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武裝起義

1928年4月9日,在皖北古城阜陽,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 3月28日,魏野疇在阜陽城又主持召開了中共皖北特委擴大會議,正式建立皖北特委,由魏野疇任書記。 晚,魏野疇在阜陽六中召集高部教導團黨員幹部會議,布置行動計畫,與杜聿德等約定以文峰塔為集合點。

1928年4月9日,在皖北古城阜陽,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領導這次起義的有駐阜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高桂滋部)教導團,駐太和的第十軍(楊虎城部)軍校以及中共阜陽地方黨組織領導的農民赤衛隊。這次起義,建立了安徽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在黃淮平原上第一次成立了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在阜陽地區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在阜陽傳播,1925年春,阜陽開始有黨的活動,第二年春,阜陽縣就有行流、插花、城關3個黨小組,有黨員30多人。1927年秋阜陽縣委(臨)成立,並成立了行流、插花、城關3個支部。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後,阜陽的中共組織被迫轉入地下。1927年秋,楊虎城、高桂滋、肖之楚、王金韜部先後移駐阜陽、太和一帶,這幾支部隊都有共產黨組織。魏野疇、南漢宸、王世英、歐陽惕、胡倫等,均先後任過這幾支部隊黨的領導人。
同時,中共阜陽支部,也根據魏野疇的指示,先後派周傳業、周傳鼎、李端甫、喬錦卿、劉寵光等黨員深入農村、碼頭髮展黨員,建立工會和農民協會。阜陽周圍行流集等鄉發展農協會員6萬多人,並從中選拔5000多人成立了農民赤衛隊。
1928年初,蔣介石令十軍“清黨”,楊虎城“禮送”魏野疇、南漢宸等黨員出境,自己也被迫離軍赴日考察。
魏野疇離開十軍後,遂於2月9日在太和主持召開緊急擴大會議,確定“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動”的任務,並建立了中共皖北臨時特委,由魏野疇任書記,下轄豫、皖邊區10多個縣委。會後,派大批黨員去各地,全力準備武裝起義。3月28日,魏野疇在阜陽城又主持召開了中共皖北特委擴大會議,正式建立皖北特委,由魏野疇任書記。會議決定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在阜陽舉行皖北工農兵武裝起義,成立工農紅軍和蘇維埃政府,並詳細討論了起義方案。
4月5日,特委在阜陽城貢院街由馬紹甫召開了阜陽各區負責人及高部內共產黨組織負責人會議,會上各區匯報了起義的準備工作及民眾的發動情況。
4月7日,正當起義準備加緊進行之際,十軍代理書記宋樹勛叛變告密。於是,魏野疇在阜陽西湖“會老堂”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起義時間提前在4月9日,並成立了皖北革命軍軍事委員會,魏野疇為總指揮,果斷決定,以十九軍教導團為骨幹,農民赤衛隊為基礎。同時,教導團還成立了以胡懷西、申明甫為首的兩個敢死隊,約定以留守司令部燒廚房的火光為信號,特委並指示行流集赤衛隊立即武裝起來,編組5個赤衛大隊約3000名隊員,切斷了阜陽至太和的電話線,解除了行流的地方武裝。會後,派人通知插花廟、北苗集,回溜集等處的農協立即武裝待命。
4月8日,魏野疇指示劉貫一立即赴界首,協助王鑄九發動肖之楚的兵變,以回響阜陽暴動。晚,魏野疇在阜陽六中召集高部教導團黨員幹部會議,布置行動計畫,與杜聿德等約定以文峰塔為集合點。
4月9日凌晨,起義爆發,兩支敢死隊攻擊了留守司令部,搗毀了縣政府,繳了武器庫,打開了城門,因夜下大雨,點火信號未能發出,城外集中的近萬名農協會員和赤衛隊員未能及時趕到支援,城內起義者被迫分兩路轉移出城。一路由魏野疇率領200多人奔阜陽城西南老集,另一路由杜聿德率領300多人向阜陽城西北王官集進發。
9日上午,杜聿德率起義部隊到王官集,與赤衛隊會師後,召開了20000多人的工農兵起義誓師大會,宣布“皖北蘇維埃和皖北工農紅軍”成立。大會選舉李端甫、李烈飛為蘇維埃政府正、副主席,昌紹先、杜聿德為工農紅軍正、副指揮。中午,魏野疇率起義部隊到老集,被國民黨十二軍1個營和反動紅學武裝包圍,魏野疇不幸被捕遇害,時年31歲。
4月11日,皖北工農紅軍正準備西進,不料,國民革命軍十九軍留守司令王守信集騎兵和地方民團數千人三麵包剿而來,紅軍打退敵軍多次進攻,終因彈盡無援,眾寡懸殊,向北撤退。李端甫等率部分戰士突圍,昌紹先等80多名官兵在掩護中犧牲,杜聿德等20多名官兵被俘後英勇就義。亳縣縣委秘書長張勵五,中共阜陽縣委書記喬錦卿也被捕犧牲。
至此,阜陽、太和、亳州等皖北十餘縣,一片白色恐怖,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
阜陽“四九起義”是貫徹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的一次較大的革命行動,它鼓舞了人民民眾,削弱了國民黨反動派在皖北的部份基礎。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撒下了革命的火種,迎來了革命的最後勝利。毛主席在談到“阜陽四九起義”時說:這次暴動雖然失敗了,但它點燃了皖北的革命烈火,勝利真是來之不易,中國革命犧牲了多少好同志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