揄新語。不論他意圖行慈善還是轉投宗教,都難以“洗底”,周慧敏的玉女形象也大受撼動。事件發生時,倪震只接受過《壹周刊》採訪,做出正面回應,期間三度落淚:一次談到分手信,一次說不忍讓周慧敏一人承擔,最後一次說起黃霑離棄華娃時被指為年度賤男,現在真是感同身受,不禁又哭了起來。倪震痛哭的照片是當期雜誌封面。
香港傳媒人查小欣,與倪震算得吃過飯的朋友。她20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娛樂報導,有“香港娛圈鼻祖”美譽,這樁緋聞案,她至今仍覺得疑點重重:夜店激吻照片,第一感覺是約定的、刻意的安排,夜店在29層,四周無人,閃光燈大開,怎么會任人“偷拍”?倪周宣布結婚的當天,她簡訊給倪震:“恭喜你,雖然我不贊同你的做法。”倪震只是回覆:“謝謝,我們很開心。”查小欣後來對一家香港媒體說:“只有中了降(發瘋),才會嫁給倪震。”她還提醒,倪震為人機警、工於心計,深諳傳媒之道,“當事人犯了錯,懺悔一番,痛哭流涕,再哭著上封面,這是娛樂周刊最古老、最原始的方法,簡直是‘復刻’,倪震了解得不得了!”
在編劇、戲劇導演林奕華看來,整件事觸犯了香港人的“玉女心結”和“情色文化”。他有一齣戲《洛麗塔》就提了好些“玉女問題”:玉女會大便嗎?玉女會有痰嗎?周慧敏貴為頭號玉女,不僅上述問題碰不得,頭髮不能剪,衣服不能露,戀愛結婚都要徵得全港男性同意,哪能嫁給一個行為不端的人?“好像小龍女,玉女不是人,而是吹氣公仔,是性玩具,一邊保持美好的形象,一邊充當性幻想對象。玉女存在的價值是依附於男性;她的脆弱滿足了男性的保護欲和英雄感;她的純潔服務於男性的自卑感。可這次周慧敏隱忍,她敗給一個非常不‘玉女’的形象——夜店辣妹、肉彈、北姑。”
反過來,林奕華又感慨香港是個十足陰盛陽衰的地方:流行歌里總是男人被甩,多么淒婉,勵志歌曲都要女歌手來唱。香港典型男性形象是《小男人周記》里的鄭丹瑞,有許多幻想,卻胸無大志,既平凡,又平庸,又怕痛,又怕癢,渾身都是計算器。因此香港的“三級片”全是一個路數,一定要將露骨場面處理得比較搞笑,既滿足小男人的幻想,又使他不至於顯得過於好色留點面子。小男人的終極目標是韋小寶,反清復明和皇家駙馬都不耽誤,還妻妾成群。黃霑曾率性而為,煙、酒、黃都不避諱,老婆可以不要,可他在香港不代表主流,小男人也就羨慕羨慕他,自己可不能那樣,要遭唾棄的。也難怪倪震對黃霑感同身受。
法國人有句話:“樓梯上的靈光”,意思是當你找到答案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比方說,你參加一個派對,被人羞辱,你該回嘴,可在壓力之下,眾人盯著你,你只能支吾以對。可你一離開那裡,一踏上樓梯,就像魔術一樣,你想到了駁倒他人的話。現在,倪震要說說他的“樓梯上的靈光”:
“其實,衝擊比大家想像的要小,被傳媒渲染得太嚴重。整件事對我來說很簡單,我清楚自己做了什麼,就是酒後失態,很簡單。對我影響在哪呢?就像進了一間鬼屋,有很多鬼出來嚇你,你心裡害怕,但很快知道,沒事的,可外面的人看鬼屋覺得特別恐怖。我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么多年我都有爭議,我不拍廣告,不靠形象賺錢,我的生意不受影響。我不是賣形象的,我是賣才能的。”
“我最不想傷害的是周慧敏,因為我愚蠢的錯誤,造成這么大的風波。可在我們內部是很小的事情,她能夠消化。事情並不是最壞,而是被人講到最壞。我們在一起20年,不是佳偶天成,而是那么多年用愛和包容建立起的感情。我們以前分手,是為了減輕公眾壓力;我們這次結婚,是正好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原本想到國外低調註冊,現在有了風波,不能這樣,否則又要被大寫特寫。現在大家充滿喜悅地去結婚,可今時今日,竟還有武俠式的愛情,被圍攻的愛情,楊過小龍女的愛情。哪裡有結婚被人詛咒被人罵,而不是祝福的?這是最基本、最人性的。所以是我醜,還是傳媒醜?我覺得是傳媒醜,是鬼屋來的,可鬼屋又能維持多長久?”
