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號通信衛星
正文
![“閃電”號通信衛星](/img/f/b59/nBnauM3XzAjMzUDO3Uj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yE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閃電”Ⅰ號衛星(圖2 )裝有一個分米波轉發器,輸出峰值功率為40瓦或14瓦,可傳輸電視、電話、電報和傳真信號。“閃電”Ⅱ號衛星裝有厘米波轉發器,增大了通信容量,提高了通信質量,並實現了多址聯結。“閃電”Ⅲ號衛星除了傳輸的信號質量更高,衛星用途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性能基本上與“閃電”Ⅱ號衛星相同。
![“閃電”號通信衛星](/img/3/848/nBnauM3X5UTM3cDO3Uj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yEzL5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閃電”號通信衛星](/img/b/c6a/nBnauM3X0MDN5ETO3Uj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yE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蘇聯發射的主要通信衛星系列,包括“閃電”Ⅰ號、“閃電”Ⅱ號和“閃電”Ⅲ號3種型號的衛星。 這個衛星系列屬於蘇聯“軌道通信衛星系統”和“國際衛星系統”。“閃電”號衛星主要用於向蘇聯全國轉播電視廣播節目,進行電話、電報、傳真通信和實現國際通信及電視廣播節目交換,也可用於軍事通信。“閃電”Ⅲ號衛星還承擔莫斯科與華盛頓之間的直接通信任務。“閃電”Ⅰ號衛星於1965年 4月發射,自70年代以來陸續發射“閃電”Ⅱ號和Ⅲ號。到1980年底共發射了78顆各型“閃電”號衛星,1985年仍在繼續發射。“閃電”號衛星絕大多數運行在偏心率很大的橢圓軌道上(圖1),近地點在南半球上空約460~630公里,遠地點在北半球上空約4萬公里,傾角為62.8°~65.5°,周期約12小時。衛星運行一圈大約有2/3 的時間處於北半球上空,相對衛星通信地球站的視運動速度很慢,便於地球站跟蹤。1顆衛星能保證蘇聯和北半球許多國家在一天內通信 8~10小時。3顆分布適當的衛星可實現晝夜通信。1974年7月改裝的1顆“閃電”Ⅰ號衛星被送入地球靜止衛星軌道,成為蘇聯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也是“閃電”號衛星系列中唯一的靜止衛星。
閃電號通信衛星是蘇聯發射的主要通信衛星系列 。包括閃電I號 、閃電Ⅱ號和閃電Ⅲ號3種型號的衛星 。其主要用途是為蘇聯全國轉播電視廣播節目,進行電話、電報...
名稱 簡介軍用通信衛星是作為空間無線電通信站,擔負各種通信任務的人造地球衛星。衛星通信具有通信距離遠、容量大、質量好、可靠性高、保密性強、生存能力好、靈活機動等特點。
簡介 使用頻段 各國情況閃電號運載火箭是前蘇聯在R-7洲際彈道飛彈(8K71)基礎上研製的一種重要的運載火箭型號。1965年8月23日,該火箭成功地發射了閃電1-01通信衛星,...
簡介 歷程單台推力 單台推力 單台推力
東方號系列運載火箭,是世界上第一個運載火箭系列,包括衛星號、月球號、東方號、上升號、閃電號、聯盟號、進步號等型號,後四種火箭又構成聯盟號子系列火箭。它創...
概述 性能參數 衍生型號聯盟號運載火箭(又譯為聯合號運載火箭,簡稱Soyuz,歐美簡稱A-2)是前蘇聯/俄羅斯研製的多用途運載火箭,起源於R-7洲際彈道飛彈和“東方號”火箭, ...
綜述 技術指標 型號 重要事件 發射記錄質子號運載火箭(俄語:Протон)是蘇聯研製的大型運載火箭系列的名稱,該系列也被稱為Д運載火箭。在冷戰結束後,由於能源號運載火箭的被棄用,質子號實際成...
簡介 主要型號 發展過程 運載能力 主要任務晨鳥號是1965年4月6日發射的實用型商用通信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