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採用“豹”2主戰坦克底盤,採用通用底盤後具有互換性和互操作性。荷蘭陸軍要求要為“科迪亞克”加裝空爆集束子彈藥的防護設備,並為其即將報廢的10輛“豹”2A4坦克重新進行改裝。目前荷蘭陸軍共裝備14輛採用“豹”1系列底盤的履帶式裝甲工程車,預計將於2008年退役。在“科迪亞克”於2011年服役前的幾年空檔內,荷蘭準備對14輛老式裝甲工程車中的10輛進行延壽處理,使其能順利工作至2011年“科迪亞克”服役。研製
“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地面系統分部和瑞士魯格地面系統公司合作研發。它基於歐洲地區廣泛裝備的“豹”主戰坦克底盤,並根據此類工程車所擔負的戰鬥任務及可能遂行的災難救援任務進行了性能改進和最佳化,其全任務、多功能的特點堪稱軍用履帶式裝甲工程車版的“瑞士軍刀”。結構特點
![“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img/e/c3b/nBnauM3X2EzM2IjM0QDM2MDO4ITMzATNzAjMwADMwAzMxAzL0A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推土鏟刀的寬度可擴展至4.02米,具有的傾斜和俯仰能力以適應複雜作業環境。在換裝了全寬掃雷犁,加裝了信號模擬器和通路標示部件以後,“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可成為一套高效的雷場開闢通路系統。此外,它還採用了“豹”2主戰坦克的最新防雷保護技術。
“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高效的通用鉸接臂挖斗機還可以換裝其它多種裝置,包括液壓錘、通用抓爪或混凝土切割機。這些工具均為電動液壓控制,可由駕駛員利用兩個操縱桿來完成操作。
“科迪亞克”具有兩套單個牽引力為9噸的雙絞盤系統,配合滑輪組和長200米的拖曳線纜,最大可產生62噸的牽引力。該工程車長10.2米,寬3.54米,高2.3米,乘員3人,裝備一座配備12.7毫米M2機槍的遙控武器站,並配備三防裝置和兩排76毫米電控煙幕彈發射器,視任務需要該遙控武器站還可換裝其它中口徑機關炮。其戰鬥全重59噸,最大速度68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50千米。
此外,“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還配備了最新的偵察、監視系統和車載指控、顯示系統,能夠適應惡劣的戰場作業環境並滿足在諸如印尼大海嘯等極端自然災害條件下遂行任務的需要。“科迪亞克”除了其在軍事行動或是減災行動中遂行重型戰鬥工程作業任務外,它還可以用於在雷場中開闢通路,這對確保友軍的機動及安全是至關重要的。
任務用途
![“科迪亞克”裝甲工程車](/img/9/ada/nBnauM3X3IzM5UjM2QDM2MDO4ITMzATNzAjMwADMwAzMxAzL0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除了遂行多種任務的需求外,聯合研發“科迪亞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經濟方面的壓力。全新開發一種新型裝甲工程車的代價極為高昂,西歐各國陸軍無力承擔研發失誤所造成的時間及巨額經費損失。不僅如此,“科迪亞克”所使用的“豹”2A4坦克底盤在各“豹”2坦克使用國有很大庫存,畢竟從1978年第一輛“豹”下線以來,歐洲各國陸軍已累計裝備各型“豹”約3000輛,隨著“豹”2A6等後續先進型號陸續進入各國現役,充分利用這些巫需返廠報廢的老型號底盤對於環保主義盛行的歐洲國家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多年以來,已經有8000餘輛履帶式和輪式車輛從萊茵金屬公司地面系統分部的裝配線上下線,該公司無疑已是世界上最富經驗的履帶式、輪式裝甲車輛及戰鬥支援系統和核生化防護技術車輛的製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