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葉龜

黑胸葉龜

黑胸葉龜棲息於中國廣西,雲南與海南各省和越南北部的山區森林,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屬於陸棲的小型龜類。外型和體色都很接近枯葉,或許有保護的作用。由於市面上出售的黑胸葉龜絕大部份是野生個體,因此死亡率非常高。生活習性十分類似箱龜。

基本信息

簡介

黑胸葉龜體型
黑胸葉龜:別名為金龜地龜十二棱龜,北京俗稱楓葉龜,而台灣則有人稱之為長尾山龜、黑胸葉龜。
拉丁文名:Geoemydaspengleri。
英文名稱:Black-breastedleafturtle,Theleafturtle。
體形:黑胸葉龜是種較小巧之龜種,成長後背甲長約11cm至13cm,寬約7至8cm,高約3cm至4cm左右。
產地:其產地分布在中國雲南滇西、廣西桂林、廣東、湖南、海南、越南、印尼等地。

外形特徵

黑胸葉龜外形特徵
殼形扁平,背甲有脊棱三條,背甲前後緣有明顯鋸齒狀,在幼體時最尾端的一對鋸齒,部分開叉成燕尾般,成長後逐漸被新生的甲質包圍,最後成為十稜角。而背甲的顏色多為淺棕色或桔黃色,跟枯葉的顏色頗相近,在背甲邊緣滲透不太起眼的淺紅細斑。腹甲棕黑色,其兩側有深淺黃色紋。
頭尾、四肢深啡色,間雜紅色斑紋,頭部自眼後有淺黃色或米白色蜿紋,延至頸部,並且在嘴部、腮、眼下、尾部,散布著紅色或橙色的斑紋。而前肢長有突出的鱗片,部分更綴有紅色或深棕色。
頭部呈六角形(俯視),頸長(尤其在覓食時),嘴部上喙成鉤狀,而下頜近喉嚨部分,有兩排成“A”字型的白色肉粒,部分成“H”型,每隻都不盡相同;瞳孔圓大而深黑,並且突出,眼瞼分兩層次、,由下而上,於睡眠時完全合上,而在假睡時,則合上一層奶白色的半透明眼瞼。
前肢有五指,後肢有四趾,指、趾間有不明顯的半蹼,伸出的爪均是鉤形。尾部粗而圓,雌性的較肥大而短,雄性則較長。

生活習性

黑胸葉龜繁殖-新生小龜
食性:蟋蟀、紅麥皮蟲、紅蟲(絲蚯蚓)、香蕉皆可投餵。有建議餵以蚯蚓,又或水果蔬菜(宜選用味道較香甜的種類)。但每隻龜之習性不盡相同,所以始終是需要時間,慢慢觀察和用不同食物嘗試投餵。
溫濕度:在日間保持在攝氏23-25度,晚上約維持於攝氏18-22度左右,濕度須長期介乎70-85%之間。當溫度太高時,它們會出現夏眠形象,而溫度低於攝氏20度時,食慾及活動力皆大幅下降。
它們是種對環境及水質較敏感的龜種,在陸上的時間較多,需要勤換水。對任何事物都好奇,卻膽子小,易受驚嚇,需較長時間(約三星期左右)才可適應飼主。又喜歡潮濕的環境中活動,所以要保持缸內濕度;活躍溫度在攝氏23-29度,31度以上進入“夏眠”狀態,18度以下則進入“冬眠”狀況,20度左右,會停止進食,或只攻擊活口(蟋蟀、紅麥皮蟲)而不吞食。它們還很會攀爬,雖是澤龜但並不善泳,於日間活動。
繁殖:
黑胸葉龜的體色變化頗大,由淺橘色到深棕色不等。雌雄辨別容易,最明顯的是雌龜在眼睛後方的頸部兩側都有一道白色或黃色的條紋而雄性則沒有或是很不明顯。此外由體型和尾部的大小都可以比較出雌雄的差異。
雌龜每次產卵1-2顆,每個產季可以產卵2-3次。孵化溫度在29-30度約65-75天可以孵化。

飼養設備

黑胸葉龜黑胸葉龜
飼養設備只須要一個較高身而闊的飼養箱或水族缸,但高度必須要高於其甲長兩倍或以上,因它們的攀爬力超強。底材可用麥飯石混和木屑(供爬蟲用的)或椰殼碎(供爬蟲用的),鋪設5-8cm厚,當然要預備一個可供匿藏的石洞,一盞40-60watt的UVA燈及一張電氈即可。
飼養箱內三份二地方,該布置成陸地,三份一是水池,因為黑胸葉龜不擅游泳,若水深高於其身體厚度兩倍以上,容易溺水,故此水深該是其身體厚度一半左右。

