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籃子”貨幣

"一籃子" 貨幣(basket),又稱為“一籃子”貨幣或合成貨幣,是指將多個主要貿易國的貨幣,依照往來貿易比重,編製成一綜合的貨幣指數,即俗稱的一籃子貨幣例如新加坡幣的匯率便是與新加坡貿易夥伴國的一籃子貨幣掛鈎,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的泰國和以色列,過去匯率也都是盯住一籃子貨幣。 而這種合成貨幣一般不能直接用於國際貿易和非貿易支付。如“歐洲貨幣單位”、“特別提款權”等都是合成貨幣。

適用情況

一般來說,將貨幣盯住一籃子貨幣或某一特定貨幣(如美元),都是屬於可調整盯住匯率制度的一種。如果該國是屬於對單一國家貿易比重極高(像中國過去對外貿易九成是與美國),就適合採取盯住單一貨幣;反之,往來貿易對手國多的國家,可盯住一籃子貨幣。採取可盯住匯率制度的國家,必須定期檢討經濟金融情勢變化,重新制定固定匯率目標。

優點

盯住一籃子貨幣與參考一籃子貨幣

“參考一籃子貨幣”不等於 “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這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分別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什麼影響?

A 一籃子制度的優點

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產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

在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下,給籃子中的各種貨幣賦予一定的權重,讓本國貨幣的匯率根據籃子中各貨幣的匯率變動而加權變動,可以實現本國貨幣加權平均的穩定匯率。舉一個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的含義。

假如人民幣盯住某個貨幣籃子,這個籃子由三種貨幣構成,有美元、歐元和日元,這三種貨幣在該籃子中的權重分別為50%、25%和25%。現在我們來看歐元和日元相對美元均升值10%的情況。

如果人民幣實行單一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則歐元和日元對美元的升值不會影響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但是,歐元和日元對美元升值10%,意味著歐元和日元對人民幣也升值了10%。而如果人民幣盯住上述一籃子貨幣,則歐元和日元相對美元升值10%會導致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5%。此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不再穩定。但是,人民幣在對美元升值5%的同時,對歐元和日元會貶值5%。這樣,人民幣通過對美元匯率的一定程度的波動,換得了加權平均匯率的穩定。

可見,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最主要的優點是能夠有效規避世界上其它貨幣的匯率變動帶來的衝擊和引發的結構失衡,實現本幣匯率的相對穩定。其次,在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下,被盯住的貨幣雖然對貨幣籃子的匯率是不變的,但對各種單一貨幣的匯率都會有一些波動,這種波動就會有利於居民和企業形成比較強的匯率風險意識,也有利於遠期市場的培育和外匯市場避險工具的產生,如果沒有匯率波動的話,遠期市場和外匯市場避險工具就不會產生或者是產生也用不上。第三,採用貨幣籃子以後,匯率會更加具有彈性,會經常波動,這樣有利於向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過渡。最後,但也許在當前是最重要的一點,即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有助於穩定匯率預期。

實際上,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給定了一個匯率變動的規則,在這個規則中,匯率變動將不以一國的國際收支基本狀況為依據,而是以貨幣籃子其它貨幣的匯率變動為依據。因而將對匯率變動的預期轉嫁到對其它貨幣的匯率變動預期上,避免將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作為形成匯率變動預期的基礎。

缺陷

當然,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嚴格的盯住一籃子貨幣會喪失調整匯率的主動性,本幣匯率的變化是根據籃子中貨幣的匯率被動進行調整;其次,本幣的匯率變動不反映本幣的市場供求狀況。因此,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不符合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或者以市場為基礎的改革方向。第三,盯住一籃子貨幣不能規避非匯率因素對國際收支的衝擊。但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匯率制度是不是在避免盯住一籃子的弊端時,也喪失了一些盯住一籃子的好處呢?比較一下在這兩種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的可能的變動模式,有助於識別“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利弊。

貨幣三種波動

如前所述,在嚴格的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貨幣的匯率變動完全根據籃子中各貨幣的匯率變動而被動變動。而參考一籃子匯率制度下,貨幣將以三種方式發生變動:

