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三號”C星

主要任務

一是獲得全球觀測資料,為天氣預報,特別是為中期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全球的大氣溫、濕廓線以及雲、地表輻射等氣象參數,提高預報的時效和準確率;

二是作為一顆上午星,與“風雲三號”B星(下午星)組成極軌觀測星座,監測大範圍氣象及其衍生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變化;

三是結合前期諸多衛星觀測資料,監測全球環境變化,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規律,氣候診斷和預測提供地球物理參數;

四是為航空、航海、農業、林業、海洋、水文等國民經濟多領域提供全球及區域氣象信息。

衛星特性

對於極軌衛星而言,一顆衛星每12小時可以觀測特定地區一次,而氣象衛星主要監測天氣系統,大氣狀態,在上、下午時間段差異很大。因此,極軌氣象衛星採用組網觀測方式,“上午”過境一顆衛星、“下午”過境一顆衛星,再加上夜間兩次過境,其全球觀測數據的時間解析度可達6小時。據悉,“風雲三號”C星經過在軌測試後,將接替同為上午星的A星作為主業務衛星,與B星共同組網,進一步強化我國極軌氣象衛星的業務布局。

當記者問及“風雲三號”C星在技術上有何突破時,張鵬表示,A、B兩星為試驗衛星,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改進與突破,而C星作為該系列首顆業務衛星,主要是充分繼承了試驗星的成熟技術,且性能有了新的改進和提升,其搭載的微波溫度計和微波濕度計升級為II型,提高了空間探測精度。在幾百個出廠測試的定量性能指標中,C星60%的性能指標都要優於最低使用要求的一倍以上,是“風雲三號”氣象衛星三顆星中出廠測試狀態最好的一顆。

與A、B星相比,C星還增添了新“武器”――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用以提升全球大氣三維和垂直探測能力。張鵬介紹說,該探測儀可以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的信號來進行中高層大氣探測,不僅能夠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還可以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探測。此外,張鵬表示,C星觀測大氣的“層析能力”有了長足進步。張鵬舉例說,此前0至30公里高度的大氣層,我們只能看到4層,而C星投入使用後可以看到15層。

據悉,到2020年,我國還將發射10顆氣象衛星,其中包括“風雲二號”(我國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和“風雲三號”(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的後續衛星及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