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雲”號衛星

“雨雲”號衛星

“雨雲”號衛星的任務是試驗新的氣象觀測儀器和探測方法。1972年12月發射的雨雲5號首次採用微波遙感技術,探測有雲區域的大氣垂直溫度廓線。

“雨雲”號衛星

正文

美國第二代試驗氣象衛星系列。從1964年8月到1978年10月共發射了7顆。“雨雲”號衛星的任務是試驗新的氣象觀測儀器和探測方法。衛星呈蝴蝶形狀,高2.5~3米,兩翼翼展約3.4米,翼面上覆蓋約 5000片太陽電池,每翼尺寸為0.9×2.4米2。衛星重 300~900公斤,採用三軸姿態控制的穩定方式對地定向,其太陽同步軌道高1100公里、傾角100°、周期108分鐘。衛星上部安放姿態控制、溫度控制和電源等系統,下部直徑約1.5米的環狀體裝有紫外、可見光、紅外和微波波段的多種觀測儀器。“雨雲”1號首次利用高解析度紅外輻射儀(HRIR)獲得夜間雲圖。1969年發射的“雨雲”3號首次利用衛星紅外分光計(SIRS)探測垂直溫度廓線。1972年12月發射的“雨雲”5號首次採用微波遙感技術,探測有雲區域的大氣垂直溫度廓線。“雨雲”7號還用地球輻射收支儀(ERB)等設備測量地球大氣系統的能量收支,用微量大氣成分和溫度試驗儀(LACATE)和大氣污染測量儀(MAPS)等監視大氣中各種污染氣體含量,為研究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提供了有益資料。

“雨雲”號衛星“雨雲”號衛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