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中藥]

胡蘿蔔,中藥材名。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胡蘿蔔的根。冬季採挖根部,除去莖葉、鬚根,洗淨。功能主治為:健脾,化滯。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①《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②《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③《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④《嶺南採藥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消熱解毒,鮮用及曬乾用均可。⑤《現代實用中藥》:治久痢。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胡蘿蔔的根。冬季採挖根部,除去莖葉、鬚根,洗淨。

性味歸經

甘,平。

①《日用本草》:味甘辛,無毒。

②《飲膳正要》:味甘,平,無毒。

③《醫林纂要》:生微辛苦,熟則純甘。

入肺、脾經。

①《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經。

功能主治

健脾,化滯。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

①《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

②《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

③《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下部,除寒濕。

④《嶺南採藥錄》:凡出麻痘,始終以此煎水飲,能消熱解毒,鮮用及曬乾用均可。

⑤《現代實用中藥》:治久痢。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多少被刺毛。根粗壯,肉質,紅色或黃色。莖直立,高60~90厘米,多分枝。葉具長柄,為2~3回羽狀複葉,裂片狹披針形或近線形;葉柄基部擴大。花小,白色或淡黃色,為復傘形花序,生於長枝的頂端;總苞片葉狀,細深裂;小傘形花序多數,球形,其外緣的花有較大而相等的花瓣。果矩圓形,長約3毫米,多少背向壓扁,沿脊棱上有刺。花期4月。

分布區域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對氣候的選擇不嚴,到處可栽培,但性喜冷涼,喜充足日光。適宜於中性土種植,在微酸性和微鹼性的土中,也能生長良好。在重粘土和低溫或排水不良的土地則不家栽種。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小面積栽種用撒播法,大而積栽種用條播法,行距15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細土,稍鎮壓,再用草覆蓋,保持土壤濕潤。每1hm2用種量無毛種子為4.2-6.6kg,播後5-6d發芽,11d左右齊苗。田間管理髮芽後,一般間苗2-3次,按行株距12cm×6cm,定苗。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須在生長前期進行,中耕除草2-3次,淺培土,勿使根部外露。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生食或搗汁。外用:搗汁塗。

藥理作用

乾胡蘿蔔石油醚提取部分,分離出的無定形黃色成分,溶於杏仁油,注射於人、兔、狗均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

相關配伍

①治麻疹:紅蘿蔔四兩,芫荽三兩,荸薺二兩。加多量水熬成二碗,為一日服量。

②治水痘:紅蘿蔔四兩,風栗三兩,芫荽三兩,荸薺二兩。煎服。

③治百日咳:紅蘿蔔四兩,紅棗十二枚連核。以水三碗,煎成一碗,隨意分服。連服十餘次。(選方出《嶺南草藥志》)

化學成份

根含α-,β-,γ-和ε-胡蘿蔔素、西紅柿烴、六氫西紅柿烴等多種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1(0.1毫克%)、B2(0.3毫克%)和花色素。還含糖3~15%,脂肪油0.1~0.7%,揮髮油0.014%,傘形花內酯等。根中揮髮油的含量隨生長而減少,胡蘿蔔素含量則隨生長而增多。揮髮油中含α-蒎烯、莰烯、月桂烯、α-水芹烯、甜沒藥烯等。尚含咖啡酸、綠原酸、沒食子酸、對羥基苯甲酸。胡蘿蔔經冷藏後常產生苦味成分,經分離證明是3-甲基-6-甲氧基-8-羥基-3,4-二氫異香豆精。胡蘿蔔中還含一種能降低血糖的成分,可以用石油醚從乾胡蘿蔔中提出。葉含多量胡蘿蔔素,可作為製取胡蘿蔔素的原料。葉中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0.01%。地上部分尚含胡蘿蔔鹼和吡咯烷花含花色素、槲皮素和山奈酚。

相關論述

①《本草求真》:胡蘿蔔,因味辛則散,味甘則和,質重則降。故能寬中下氣,而使腸胃之邪,與之俱去也。但書又言補中健食,非是中虛得此則補,中虛不食得此則健,實因邪去而中受其補益之謂耳。

②《醫林纂要》:胡蘿蔔,甘補辛潤,故壯陽暖下,功用似蛇床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