童年滿天藤影,青年春風得意
倪震1964年出生於香港,有一個姐姐倪穗,父親為科幻小說家倪匡,姑姑為言情小說家亦舒。亦舒在隨筆《童年》中寫倪震是“典型香港幸福新生代”:“自幼讀華仁書院,私家車出入,獨立臥室,零用錢花之不盡”;“生病住院,祖母外婆莫不緊張得要命。大學往美國佛羅里達,整個北美洲跑勻,讀書觀光,不亦樂乎”;“從事出版,他母親幫他處理堆積如山的讀者信”。比起他那些漂亮女朋友,比起“走荊棘路的長輩”,童年風調雨順,堪稱一流。
生於“書香世家”,倪震說年紀很小就收穫了“眼光”,知道什麼是好作家、好導演,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金庸那一級別的”;又因不得寵,性格里混雜了堅硬和不安全感。
倪震不願談兒時往事,那是闡釋過度,40多歲的人了不該歸咎於童年。卻也有點欲言又止:“我小時是不得寵的,我很介意。我現在和父母關係很好,不能為了做好一個訪問,在這裡自私地對記者指責他們,我不划算的,我要顧及父母感受。我要權衡。不是說我講真話,就不用顧及他們的感受。大家關係那么好,還要生活在一起。你說倪震,和謝霆鋒一樣從小被拉姑打,哪裡會有人同情你呢?不會有人同情。”
挨打這事兒,倒真有一樁。亦舒在隨筆《童年》里說他“絕頂聰明的孩子多數絕頂頑皮,多吃幾頓板子,理所當然,凡事必須付出代價,並不算是陰影”,暗指的是父子不和。倪震反應迅速,立即撰文寫挨姑姑打的經歷,不僅詳述挨打緣由,還揪出舊事,半句不讓:“火了的姑姑,像著了魔,愈打愈歇斯底里,漸漸,‘絕頂聰明’的震侄在哀號中領悟到,原來失控的姑姑打的已不是自己。姑姑眼中,只燃燒著對世界的不滿;自少家貧、少年反叛、早婚產子、離婚反目、懷才未遇,種種不如意,都隨著滿天藤影狠狠發泄出來,化作侄子的一身血痕。”
華仁書院讀中學的倪震,是內向甚至迂腐的,他時刻感覺自己是個從一生下來髮際線就往後退縮的小老頭,輕搖摺扇,口念唐詩,有著非黑即白的道德觀念。“像黃飛鴻來的”。同學中華人不多,他孤獨又略顯呆滯,並不是不自信,而是他更願意沉浸於自己的小生境。有一年,倪震一整個暑假待在實驗室養果蠅,繁殖了幾代,看它們的眼睛有沒有變色,翅膀有沒有分岔。
去美國念心理學,仿佛是個老謀深算的人生規劃,原因其實簡單——對考上香港的大學沒把握。意外收穫遠超預期,他擺脫了英式殖民地教育的單面性,扔掉了非黑即白的道德觀念,“不是說外國的就一定好,而是眼界不同。就算別人的東西更衰一些,原來還可以衰成這樣!”更可以站在局外,反觀香港教育制度,“香港,所有的東西都是別人教你怎么去想,不提倡獨立思考。如果你沒有從小,從幼稚園、國小、中學去培養一個人捍衛自身權利,尊重他人權利,不去搜他的書包,不去剪他的頭髮,不體罰他,進入大學後就給他投票權,如果不這樣,你怎么能夠期望他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捍衛民主的鬥士?”
