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經濟學之所以在時下如此熱門,理論與專家層出不窮,就是因為這個學科的不確定性,其發展速度、實踐套用、修改完善的速度都非常快,而且裡面的騙局與陰謀也屢見不鮮,以一個人的精力與能力不可能成為絕對的專家,更不可能掌握經濟學的真理。因此,即便是茅于軾,我們也應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冷靜考察其“獨特視角”。中國政府決定批准聯合國有關人權的幾個公約,特別是《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從此結束了過去幾十年將人權視為洪水猛獸的時代。但是,開啟真正新的人權時代還非常之困難。雖然2006年修改憲法時,將尊重人權寫進了憲法,但是似乎大多數官員還是將人權解釋為優質生活的“發展權”,而將人民最迫切需要的人人平等、保障自由、消除特權等最重要的人權內容排除在外。因此,近年來我國的人權事業進展非常有限。
現在,我國政府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口號,這應該是一個極好的契機。我們應當通過對人權的宣傳和套用,達到建立和諧社會的目標。本書收入了作者近十年來寫的文章和演講稿73篇。這些文章和演講,都是作者對身邊遇到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思考和直率的建議。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根據文章不同內容,分為五編,即:第一編:經綸之本;第二編:濟世箴言;第三編:教育漫談;第四編:午夜沉思;第五編,心宇寄語。可能有的文章包含了不同欄目的內容,分得不怎么科學。姑且這么分吧,只是給讀者一個參考罷了。
作者簡介
茅于軾,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經濟學界的魯迅”。1929年出生於南京,抗戰時輾轉於大後方,1946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5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以後20餘年從事鐵道機車車輛研究。20世紀70年代中開始運輸經濟、數理經濟的研究。1984年從鐵道部科學研究院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1993年退休後創辦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曾在北京經濟學院、中國礦業學院研究生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院校教授經濟學,並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經濟學研究。先後擔任亞洲開發銀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組、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顧問。現任國內外十二種雜誌的主編、顧問編輯和編委,2008年1月被聘為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特別顧問。曾入選美國Marq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擇優分配原理——經濟學和它的數理基礎》、《中國人的道德前景》、《經濟學的智慧》、《生活中的經濟學》等書。發表了幾百篇有關經濟理論、經濟政策、能源、環境、道德等方面的論文和研究報告。
文章節選
“我的體會是:只有能將理論套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時,才真正掌握了它。我在大學時學的是機械,畢業二十多年以後改行研究經濟學,至今又過去了另一個二十五年,成了一個經濟學家。我所學的機械究竟與我後來所從事的經濟學有什麼關係?我試圖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回想起來,大學裡對我最有用的幾門課是:數學、物理、化學、熱工和機械設計。英語和漢語只在大學一年級學了一年,比起中學學的內容沒有多大的長進。但是我們所有的教科書都是用英文寫的,做習題和考試也都用英文,個別的老師還用英語上課,所以在大學裡有充分使用英語的機會。”(第一編經綸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