日常照料

黑胸葉龜飼養
黑胸葉龜不太喜歡過光,和太多外界騷擾的環境,在太光的環境下,若缺乏匿藏的地方,會影響其情緒和食慾。怕光,但它們較喜歡在清晨或傍晚時候,享受太陽光的照射。
日間多躲在匿藏的石洞中休息,在早上或傍晚時份開始覓食。於飼養日子久了後,黑胸葉龜會主動走到飼養箱邊討食。
水質清潔:黑胸葉龜對環境要求特別挑剔,而且對於水質更為重視,皆因此龜很多時候都會走進水中浸泡,少不免會喝上兩口水,而且排泄也會在水中解決。所以水池最好可以每天換水,免得水中滋生細菌,影響小龜的健康;而且龜排泄之尿酸當中,含有致命之危險物質,所以要儘早清理。水盤也該每天換水清洗。另外,把可供小龜吞服的消毒藥水稀釋,加進水中,每星期一次,春夏時分可隔三數天一次。
水溫:更換水時,儘量避免令水溫相差太大,最好溫差不要超過或低過攝氏2度,如水溫過低,很易讓小龜感染肺炎。黑胸葉龜很多時候都會在水中進食,所以可在爬蟲寵物店購買一些維他命補充劑,在換水後加入水中,令到小龜在進食時,順道吞下補充劑。

冬眠

黑胸葉龜生活環境
冬眠的準備:在夏未初秋開始,要緊密的檢查龜的健康,包括替龜量重;假如小龜的健康未符理想,則要改為準備越冬了。越冬很簡單,令小龜可正常進食。之後要確定幾時開始禁食,有專家認為最好有四星期左右,因為在它們口腔、食道、胃腸內殘存之食物,有可能會因腐壞而引起併發症。小龜已經喝了足夠的水,避免小龜在冬眠期間缺水、或是脫水的情況。若是要讓小龜冬眠,溫度要保持在攝氏*12至15度左右,以人工製造之日照時間,慢慢縮減,缸內的濕度也要逐步減低,讓小龜的生理心理慢慢適應;而且冬眠的環境要通氣良好,要準備水讓小龜隨時起來喝水,要遠離廢氣,及確保不會受到例如老鼠等動物之襲擊,當然儘可能要寧靜。
冬眠周期:外國的有關資料中,提出未受管理,而自然進入冬眠的龜,周期約四至五個月;但冬眠期不應超過20周以上,有時候因天氣轉變,冬眠期更會縮短為4至6周左右。另外,有研究指出,假如飼主可以給予小龜一個短而安全的冬眠,是對小龜之健康有良好的裨益。短而安全的冬眠之周期4周左右,是個不錯的選擇,開始時間,選擇農曆「立春」倒數4至5周,亦即在此之前的3至4周,開始禁食。假若小龜於冬眠期間,出現有排尿現象,就該把它叫醒,讓其喝水,免於小龜發生脫水狀況。如在冬眠期因突然轉暖,而令小龜甦醒,並且進食,則不要在再次轉冷時,又進入冬眠,原因是剛進食不久,就進入冬眠,有機會因未消化的食物,在腸胃中腐爛致病。
冬眠後需知:小龜於冬眠後,最易出現的狀況有“冬眠後厭食症”、脫水、眼睛無法睜開、四肢無力、口腔發炎、呼吸系統出毛病、皮膚病、因缺乏維他命而虛弱、感冒等。根據各方面的研究,於冬眠結束後,逐日把溫度及濕度,慢慢提高,接著讓小龜先進食水分、糖分較多之新鮮蔬果,如蕃茄、香蕉、提子等,之後投餵身型較小的昆蟲或魚,甚至可把新鮮的肝臟餵飼。正常來說,該會在1至2周后恢復正常進食;在飼料上撒上鈣粉及維他命補充劑,可使小龜更快回復狀態。如超過3星期以上,還未開始進食,就要施行灌食了。而口腔發炎、皮膚病之處理方法,則用藥水給它每天塗抹,但要保持它們在乾爽之情況下施行。同時灌餵維他命C於病龜。呼吸系統出毛病的處理方法,是逐漸增加溫度和濕度,至平日它們的適溫度,甚至可把濕度稍稍提高,並維持一個星期。感冒的醫治方法,提高溫度至攝氏29至30度左右,減低濕度,並維持一個星期;同時灌餵維他命A、C、E於病龜,感冒處理不當,會轉變成肺炎,不可不慎。

如何照顧好黑胸葉龜

葉龜是素食主義者。體色呈褐色,龜殼有鋸齒的尾翼,體形像一片枯黃的樹葉。水陸兩棲———但好像它們都不太喜歡長時間浸在水裡。
如何照顧好黑胸葉龜呢?
黑胸葉龜屬於小型的澤龜,對環境轉變不易適應,外型小巧,適應環境後會主動向飼主討食,在中國歷史中,這種龜的身份很顯貴。但一般人工飼養下,很少可養活超過兩年。
飼養箱的高度必須要高於烏龜兩倍或以上,因為它們的攀爬力超強,且最好預備一個可供匿藏的石洞。還要準備一個水池,但因黑胸葉龜不擅游泳,若水深高於其身體厚度兩倍以上,容易溺水,故此水深該是其身體厚度一半左右。飼養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出現夏眠現象。
在飲食方面,要注意每兩星期就撒點鈣粉在它的食物里。黑胸葉龜不太喜歡過光,和太多外界騷擾的環境,但又喜歡在清晨或傍晚時候享受太陽光的照射。

相關詞條

龜鱉目百科(一)

龜鱉目俗稱龜,其所有成員,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