自美國而歸的倪震體重從120磅變為155磅,變了個人,這個人更讓他滿意。他懷著對特立獨行滿不在乎的態度,對自己的個性揚揚自得。容忍和尊重個性,這是他所學到的,也希望能被同等對待。大學念了4年,沒回家一次,再頑劣、疏離也抵不過這么久的時間,問倪震發生了什麼,他打著哈哈:“家裡人不給錢買機票嘍。”
最初想當個園丁、警察,或空中少爺,可倪震還是逃不出“書香世家”,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父親倪匡的好友黃霑處謀了一職,擔任廣告公司撰稿員,之後又隨黃霑轉投演藝公司。
為了與人打官司,倪震在自擬的一份個人簡介中寫:“倪震其後於1988年與黃霑先生進軍傳媒行業,實行多元化發展……(省略專欄、電視節目、電台節目、電影、著作20部),才華廣受注意,擁有大批年輕讀者、聽眾和觀眾。”對於最近一陣子的“倪震一事無成”說,他頗不以為然,一個剛出校門的年輕人有上述成績已十分了得,“第一年月薪5000,第三年就15000,可以買車了。”
其間主持了談話節目《三個寂寞的心》,他很有些大膽生猛、百無禁忌的架勢,自稱“巧言善辯的功夫比演技強多了”。這檔節目以青少年為客群,討論兩性話題,他與另一主持人邵國華一黑一白,一周瑜一黃蓋,倪震欺負邵國華的搭配形象深入人心,倪震將這叫做“主持人之間的化學反應”:“節目的角色扮演就是這樣的,其實,你被別人欺負也是划算的,最重要的是節目能紅。你說邵國華欺負我都沒有人相信的啦。”整個女人街下午2點到3點都在聽《三個寂寞的心》,創意隨便來的,成功卻在態度,就像大衛?萊特曼那樣,就是扔個破電視,也要把它墜落的過程錄下來,緩慢地一遍遍播放。倪震說這正是“正正經經做無聊事”。他勤奮,能看完所有來信,“我做事一定‘去到盡’(做到極致),我心裡不是很渴望比賽的那種人,但若參與了,一定全力以赴。有我這樣天分的人很少做事勤奮,因為我不想輸給勤奮。我不介意輸給天分,我很高興,我覺得有5%的人的天分比我高。”
1991年,受《三個寂寞的心》啟發,他與邵國華創辦了青少年雜誌《Yes!》。時值26歲,局外人都道此時倪震最為春風得意:與“香港第一大美女”李嘉欣談著戀愛,又購置少見的新款賓士跑車一部,像飢餓藍魚一樣急不可耐,要跳進池塘,激起些波瀾,給世界留下點印象。
《Yes!》與查小欣當時供職的周刊同屬一個發行公司——吳興記。吳老闆說,倪震起初並不自信,創刊號首印7萬冊,後來又加印了兩次,總計有13萬冊,上攤當天,一搶而空。《Yes!》依舊瞄準青少年,在調侃、戲謔中填塞了許多明星八卦、星相、兩性話題、鬼故事……為“中學校花”拍寫真,刊登抱怨師長的讀者來信。香港中學校園一度禁看《Yes!》,有傳媒人批評《Yes!》敗壞了尊師重道的風氣。這卻正是倪震所認為的“教育民主”。
初創時的編輯朱江(化名)講,團隊成員都是初出校門的年輕人,與倪震一道,精力充沛、渾身抖擻,妄圖做點不一樣的。雜誌幾乎整本都是倪震的點子,80%的內容由他一人撰寫。與邵國華,仿佛也繼續著《三個寂寞的心》時的搭配:倪震強勢,邵國華內斂。倪震雖自視甚高卻伶俐機敏,性格偏執也勤奮冷靜,偶爾還流露不拘小節的可愛和搞笑。到太古廣場去犒勞團隊,特高檔一餐廳,統共10人,倪震一落座就吩咐:“先來份8人套餐,再來份2人套餐。”時至今日,舊同事相聚還愛講這個段子。聽上去很像《滾石》啊?可朱江嘟囔:“《滾石》最終不也分崩離析,不過如此了。”
後期倪震控制欲顯露,將大權交與同學親信,令初創團隊不滿。《Yes!》牢踞“香港最受歡迎雜誌”地位4年,擴展為出版公司,下有《Yes!》、《YesIdol》和《鬼世界》三本雜誌。因財務糾紛,加之倪震要出國陪老爸,1995年,出版公司被轉手賣掉。1997年,倪震與退出娛樂圈的周慧敏移居加拿大,33歲盛年退休,有“全港最年輕退休人士”的美譽。今天香港市面上還能買到《Yes!》,全英文馬來西亞版,一整本外埠明星和家居品推介。
2003年剛從加拿大歸國時,查小欣在一家造型沙龍偶遇倪震,瘦了,黑了,“呀,變帥了啊。”查小欣客套。倪震反問:“是不是越來越像劉德華?”倪震回來了。相繼主持過電視節目《絕情谷》(情感類)、《詩遊記》(詩歌介紹),又撰寫專欄,出版暢銷書。倪震自擬簡介中寫:“倪震在2005年出版個人文集《絕頂愛情》,非但成為當年書展銷量冠軍,更高踞本地暢銷書榜第一位達三個月之久,總銷量達四萬本,是香港疲弱書市的一個奇蹟。”
“我不是‘才子’。如果早幾年,我會這樣說自己,但現在老了,不想扮年輕,扮‘咧仔’(能幹的年輕人)。有些人覺得我是才子,那是相對的,如果縱向比,我就要同倪匡、金庸、魯迅比,如果橫向比,我今年44歲,就不要提名字了,我好過太多人。”倪震說。籠統來講,他將自己當成一個“傳媒人”。
“傳媒人”卻開了美式檯球室酒吧,許多人說他“大材小用”。倪震說這項事業他盡心盡力又感到滿足,已開了兩家,8個月就回本,希望能開到溫哥華去。“我開創了香港美式檯球的風氣,如果說美式檯球有歷史的話,倪震的名字一定寫在上面。”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