一是日常的波動,即每天以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為中心正負3‰之內的波動。

二是參考貨幣籃子調整中間價。即當貨幣籃子中某些貨幣的匯率發生大幅度波動,以至於美元兌該貨幣的收盤價處於區間端點也不能涵蓋這一波動幅度時,貨幣當局可能不以上一日收盤價作為下一日的中間價,而是參考貨幣籃子重新確定一個中間價。

三是必要時擴大匯率浮動區間,即貨幣當局在必要情況下可以將波動幅度擴大到一個更大的區間。擴大浮動區間需要對外匯交易市場、外匯指定銀行與居民和企業的交易制度、銀行的外匯頭寸管理制度和強制結售匯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否則會影響整個外匯市場的交易效率。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即使在日常的範圍之內的波動,也不是完全自由波動。貨幣當局不是僅僅在區間兩端進行買入和賣出,而且可以作為外匯交易市場的一個成員,在區間內的任何價位進行交易。因此,貨幣當局事實上還具有決定每日收盤價的能力。

區別

可見,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和嚴格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前者保留了貨幣當局對調節匯率的主動權和控制力,但不能享受在穩定匯率預期方面帶來的好處,而後者則用一個明確的規則代替央行對匯率的任意干預,從而能迅速穩定匯率預期,但同時喪失了貨幣當局調節匯率的主動權。這實際上是一個在相機抉擇與規則之間進行折衷的古老的政策難題。

潛在風險

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參考一籃子貨幣制度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其主要表現為:

第一,升值預期強化帶來的大規模資本流入。國際收支狀況仍然是調整貨幣匯率的重要基礎,而較低的升值幅度顯然不能反映一國國際收支狀況(尤其是大額貿易順差)所體現的貨幣匯率的低估程度。因而,較低的升值不僅更加堅定了那些曾經認為該貨幣會升值的人的預期,而且使得保持該貨幣匯率穩定的承諾已經不具有可信度,打擊了那些認為該貨幣會繼續保持穩定的人的預期,並會使這一部分人迅速加入到貨幣具有升值預期的人的行列。其結果是導致大規模的外匯對貨幣的兌換。

第二,短期操作中可能面臨投機衝擊。參考貨幣籃子調整貨幣匯率,與最高浮動波幅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這兩者有時是不相容的。如前所述,浮動區間有時不能消化貨幣籃子的價值變動。雖然貨幣當局沒有公布籃子的構成,並指出了貨幣籃子僅僅是貨幣匯率調整的參考。但是,一個有意義的貨幣籃子,必然至少包括美元、歐元和日元。因此,一旦美元和歐元、日元之間的匯率發生急劇變動,市場就完全有可能預期貨幣匯率的收盤價即使處於浮動區間的端點,也不足以反映貨幣籃子的價值變動,貨幣當局完全可能在未來“參考貨幣籃子”調整中間價。在這種情況下,存在對貨幣進行短期的投機衝擊較大可能性。

風險應對措施

那么,對於出現持續的、大規模的資金流入,可能有的應對措施有:

一、明確宣布採取盯住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並公布貨幣籃子的組成。從而給市場一個明確的貨幣匯率變動規則。將對貨幣的升值預期轉嫁到對籃子中主貨幣的貶值預期上。但是,這樣會使得暫時喪失對貨幣匯率調整的靈活性。也會喪失在國際交往中的一個談判砝碼。

二、宣布擴大貨幣匯率的浮動區間,並承諾在一定時期內不會改變區間。這需要迅速對外匯交易市場、外匯指定銀行與居民和企業的交易制度、銀行的外匯頭寸管理制度和強制結售匯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

三、通過貨幣當局在外匯市場上的干預,使該貨幣的匯率反覆進行窄幅震盪。這種方式雖然可能有一定效果,但並非長久之計,而且其實際效果需要視市場心理而定。

四、更嚴格的資本管制。這是一種使改革倒退的不得已的方式。

五、貨幣大幅度升值。這是短期內改變升值預期的最簡單的方式,但是過大的升值幅度會對實體經濟帶來較大的衝擊。

應對措施利弊

以上應對措施各有利弊。不過總體來看,短期內第一種措施相對較優,而如果時間充裕,則第二種措施相對較優。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