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級潛艇

“明”級潛艇

“明”級(035)潛艇。為中國自行研製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艇第一次採用了尖尾線型,合理布置了上層建築的管路和閥件,縮小了甲板的空間,改進了流水孔,設計了高效率螺旋槳等。採用了航向自動操舵儀和深度自動操舵儀,在所有航速範圍內潛艇保證有正常的操縱性。1979—1989年與1992—1994年間曾兩度停建,進行現代化改裝型艇的設計,要求在保持原035型潛艇總體性能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在武器系統、水聲設備、通信設備、導航設備、水聲對抗、噪聲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等方面,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使艇的作戰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機動性、隱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簡介

“明”級潛艇“明”級潛艇

“明”級(035)潛艇。為中國自行研製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艇第一次採用了尖尾線型,合理布置了上層建築的管路和閥件,縮小了甲板的空間,改進了流水孔,設計了高效率螺旋槳等。採用了航向自動操舵儀“明”級潛艇

和深度自動操舵儀,在所有航速範圍內潛艇保證有正常的操縱性。

首制艦為ES5C型、修改後至79年為ES5D型、83年後為ES5E型,現役15艘(233:1971年7月下水,1974年4月入役,武昌造船廠342:1972年9月下水,1974年11月入役,江南造船廠352、353、354、356、357、358359、360、361、362、363)

建造情況

1967年由中央軍委批准,自行研製的中國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研製的中心任務是盡最大努力提高水下航速。為實現這一目標,在降低阻力、提高推進效率和增大推進功率三個主要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試驗。035型潛艇首制艇於1969年10月開工,1974年4月交付海軍使用。1979—1989年與1992—1994年間曾兩度停建,進行現代化改裝型艇的設計,要求在保持原035型潛艇總體性能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在武器系統、水聲設備、通信設備、導航設備、水聲對抗、噪聲控制、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等方面,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使艇的作戰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機動性、隱蔽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進艇於1988年8月開工,1990年底交艇,1993年定型,至今已建造了一小批交付“明”級潛艇海軍使用。

背景介紹

“明”級潛艇“明”級潛艇

中國在完成了33型潛艇(即“R”級常規潛艇)仿製國產化後,一直很重視改進提高,把成熟的預研成果及時套用於實艇。十多年裡對33型潛艇先後進行過十多次重要的改裝。例如,加裝飛航式反艦飛彈、多種型號聲納設備的改裝、螺旋槳降噪、水聲對抗設備改裝、通信天線系列改裝以及流水孔改裝和其它減振降噪改裝等等。所有這些以33型為母體的改裝均屬於現代化改裝,不僅提高了潛艇的作戰使用性能,而且提高了研究設計、生產建造和使用水平。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產品(035型)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實際上是針對母型艇水下航速低而瞄準了國外高速潛艇,以大幅度提高水下航速和續航力為重點的型號研製。到70年代末,中國已逐步形成了從科研設計到生產,從總體到材料設備,從試驗到使用維修的完整體系和全國範圍的配套協作網,基本完成了第一代潛艇的自行研製任務。1983年該型艇通過了國家鑑定,達到了預期目標。第一代常規潛艇(035)的總體綜合作戰性能並不高,但對中國自行研製潛艇是一個重要的開端。80年代中期,根據軍隊建設指導思想的轉變及裝備體制的調整及時地將33型現代化改裝調整到對035型的現代化改裝上來,凡是已研製成功並試驗可靠的項目,也可研究套用於035潛艇。經過以提高作戰能力為中心的現代化改裝的035潛艇已成為中國海軍的一型主力潛艇。

性能裝備

“明”級潛艇

排水量:1584噸(水上);2113噸(水下)。

主尺寸:長76米,寬7.6米,吃水5.1米。

潛深:300米

主機:GE390-ZC-1型中速柴油機,5200馬力,單軸、單槳

航速:15節(水上),18節(水下)。

續航力:9000海里/19節

編制:57名(其中軍官10名)。

武器:8具魚雷發射管,16枚魚雷(或32枚水雷)

返回上頁:常規潛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